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名将李春润生前曾说:只要人心不死,东北绝不会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东北抗日名将李春润生前曾说:只要人心不死,东北绝不会亡

文/冯玄一

1933年9月14日,在山东烟台的一所医院里,一个奄奄一息的军人,对守候在他床前的部下说:"现寇氛日炽,国难未已,诸同志仍应精诚团结,继续奋斗,以期最后成功余为国家民族而牺牲,死亦无憾。"在场的人听了,无不落泪。说完,他便轻轻合上眼睛,长眠不起。这位至死都在想着抗日大业的英雄,叫李春润。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日伪军打伤了腿,被战友秘密送往青岛医治,不幸牺牲。

01.青年才俊

李春润生于1901,那正是晚清风雨飘摇的年代。他出生在辽宁凤城,他的家庭比一般人富裕,在当地属于中农。家里重视教育,坚持让他读书,后考入凤城师范学校。1918年秋,李春润从凤城师范学校毕业,回乡任教,当了一名老师。这本一份不错的职业,既有稳定收入,又能教书育人。但是,和很多有志青年一样,李春润并不满足于当一个老师。教了几年书后,他决定参军。1922年春,李春润考入东北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学习深造。1926年5月,又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后,1927年8月,他又考入北京中国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02.抗日,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消息传来,李春润痛心疾首。他力主抗日,主张和日本人抵抗到底。1931年12月,李春润和爱国青年王彤轩、孟昭春等人以训练民团之名为掩护,秘密发展抗日队伍。由于组织得当,他们的秘密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千余人。在李春润等扥人的组织带领下,他们破坏铁路,袭击日伪军,给日军造成骚扰。

李春润原本是于芷山的部下。

于芷山比李春润年长,生于1879年,原名于世文,号芷山,辽宁省台安县黄沙坨子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跟随杜立三当土匪。1903年到奉天投效清廷,历任正兵、什长、哨长等职。1912年9月任步兵排长,后任辽中县河防营上尉副官。1914年4月入奉天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水上警察局局长。1917年任水上警察总局局长。1920年任步兵上校团长,不久将扩编为旅,任少将旅长。后得到张作霖赏识,担任师长兼张作霖侍从武官长。1927年10月任东北军第30军军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于芷山公开投降日日本,叛变当了日本人的走狗,担任伪"东边道自治保安司令部"总司令。

于芷山对李春润深为赏识,他投敌后,李春润非常气愤,宣布与他分道扬镳。

1932年4月21日,李春润与唐聚五等人在桓仁县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宣布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和救国会。在会上,李春润被推举为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六路军司令,驻地在新宾。

宣誓当天,李春润在誓词里说:"愿领导民众,讨逆杀敌共赴国难,同甘共苦以死卸责。"会后,他们通电全国,公开坚决反对成立伪满洲国。

1932年4月24日,已经投降日本人的汉奸于芷山部进攻李春润的部队。面对投降叛变的老上司,李春润丝毫不避战火,他率军亲临战场,往返指挥部队与敌激战。在29日举行的誓师典礼上,李春润慷慨激昂,痛陈于芷山的汉奸行为,号召战士奋勇杀敌。

在战斗中,李春润率部队两次收复新宾。此后,他又以控制沈海铁路、收复清原、攻占抚顺为首要任务,对敌发起猛攻,摧毁日军大批军用设施,缴获大量武器弹药。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李春润指挥部队与日伪军在本溪、新宾等地激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器张气焰。

李春润是一位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抗日将领。他利用敌人调整部署的机会,迅速开展剿匪,并在当地大力复兴教育,助农兴商,这些工作,使久经战火的新宾复苏了元气,也使抗日队伍在当地得到了更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他还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救国会、后援会、宣传队、妇女支部等,大力宣传抗日。这些群众组织在建军劳军、鼓舞斗志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春润还倡导各抗日队伍要紧密团结合作。他收编了许多山林队、民团,成功策动了抚顺伪军李振山部起义。这些举措,使得他率领的六路军迅速壮大,最盛时达两万余人。

132年12月,李春润前往北平,向张学良汇报辽东的抗日情形。张学良对他很赏识,晋升他为陆军中将和辽东抗日义勇军总指挥。

回报结束后,他决定返回辽东继续抗日。但是,他的很多朋友都劝他不要再回去了。毕竟当时的东北形势太复杂,处境很危险。但是,一颗爱国心让他放不下东北的部队和人民,他深思之后,仍旧决定回到东北,继续他的抗日大业。临行前,他对母亲说:"儿再回家乡,参加抗日,生死难料,望母亲保重。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他母亲听了,默默流泪。他还对朋友们说:"今后,无论国际上对日空气如何,政府对义勇军有无接济,只要我们各尽其心,各尽其力,一直干下去,只要人心不死,东北绝不致终亡。"

03.战斗中负伤,不幸牺牲

为了支持东北抗日,1933年7月下旬,张学良和程碳秋、梅兰芳、丁贵堂等各界爱国人士向东北发起了抗日捐款,这笔款项被用于购买了军火,总共十余吨,分三艘商船装载,秘密运送到东北,由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统一接受。军火由李春润率部负责押送。

这是一趟十分凶险的旅途,但是李春润毫不畏惧,沉着冷静。他将军火押运至北井子(今东港市境内)附近登陆,然后由义勇军第五十六路军司令刘景文率部到龙王庙附近与李春润部会合接运军火。但是,在运送途中,竟被日军的密探发现。日军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日伪军进行攻击。为掩护李春润掩藏军火,刘景文和第二十八路军司令邓铁梅各率部用火力猛攻尖山窑的敌人,想用此办法将日伪军引开。李春润部则潜伏在塔沟一带执行保卫军火的任务。

8月17日,3000余日军包围了塔沟。在危急时刻,为保护武器弹药,李春润率卫队二百余人在塔沟与日军激战。由于日军处于绝对优势,在战斗中,李春润的左腿被炸弹炸伤。

紧急撤出战斗后,9月5日,李春润被送往烟台治疗,因负伤日久,于9月14日医治无效牺牲,年仅32岁。

李春润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激励了很多仁人志士,投身到抗日队伍中,最终取得光荣胜利。

04、汉奸于芷山的下场

在这里顺便交代一下汉奸于芷山的下场。

于芷山投降后,一直积极配合日军打击东北抗日队伍,屠杀了很多抗日英雄。1937年,他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大臣,1940年调任伪满洲国治安部大臣。1943年又任伪满洲国将军府大将衔参议。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于芷山自感末日降临,便秘密逃往北京隐居起来,企图逃脱审判。1949年后,这个大汉奸终于被逮捕,后被押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51年5月2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