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感恩过去所有,未来仍是韭菜!@大A股民”

在不少股民眼中,娱乐圈的离婚瓜,已然不能抚慰广大大家节前滴血的心了。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继1月27日A股跌上热搜后,今天,作为牛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再次收跌。

有网友感慨,“大A股像极了铁了心要分手的渣男,就连这熟悉的尾盘跳水,都没有一丝丝犹豫。”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而在更多股民的眼里,指数连续多日的脉冲式向下后,“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早就不再是一道选择题了——因为大家都被迫成为了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对此,有网友戏谑表示,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而对A股股民来说,这句话就像是“我的账户里有两只股票,一只是绿的,另一只也是绿的”,写实又生动……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好在,春节就要来临了!

段子手们给出了另一个思路——

从明天开始,A股可以连续9天不用再跌了,基金也不会再被绿了!

想到此处,万千股民不禁内心涌出一股暖流,并做对联一副:

上联:“千股跌停辞旧岁”,下联:“万人套牢迎新春”,横批:“绿林好汉”。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1、牛年收官!A股又跌麻了!基金经理也撑不住了……

1月28日,随着指针走到下午3点,A股宣告牛年收官。

从牛年全年表现看,沪指累计下跌近8%,深证成指下跌逾16%,创业板指下跌近15%。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也是一月份收官,本月共计19个交易日以来,沪指下跌7.65%,创业板指下跌12.45%。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A股牛年日K图(2021年2月18日-2022年1月28日)

截至1月28日收盘,沪指跌0.97%,报3361.44点;深证成指跌0.53%,报13328.06点;创业板指涨0.07%,报2908.94点。

总体上看,今日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18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0亿。

这样的表现,和昨天相比,已经是天赐的福气了。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Wind数据显示,1月27日当天,A股的4713只股票多达4402只下跌,仅271只上涨。

对此,有部分观点认为,造成昨日A股大跌的原因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需要大规模缩表”的表态,比市场预期更“鹰”,因此导致全球市场动荡。

还有部分股民坚称,是世界那边俄乌局势紧张,带来的蝴蝶效应: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再往前看则更悲壮。1月25日,A股三大股指均跌超2%,沪指失守3500点,创五个月新低,创业板指续创去年5月以来新低,两市个股上涨数不足300只。

基金市场表现方面,据天天基金的基金估值数据显示,全市场1952只股票型基金中,仅有2只翻红,估值跌幅最大的基金跌近6%。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接连几日的强有力调整,不是令散户们“千人千面”,就连久经沙场的基金经理和早已财富自由的微博大V,也逐渐绝望化。

被称为“量化魔术师”的西部利得基金量化投资总监盛丰衍,在今年A股的多次调整中,连翻上演 “丈母娘小剧场”。

先是在月初沪指大跌后称“跌得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一个月跌没了丈母娘一年退休金”: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而后在1月23日又更新,称“丈母娘已经被迫’长期投资’了”……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而跌麻的另一边,某微博大V也宣布“投降”:“我的财富都自由了,他们再也不属于我了……”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除了股民、基金经理和大V的呐喊外,四大证券报也在这两天频频喊话,呼吁机构投资者“挺起A股的脊梁”。

《证券日报》在头版给了1/3的版面,呼吁机构投资者“不应该只看短期效益,热衷于炒短线,要把目光放远一点,注重价值投资,不要过多受外围环境的影响,不要唯欧美马首是瞻,要挺直腰杆,担起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责任!”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证券时报》给了2/3的头版版面,称短期外围市场成为扰动A股的最重要因素,还表示未来“股市上涨不是线性的过程,价格围绕价值持续波动,叠加情绪周期产生一个个波峰波谷,最终推动市场波浪向前”,因此,“忍耐往往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上海证券报》则称A股政策面资金面均有支撑,不宜对市场下跌反应过度。当前A股在政策面、资金面均有较为坚实的支撑,经济“稳增长”态势明确,春季行情仍值得期待。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中国证券报》也安抚称,未来伴随“稳增长”政策细节持续出台、经济指标改善和国内经济增长逐步企稳,市场情绪也有望修复。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2、14亿资金火速驰援 机构集中“救市”有用否?

诚然,事物都有双面性。中小股民被埋的这两天,聪明的机构早已落袋为安。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据了解,在本周的接连大跌过程中,有不少私募量化基金公司选择减仓逃离。

“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比较担心节日期间有利空,对资本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先退出这个市场,来保证自己的仓位相对比较平稳。”润德盈喜私募基金总经理赵立松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上述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机构主要担心是,去年春节后A股大跌的情况会重演,大家心有余悸。目前国内散点疫情比较多,大家普遍觉得不确定性比较高。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量化基金助推了1月27日市场的下跌。

一位量化基金的高管表示,“量化基金一旦有信号会卖出。这加剧杀跌很正常,量化目前超额压力进一步加剧了。”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而与量化基金的“有难不同当”相比,一些公募基金公司就温暖多了——集体出手护盘,拟自购自家产品。

据凤凰网《风暴眼》不完全统计,1月26日-27日这短短两天,合计17家公募基金公告了相关信息,自购金额达12亿元。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图片来源:雪球大V"拾三圆"

而就在今日上午,“自购大军”再添新兵!

1月28日上午,博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该公司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申购/认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合计出资将不低于8000万元。

据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截至1月28日中午,短短两天半时间(1月26日-28日),合计19家公募基金公告了相关信息,自购金额高达14亿元;1家私募基金参与,自购金额为1亿元。

事实上,基金公司自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每次市场持续下跌之际,基金公司也都有自购的行为。但形如此次春节前的自购速度,既急又猛,在业界还是相当罕见的。

有市场人士指出,按照这个趋势,今年基金的认购金额有望刷新历史纪录,从而成为一个新高潮。

而和大举自购相比,股民们更关心的,现在是这波自购能不能起到“救市”作用。

凤凰网《风暴眼》回顾发现,以史为鉴,基金公司自购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信心的回升。

如2014年3月、2015年9月、2018年11月、2020年3月、2021年2月,市场上都出现过基金自购潮,其中,2018年以来公募自购次数和金额呈逐步增加的态势,2021年12月自购次数和金额分别为82次和10.3亿元,为近几年新高。而自购后,两市也往往都出现过阶段性的回升和上升。

风暴眼|A股牛年收官!你“跌麻了”吗?分析师揭秘大跌元凶 谁是罪魁祸首?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ECD791D58B505C206F50FF5C3B9FA7696EE03CBE_size126_w640_h285.png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左轴为自购金额,单位:万元;右轴为自购次数。

但也有市场观点认为,此番自购的原因或值得思量。“在这个点位掀起自购大潮,究竟是相关基金公司对当前市场估值的认可,还是市场大跌中基金公司的‘自救’行为,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与此同时,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也给出了他的观点。他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基金自购的钱,基本都来源于散户,因此,实际上看,基金自购的行为是拿着散户的钱买自己,这种操作的意义有待商榷。

“更重要的是还是尊重经济规律和周期运行的规律,顺势而为,在别人悲观的时候我们就稍微乐观一点,当整个市场忘乎所以的时候,我们就谨慎一点,这样反而会帮助到广大投资者。”

3、A股为何大跌?美联储加息是“罪魁祸首”吗?

实际上,进入2022年以来,面对行情波动,央行和相关部门也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提振股市。

例如,1月17日,距离全面降准仅1个多月后央行再次降息,下调10个基点。当日收盘,沪指涨0.58%,深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63%。

1月19日,央行发布公告,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30调整为9:15,此举也被认为是对股市的利好消息。

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些理论上的利好消息措施并未扭转A股持续低迷的情况。A股甚至在1月25日出现了超4300只个股下跌的“灾难性”现象。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造成A股市场持续低迷,开年不利的因素有哪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没有什么是只跌不涨或者只涨不跌的。中国股市已经涨了三年了,中证300从底部到现在已经涨了百分之六七十了,所以回调一些涨幅也是很正常的,它也为接下来的上涨孕育了条件和机会。”

洪灏指出,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时间表提前了,而且收紧的力度比预期的要更快、更猛烈。“可能是近十年里最强烈的一次收紧,所以难免让市场担惊受怕,产生反应。”

此外,洪灏认为,A股的走势还受到了中美两国经济周期运行叠加的影响。“股票市场是对经济周期运行的一个反映,一般来说经济周期下行放缓的时候,就会看到现在的这种现象”,洪灏表示。

“其实现在整个市场的情况跟2008年非常相似,就是中国经济周期在放缓,然后美国经济周期也从高点开始转入放缓。但是现在通胀还很高,你又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所以两个大国之间经济周期的矛盾与冲突也直接地造成了这次股市凌厉的回调。”洪灏表示。

对于股市的下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A股的近期的表现可能受到了内、外两部分因素的影响。

杨德龙认为,从外部因素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出鹰派声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更是表示,3月初将结束债券购买并且开始讨论加息,甚至之后有可能会每次议息会议都加息。

“这使得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一定的震荡,很多投资者担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可能会终结美国长达十几年的牛市,从而对于全球资本市场都形成负面的影响。因此,美股也出现比较大的回调,A股更是出现大跌。”杨德龙表示。

从内部因素来看,杨德龙认为,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滑。这次市场的大跌既有基本面的因素,同时也有恐慌情绪的成分。对于股市的下跌,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中长期的角度去看待好企业的价值,而不要过多的去关注短期股价的波动。

4、开年不利后A股能否逆势翻盘?该关注哪些板块?

随着牛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绝大部分股民们将希望放在了A股在节后的走势上。

对于新一年A股的走势,杨德龙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展望春节之后的行情,我认为在节前市场大幅下跌之后,基本上利空因素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市场的恐慌情绪也导致很多优质股票被错杀,所以春节之后市场有望否极泰来,迎来恢复性上涨的机会。”

具体而言,杨德龙认为大消费和新能源是A股市场确定性最好的两大方向。前者是受益于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品牌消费品具备穿越牛熊周期的能力。后者则是代表了经济转型方向,现在新能源已经逐步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

而在洪灏看来,对于2022年股票市场的期望,可以用“夕惕若厉”四字概况。

洪灏表示,今年重点关注2021年的“泰坦尼克“板块:与其押注上行空间有限的大盘指数,我们建议关注2021年的“泰坦尼克”板块——那些因为行业强监管而遭受重创的板块,即消费和互联网行业。

“甚至房地产板块随着市场情绪的转变都很可能将技术反弹,尽管这种性质的反弹交易难度大。能源应该继续有所表现。这些板块(除房地产)的盈利防御性强,但目前在投资者的组合里依然偏低配。当前,投资者的板块配置调整过慢,仍然没有反映经济周期放缓的趋势,因此在市场转势后容易措不及防。”洪灏表示。

无独有偶,亦有不少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及相关板块的后市表现。

其中,花旗银行近日称将继续小幅超配中国股市。相比亚洲其他股市和美国股市,花旗预计,2022年中国股市市盈率有低估值优势,部分领域存在超卖情况,或存在布局机会。

花旗银行认为,中国鼓励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强调数字化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科技企业盈利水平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上升。科技企业盈利提升或增加中国股市韧性。除科技外,消费也是重要增长主题。花旗银行看好疫情结束后仍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和科技等。

此外,德意志银行也加入了其他一些华尔街银行的行列,押注美联储和中国央行分化的政策路径,将导致美股进一步回调,而中国市场将得到提振。这家德国银行的国际私人银行部门上周将美国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放弃了自2020年11月以来持有的乐观情绪。其亚洲首席投资办公室主管Jason Liu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么做的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步伐引发了对高估值的担忧和市场动荡。”与此同时,该行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将亚洲(除日本)股票(包括中国A股和H股)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持续性看好,从数据上亦有体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数据显示,在2022年前三周,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流入中国股票的外资净规模达到了日均4.1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也是摩根士丹利看好中国市场的明证。

除外资机构外,不少外媒也在今年以来纷纷展示了对中国资产的期许。

近日,英国路透社的一篇题为《在美联储和通胀困扰其他市场之际,投资者寻求中国避险》的文章引发国内外资本市场关注。文章指出,2022年伊始,外国投资者争先恐后扎堆进入中国市场,将中国视为避风港,以躲避困扰其他大多数市场的通胀、增长(乏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

文章分析认为,全球的基金经理们正向中国大陆股市和债券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因为他们看好中国对稳定的承诺、逐渐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较低的国内通胀水平等,他们押注这些因素将使其免遭其他市场波动的冲击。

文章同时引用Matthews Asia投资组合策略主管David Dali观点表示,在2022年的约30个可投资新兴股市中,中国是“最受欢迎的国家”。

“我们认为中国的估值是所有主要市场中风险最低、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他列举出中国市场的相关有利因素,包括今年相对较低的监管压力、政府做好刺激经济的准备等。

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也认为,从全球角度看,中国股市具有吸引力。“中国的政策转变非常明显。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富达中国的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

Pictet资产驻伦敦的新兴市场股票主管Kiran Nandra则表示,“中国市场此前的表现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但我们预计投资者如今对中国的兴趣将迅速上升。在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隔夜利率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了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的初步迹象。当然,眼下重要的是要选择正确的领域来布局。”

参考资料:

1、《A股大跌 18家基金紧急出手:狂买13亿!张坤也有大动作》,21世纪经济报道

2、《自购总金额逾14亿元,公募基金自购潮越演越烈》,经济观察报

3、《挺起A股脊梁:十余家公募齐出手,自购超10亿元》,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4、《A股正成为外资眼中的避风港?欧美股市大跌之际 海外资金加快布局》,财联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