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文化是农耕与游牧的碰撞与融合

河西走廊文化是农耕与游牧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

河西走廊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感的地方。7月26日,在山丹长城驿服务区,意外的碰上了一个自学成才的文化人、摄影师陈淮。去服务区洗手间,看见有人摆在地上卖书。扫一眼看到几本书都是长城的内容,抬头一看是陈淮。已经十多年没见了,他基本上没有变化。意外相见很开心,我把陈淮介绍给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的师生,还请他给大家讲了讲山丹长城。

陈淮是一个奇人。本来住在兰州,也有正式工作,1986年突然辞去工作拍摄起长城。后来变卖了兰州的房产,据说还离了婚。再后来彻底离开兰州,回到山丹县当知青下乡的地方。买了一块地,盖了一个小院住下来。他告诉我,现在他把自己的这个院子叫“新河书院”。

陈淮己经出版了《山丹长城》、《大漠孤烟阿拉善》、《黄河远上》、《黄土高原纪行》、《 河西走廊》等专著。朱小健老师带头,同学和老师们都纷纷买了他的书,我也买了一本他新出的书《河西走廊》。很好的一本书,上车到张掖之前看了一路。

我的经历和陈淮有相似的一面。我出生在海边,从小就喜欢在大海里游泳。河西走廊是一个远离大海的地方,河西走廊的东端乌鞘岭是海洋季风向西能吹到的最远之地。也就是说,从河西走廊的起点开始,就在接受不到海洋季风的洗礼。所以,这里又是中国大陆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

认识河西走廊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这样两个概念,一个是中国的“西部”,另一个是“河西”。西部通常是指中国黄河与秦岭连线以西,包括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区,涉及长城的只在西北。西北的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都是有长城的省份。

中国古代文献中只要是用一个“河”字所表达的概念,指的就是黄河。“河西”是一个区域概念,指的是今甘肃的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地,也就是我们讲的河西走廊。这个地区因位于黄河以西,所以自古即称为河西。中国有句古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民间也有“三十河东四十西,可笑当年论高低”的谚语。这里的河,说的就是黄河这样的大河。

黄河以西的河西地区,虽然地处于西北干旱区,却河流密布适合发展灌溉农业。石羊河、弱水、疏勒河等流域,形成了若干较大的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发展成了“绿洲”。所以说这个地区也是宜耕宜牧的农牧交错地带。

认识了西部、河西,我们再来强调一下河西走廊。既然叫走廊,显然这是一个狭长的地区。河西走廊,东南起自于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西北止于敦煌市的疏勒河下游。河西走廊的南边是祁连山,北边也是一系列高山,自东向西分别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南北高山之间,势成的狭长天然走廊,称为河西走廊。这条廊道长约2000余千米,最窄的地方仅宽数里,宽的地方有100-200千米不等。

形容河西走廊战略地位重要,用的最多的概念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其实,我们在历史文献中经常会看见“河西”一词,不过先秦时期说的“河西”虽然也是咽喉要道,但却不是我们这里说的河西,那是另一个“河西”,指得是黄河运城段以西、泾水以东的地区,是关中平原与河东地区的咽喉要地。

《汉书》记载“列四郡,据两关”都是在河西走廊。两关指的是设置阳关、玉门关两座险要关隘。汉代沿河西走廊,修建了一条与其比肩而行的长城,以防御匈奴的扰掠。阳关、玉门关在军事设防的同时,也起到了连接西域的重要作用。

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令居塞”,就是西起今甘肃永登县,西至今甘肃酒泉的长城。这条长城修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渡黄河西逐诸羌,北却匈奴之后。长城又从酒泉修到玉门,在敦煌与盐泽之间也有边塞,也都在河西走廊。除此之外,在居延修筑的遮虏障,也是汉代长城的一部分。

来到河西走廊,这里最让人骄傲的历史就是丝绸之路。世界古代史中,没有任何一条陆路比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还大。张骞凿空丝路,欧亚大陆从此形成了经济文化交流的联系和共同发展。不仅是丝绸,中国的造纸术等,都是从这条路传输出去的。很多的西方文化,也是从这条路输送进来的。由西汉开始,河西走廊一直是连接中原和西域各国的枢纽要道。

1984年开始徒步考察明长城,1985年初夏进入河西走廊。我们站在乌鞘岭上,向西瞭望着远方,遥想着古道之上曾经东来西往的商旅和使臣们,当然打起仗来也有浩浩荡荡的大军和烽火硝烟。

河西走廊是一条地理上的走廊,也是一条历史文化的廊道。在新石器时期至先秦,这里只有游牧民族。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成为连接东西大通道的2000年历史,演绎着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今天说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之路,也是政治军事之路,更是民族融合之路。

在军事地理学的学科中,有一个分支就是“区域军事地理学”。这个分支学科很重要,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在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所产生的综合影响。河西走廊是一个地理概念,这样一个特殊地理环境,对历史上发生在这个地区的军事行动,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河西走廊南面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和蒙古高原。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的严重敏先生,在民国版的《西北地理》中就说“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有水之处可成沃野,无水之地便是戈壁”。人们生活在如此大反差的环境中,生产、生活都集中于可以灌溉的沃野之地。《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匈奴有斗入汉地,直张掖郡,生奇材木,箭竿就羽,如得之,於边甚饶,国家有广地之实,将军显功,垂於无穷。”

长城是农牧交错地带的分界线,这一点在河西走廊的东端起点乌鞘岭就很明显。乌鞘岭是祁连山东部的支脉,海拔达3000米。同一场雨,下在乌鞘岭上,向岭南流到山下的雨水就汇入黄河,流向大海。向岭北流到山下的雨水,就流向沙漠的湖里。

河西走廊有三个重要节点,乌鞘岭、嘉峪关、敦煌。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东端,还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之地,也是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嘉峪关居河西走廊的中部,河西走廊全以嘉峪关为中心,分为东、西二部分。敦煌是河西走廊的西端,由此继续向西就没有了两山夹持的地理风貌了。其地势的特征是东南高而西北低, 以最西端的敦煌一带地势为最低。

嘉峪关以东,古浪至酒泉段,约长近600千米。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雄峙于河西走廊之南,海拔约在3000米左右的合黎山,环保于河西走廊之北。所以,祁连山又被称为南山,合黎山被称北山。这一段平势较低,海拔平均不过1500米。河西走廊平地较宽的地方是武威、张掖附近,平地最宽可到50-70千米。

山丹、永昌段落,南北之间最为狭窄,河西走廊两面的山峦相距最近,几乎很少有平地。可耕平地很少,却有一处地势平坦的草原,山丹大马营草原。此地为河西走廊中的局部高原,海拔2300米左右。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军马场,即山丹军马场。这座马场,为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于公元前121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439),大马营草原养马数量最高时,达到200万匹。

嘉峪关以西的河西走廊,也是长约5000多千米,比嘉峪关以东段略短。与东段相比,这里地势则即比较平缓又较为开阔。河西走廊的南侧依然是祁连山,而北侧则为马鬃山。祁连山依然被称为南山,而被称为北山的则是合黎山。两山之间的疏勒河中游谷地,海拔在千米之下。更北边便是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山地汇聚起来的较大河流汇入疏勒河,其他的较小河流或淹没于沙漠或流到一些戈壁的湖泊之中。

河西走廊的地貌,除少数绿洲形成的沃野之外,均为理学上的荒漠区域,教科书称其为“降水稀少,植物很稀疏,因此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干旱区”。河西走廊的荒漠,大致有三种形态,一是砾石遍地的戈壁,二是赤白的砂碱地,三是起伏的沙丘。嘉峪关以东,砂碱地和砾石戈壁较常见,基本很少有流沙,嘉峪关以西则常见延绵的沙丘。

河西走廊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河西走廊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分布着中国第二大沙漠——阿拉善沙漠。河西走廊许多地段与阿拉善高原中部相交错,多有沙碛间有绿洲彼此相连,额济纳河(即黑河)、居延海(黑河下游)等都是横跨阿拉善和河西走廊。

戈壁和沙漠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苍凉的,我比较喜欢这种充满史诗般的苍凉感。这样的景观是其气候特点所决定,河西走廊一是干燥,二是缺水。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农业生产靠降雨肯定是不行,主要是靠高山雪水灌溉。

河西走廊从东向西,丘陵、山地将其分割为武威平原、张掖至酒泉平原、敦煌疏勒河平原。平原的中部是绿洲区,依靠祁连山融雪形成的河流灌溉的绿洲农业,能灌溉的地方就能种地,不能灌溉的地方就是荒漠。良田与荒漠,苍凉与葱郁如此传奇般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在河西走廊,为解决军队粮食补给发展军屯的基础。

在汉代以前,河西走廊以畜牧为主。《汉书•地理志》中说:“地广民稀,水草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绿洲可以种地,走出绿洲便是人烟绝迹的戈壁荒滩。绿洲之外的大部分地方,不适合自然环境下的农业生产。

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沙漠及戈壁化程度,并不像今天这么严重。明清以后,向河西走廊移民的不断增加,农业活动的集聚发展,致使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地减少,造成水土流失。绿洲地区的农田盐渍化,草原地区的草场严重退化,甚至成为荒漠。

两千多年来,诸多不同的民族生活繁衍于河西走廊,积淀下各种不同文化相互影响,高度融合的特色。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西走廊文化的多元性发展路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对农耕文明而言是其发展的沃土,对游牧文明而言是其成长的源泉。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类型,在河西走廊地区相互碰撞与融合,发展成为多元一体的河西文化特色。

作者: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