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衡量一座城市经济活力及创造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7月20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6部门公示了“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今年青岛共有12家企业上榜,与去年相比增加3家,但在数量上落后于东营和潍坊。除中融新大落榜外,原在榜8家企业排名较去年均有所提高。
此次青岛上榜的12家企业,他们都是什么来头?另一方面,在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中,青岛却没有企业上榜。在我国大多数独角兽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的现状之下,青岛又该如何做强做大民营经济?
齐鲁财研社第41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山东民企100强名单公示
7月20日,山东省工商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共同公示了“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在今年的榜单中,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名列三甲。其中,魏桥集团在去年的榜单中同样位列第一,东明石化与日照钢铁则均提升三位。
从整个山东层面来看,这一排行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去年排名第三的玲珑轮胎此番下降至第57位,原排名第二、第四位的信发集团与南山集团,此次均未上榜。
按上榜企业所属城市分类,东营共17家企业入围前100名,领跑省内16地市。紧随其后的是15家的潍坊以及12家的青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东营上榜的17家企业含金量十足。前十名企业中,东营占据4席,显示出了当地不俗的民营经济活力。
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年共有12家企业上榜,数量较去年增加3家,但上一年在榜单中排名最高的青岛企业中融新大,今年却无缘入榜。
在最新公示的榜单中,青岛排位最高的是居第9位的青建集团,他们也成为了青岛在前20名中的“独苗”。值得一提的是,原在榜的8家青岛企业,名次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纵观青岛上榜的12家企业,仍以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为主流。上榜的这些企业,究竟都有些什么来头?今年为何会是这12家企业成功上榜呢?
青岛上榜12家企业什么来头?
按往年惯例,入围百强榜单的民营企业,其营业收入都在100亿元以上,这也被视作上榜的一个“硬标准”。此次青岛入榜的12家企业,营收总额达到2843.24亿元,较上年增加248.89亿元,同比增长9.59%。
成立于1952年的青建集团,主要从事国内外工程承建、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物流贸易、设计咨询等业务,先后承建了中国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胶东国际机场、2014青岛世园会会址、第29届奥运帆船中心、青岛市机关办公楼、流亭国际机场、青岛会展中心、青岛大剧院、青岛游泳跳水馆等重点工程。2019年,青建集团实现营收613.85亿元。
今年排名第26位的新希望六和集团立足农牧产业,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20.5亿元。
青岛排名第3位的新华锦旗下拥有一家A股上市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制品和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出口贸易。截至2019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2.93亿元。
紧随其后的利群集团旗下同样有一家A股上市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以百货、超市和电器为核心主业的零售连锁业务,和以城市物流中心为辅的品牌代理和商业物流业务,力压排名第39的同类型企业家家悦。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24.41亿元。
2003年成立的青岛世纪瑞丰,是一家以铁矿石、煤炭、钢铁、木材的国际、国内贸易,资本运营,艺术摄影、影视传媒为核心的产业配置,涵盖物流仓储、信息咨询、业务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体系的综合性企业。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6.53亿元人民币。
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有限公司作为今年首次上榜的企业,在榜单中位列第61位,是京东集团旗下负责山东省区B2C销售的一家全资电子商务子公司。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岛市第三家旗下有上市企业的入榜民企,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主营业务为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和工程子午胎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轮胎制造技术的开发、转让和相关服务;轮胎循环利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51.28亿元。
排名第79位和80位的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此次新入榜的企业。
中青建安是市北区一家集房建总承包、房地产开发、装饰装修、建筑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产业集团,位列山东省建筑业30强第9位,青岛市民企百强第9位,承建了国家深海基地(“蛟龙号”母港)、青岛地铁2号线项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山航基地(一期)辅助生产办公区工程等项目。
始建于1949年的中启胶建,是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钢结构、地基基础、电子与智能化、建筑装饰装修、建筑机电安装、消防安装、起重设备安装、建筑幕墙等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资质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
此次排名第84位的荣华集团是青岛去年入榜企业中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从第98位来到第84位,上升了14位。成立于2017年5月的他们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公司拥有5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PC构件可达20万立方米,并具有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
紧随其后的即发集团排名第92位,公司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和发饰品生产出口基地,主要生产针织服装、衬衣、功能性面料以及发饰品。主导产业涵盖了纺织服装、医疗器械、金融服务、高效农业等领域。
另外,第12家上榜的青岛企业同样也是一张“新面孔”。排名第99位的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医疗、养老服务、现代金融、教育、农业机械制造、汽车销售与维修、酒店餐饮、生态农业、港口物流等领域,现有子公司38个、上市(新三板)企业2个、省级技术中心1个。
纵观此次上榜的12家企业可以发现,青岛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排名较为靠前,但名次大都集中在榜单的中后段。并且在同步公示的2020年省“十强产业”民营企业10强榜单中,青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0强、新材料产业10强、医养健康产业10强上,均只有一家企业上榜。
在海洋产业10强榜单中,虽然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在榜单中排名第一,且有三家企业同时在榜,但青岛在上榜企业总数上与潍坊相同,并未体现出海洋产业的明显优势。
另外,在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中,青岛同样没有企业上榜。在我国独角兽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的背景下,青岛下一步如何做强做大一批民营企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青岛民营经济如何突围?
独角兽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极有可能成长为所在领域的行业巨头。由于独角兽企业大都具有民营企业的背景,也可以说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和实力,正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新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此次发布的TOP100独角兽企业中,共有13座城市拥有至少一家入围的独角兽企业。除北上深位列第一梯队外,杭州、成都、天津和重庆等新一线城市异军突起,位列榜单的第二梯队。
有意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的青岛,不如来看看本次榜单中唯一进入前五的新一线城市——杭州。
本次榜单中估值第一的超级独角兽蚂蚁科技在杭州土生土长,且他们已于7月20日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实际上,杭州的独角兽指标已连续多年领跑新一线阵营。独特的互联网城市基因,使杭州孕育了蚂蚁科技、微医云、呼嘭智能等互联网独角兽。
一方面是产业氛围的烘托,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政策的支持。
2018年6月8日,由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西湖独角兽发展论坛在杭州西溪宾馆举办。论坛上,西湖区发布了《西湖区独角兽企业培育引进工程实施意见(2018-2020年)》,提出了十条具体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独角兽的发展。
事实上,青岛也意识到了做大做强独角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在2020年青岛“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134次提及企业,围绕着6.5%的全年GDP增长目标,看到了青岛对于企业的重视。
而在《人民日报》4月29日刊发的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声音”中,也提及:“青岛非常愿意与更多的企业家一起,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同年,青岛发布了《青岛市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方案2.0版》。其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十强”领军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全力支持领军企业进入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再往前追溯,2019年9月25日召开的青岛企业家暨“双招双引”大会上,企业家代表们均在会场中心位置就坐,且会议在“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中,进行了相关议题与探讨。
而伴随着“双招双引”攻势、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上升至城市最高战略,企业家站“C位”的趋势已经在青岛愈发明显。
培育一家民营性质的企业,尤其是具备高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需要久久为功,而青岛从上到下,也开始重视起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重要性。现在发力,还不算晚。
此次青岛12家企业上榜山东民企100强的结果固然可喜,但没有企业入围中国TOP100独角兽企业且其他新一线城市纷纷呈现出的独角兽企业崛起之势,也在时刻提醒着青岛:以独角兽、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实力竞争战,已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