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向股东借款背后:短债缠身 融资屡碰壁

泛海控股向股东借款背后:短债缠身 融资屡碰壁

短债缠身、融资屡次碰壁、盈利出现季度亏损,泛海控股近日拟向控股股东借款缓解资金紧张。

《中国科技投资》记者 孙珊珊 李晓娜

2014年年初,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46.SZ,以下简称“泛海控股”)对外高调宣布,公司将从单一的房地产企业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转型。

转型已步入第7个年头,泛海控股转战金融领域并未带来太多业绩亮点,再加上房地产领域的营业收入连年下滑,其经营状况着实堪忧。据2020年第一季度报,公司净利润为-1.36亿,这是自转型以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

与此同时,“资金紧张”的字眼一直围绕着泛海控股。今年一季度,泛海控股短期负债达442.34亿,而货币资金为 176.76亿,尚存265.58亿的资金缺口。雪上加霜的是, 2019年以来截至发稿,泛海控股在公开市场发行5次公司债,其中连续4次未被市场足额认购。

短债承压、融资屡屡碰壁,泛海控股不得不通过关联交易借款。据6月30日公告,控股股东拟向泛海控股及其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0亿元的资金资助。

转型艰难

7年前,泛海控股谋求转型,从单一的房地产企业转向涵盖信托、保险、证券和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公司。转型的这几年,泛海控股一直致力于“去地产化”,发力金融,记者注意到其近5年未新增土地,现有土地均于2016年之前获得。

不过,泛海控股转型并不顺利,业绩持续滑坡,其近3年的总营收不断下滑,2019年为125.02亿元,相当于2016年的一半。

细分来看,2019年泛海控股房地产业务占总营收为22.44%,而2014年这一占比为75.19%,房地产营收额也由2016年的185.45亿峰值“缩水”至28.06亿元。

此外,信托、证券和保险板块亦没有带来可观的盈利。根据2019年年报,泛海控股信托业务营收同比减少42.2%;保险板块营收艰难覆盖其成本,营收44.1亿,营业成本43.4亿,毛利率仅1.59%。

2020年一季度,泛海控股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跌106.13%。事实上,净利下滑的趋势从2018年就开始了。2018年泛海控股净利润同比下降66.59%至10.33亿,其中扣非净利润亦从上年的22.81亿削减至-5.58亿元。

2019年,泛海控股营业利润虽实现10.79倍暴涨,净利润亦回升38个百分点至14.26亿元,不过该盈利数据主要归功于当年泛海控股的一笔重大资产处置。

据2019年年报,泛海控股期内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39倍至450.06亿元,泛海控股称主要系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2019年年初,泛海控股以148.87亿将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给融创中国(01918.hk)。

2020年年初,泛海控股再次通过变卖房地产资产以缓解资金问题,只是这次交易目前尚未成功。

2020年1月,泛海控股拟以 10.06 亿美元出售位于美国旧金山 First Street 和 Mission Street 的相关境外资产。时隔两个月后,由于交易双方就期限延期事宜未达成一致,泛海控股宣布交易终止,并表示意向买家已经更换,交易总额也变为12亿美元。

而6月30日晚,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受到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买方的尽职调查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阻碍,使得交易将有所停滞。

尽管短债缠身、融资不畅、盈利欠佳,泛海控股仍对外进行着大额担保。记者梳理得知,近3年泛海控股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分别为278.3%、421.74%、425.34%,而2011年该值仅为35.88%。

进入2020年,泛海控股担保热情不减。据6月29日担保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实际余额已达604.22亿,占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经审计净资产的281.38%。

“通过此类担保,可以为相关公司提供更多的授信或融资。当然,担保力度增大,客观上也会使企业面临压力。”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分析道。

公司对外大额担保背后,如何防范财务风险?《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致函泛海控股,截止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融资纾困

6月30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泛海”)及其控股子公司拟向泛海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60亿元、借款利率5.22%的财务资助。此次借款期限不超过1年,但到期前经协商一致可以展期。

由于借款人系泛海控股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020年初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与中国泛海累计已发生的各类关联交易的总金额约为 9.89亿元。

8天前,泛海控股也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获得控股股东不超过8.5亿、利率4.35%的借款。

与控股股东慷慨资助形成对比的是,泛海控股在公开市场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去年,泛海控股年中和年末各发行了一次公司债,两次拟公开发行的债券总额不超过35亿,然而最终实际发行数量仅为10.5亿,并未获得市场足额认购。

这样的尴尬局面一直延续到了2020年,今年第一季度泛海控股连续发行3次公司债,除了3月份足额发行,前两次均小于拟发行数额。最终,通过发行公司债,泛海控股共融资23亿元。

记者注意到,这5次公司债的票面利率均为7.5%。与之相比的是,近期万科地产(000002.SZ)、保利地产(600048.SH)、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房企发行公司债,票面利率均低于5%。这意味着泛海控股不仅未能获得满意的融资数额,还面临着较高的票面利率。

泛海控股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融资途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债券、信托等,其平均融资成本为8.64%。泛海控股的融资成本并不算低,根据亿翰智库发布的2019年房企融资成本排行榜,上述房企保利地产的融资成本仅为4.95%。

严跃进表示:“通过类似关联交易借款,说明在过去持续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企业确实面临很多问题,也说明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对于泛海控股来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发债屡屡碰壁,把融资的手伸向控股股东,是无奈的选择,而这背后也透露着其对资金的迫切需要。

泛海控股的资金问题从其现金短债比能看的出来。根据财报,2016年至2019年泛海控股的现金短债比从2.45下降至0.45,此后该值一直低于1,2020年一季度为0.4,继续保持低位。

2020年一季报显示,泛海控股短期负债达442.34亿元,而货币资金为176.76亿元,尚存265.58亿的资金缺口。同时,泛海控股净负债率一直居于高位,2019年虽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93%,并于2020年一季度继续上涨了6个百分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