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火烧东京——李梅与对日战略轰炸(一)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战史|火烧东京——李梅与对日战略轰炸(一)

▲柯蒂斯·李梅

对美国空军来说,柯蒂斯·李梅上将作为军人尚武精神的象征,他对美国战略空军建设所作的贡献,相当于哈尔西之于美国海军、巴顿之于美国陆军。李梅是美国陆军(战后美国空军才独立成军,二战时还称为陆军航空队)在二战期间晋升最快的军官之一,1940年是中尉,1943年9月就晋升为准将,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6个月以后,37岁的李梅成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战后,41岁时又成为最年轻的中将;1951年,时年45岁的他更是成为整个美军历史上第二年轻的上将(要知道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可以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总司令44岁的格兰特)。

虽然,在二战结束时李梅仅仅是少将,但是他指挥了整个B-29轰炸机部队对日本进行的战略轰炸,火烧东京、核击日本就是这部交响曲的华彩乐章,这也使得他比很多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更为著名。战后,他还主持过柏林空运,长期掌管美国战略空军,并最终晋升到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是战略轰炸的坚定信奉者,即使不熟悉他的人,大多数也听说过他的那句名言“把他们炸回到石器时代”。

1

从俄亥俄到欧洲战场

尽管李梅后来在冷战期间,以狂热的鹰派而著称,不过如果按照出身成分论的说法,他还是地地道道的出身于“无产阶级”的工人家庭。1906年,柯蒂斯·李梅生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父亲是个铁路工人,而且生性从不喜欢在一个地方长呆,从俄亥俄迁移到密西根,再搬家到西海岸的加州,最后再搬回俄亥俄。这样不停的折腾,自然也攒不起什么家当。

▲莱特兄弟

李梅幼年的时候,正好也是人类航空的起步阶段,据他自己说,最早对航空产生向往,是5岁的时候,在后院玩,看见天空飞过一架飞机,那是他看到的最早的一架飞机,于是在地上追着飞机跑。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他们俩就是俄亥俄州人,住在代顿市,离哥仑布市仅100公里。莱特兄弟在代顿的公司不仅制造飞机,还开设了一个飞行训练学校。莱特兄弟的第一批学生不到10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阿诺德,也就是后来二战中大名鼎鼎的五星上将、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司令。那时候李梅还小,整个俄亥俄州只有莱特兄弟学校一个地方会有飞机,而代顿和哥仑布两个地方又那么近。如果李梅的回忆没错,他5岁时看到的,的确是一架飞机而不是鸟的话,那架飞机非常可能就是莱特兄弟的“门徒之一”,甚至是李梅未来的上司阿诺德所驾驶的。

李梅不是西点毕业生,也没有上过利文沃斯堡指挥与参谋学院。1924年16岁的时候,李梅考上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专业。他家里穷,学费完全要靠自己打工挣出来,每周6天从下午5点打工到夜里3点,睡上4个小时,白天再去上课。靠打工挣的钱,李梅生活得还不错,甚至跟同学凑钱买了一辆当时还很稀罕的旧汽车。那辆车已经不能开了,但是难不倒学工出身的李梅。经过修修补补一番鼓捣之后,那辆车后来又开了很多年。李梅在大学里加入美国陆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ROTC),后来又从ROTC报名参加陆军航空队训练,暂时中断学业,去加州学习飞行。1928年成为少尉军官,分配到密歇根州的第1驱逐机大队第27中队当战斗机飞行员。1931年他回到大学完成最后一学期的课程,并顺利拿到了学位。1935年李梅晋升为中尉,并申请改行调到轰炸机部队,他当时已经看出苗头,轰炸机才是航空队里最有前途的兵种,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进攻武器。

▲被誉为“空中堡垒”的B-17轰炸机

战前的李梅在轰炸机部队里很有名,是公认最好的导航军官之一,曾参加过多次试验性的远程海上奔袭、攻击演练,比较著名的一次是跟海军的合练,陆军航空队想证明轰炸机编队可以在没有地标的茫茫大海上,仅凭经纬度找到敌方军舰。海军作战部故意拆台,给航空队提供错误的坐标,而导航军官李梅居然领着轰炸机编队在加州外海找到了演习目标:“犹他”号战列舰。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装备4引擎B-17战略轰炸机(绰号“空中堡垒”),1938年阿诺德出任陆军航空队司令,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陆航已经大规模装备了B-17轰炸机。1940年3月李梅晋升为上尉,和平时期军官晋升缓慢,人人如此,李梅从少尉到上尉花了12年,而此后的3年半时间里,他将晋升为将军。

1941年3月李梅从第49轰炸机大队的助理作战参谋,调到34大队任中队长,两个月后又当上了大队的主任作战参谋,1942年3月晋升少校。这份战前履历,丝毫看不出李梅有任何会在日后战争中成为明星的迹象,反而有几处明显的先天不足:第一,他没上过西点军校,也没有经过利文沃思的高级指挥参谋培训,是从大学后备役军官训练团转正的“半路出家者”;第二,可能是因为李梅作为导航专家的名头太响,一直担任参谋军官,只当过两个月的中队长;第三,李梅不是阿诺德参谋部小圈子里的人物。要知道,第三点相当重要,因为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和整个陆军一样,可以说都有一点“任人唯亲” 的作风。当时担任陆军参谋长的是马歇尔,他所重用的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等人,都是战前一同共过事的好友。陆航的阿诺德也是一样,在阿诺德身边当过参谋的军官,后来晋升都特别快。不过无论马歇尔还是阿诺德,他们都是极具眼光的人,从来没有因为任人唯亲而让无能之辈占据要职。在私交方面,李梅完全没有优势,直到他在欧洲战场青云直上以后,一共只和阿诺德单独见过三次面。他之所以获得阿诺德的青睐,完全是在欧洲战场玩命实干的结果。

1941年和1942年初是美国陆军大规模扩军的时期,很多部队都只有番号和人,却没有来得及配备战机,1941年李梅所在的轰炸机第34大队,只有可怜的4架B-17轰炸机。这年李梅还秘密地去过加拿大,将美国刚刚生产还没来得及装备部队的另一型B-24“解放者式”四发战略轰炸机,飞赴英国投入对德作战。1942年1月,李梅晋升为中校,去犹他州第2航空队担任新成立的306轰炸机大队副大队长,这个大队也只有4架B-17轰炸机(怎么看都不像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军队)。仅过了5个月,他又升为加州的第305大队大队长。这是李梅担任的第一个高级指挥职务,可是他手下4个轰炸机中队(365,365,366,422中队),按编制应该有35架B-17,却还是只有可怜的4架。面对着“缺枪少弹”的窘境,李梅就让这4架飞机不停地飞,轮流训练手下那些新兵。原来他们都以为自己会被派去太平洋战场,可是大队的飞机补齐之后,305大队受命转场至东海岸的马里兰州。1942年10月23日,全大队飞越大西洋,进驻英国Prestwick基地,加入第8航空队序列。

▲正在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B-17机群

第8航空队,是二战期间美军最强大的航空队,1942年1月在佐治亚州的萨凡纳正式成军(至今在萨凡纳还有第8航空队纪念博物馆),很快就被派往英国,其主要作战力量是伊拉·埃克尔准将的第8轰炸机司令部,和弗兰克·亨特准将的第8战斗机司令部。第8航空队名义上的司令是斯帕茨少将,但是斯帕茨少将同时“还有好几顶帽子”,包括驻欧美国陆航部队的总司令,后来又去北非担任第12航空队司令,去意大利担任第15航空队司令,所以直到1944年1月之前,第8航空队实际上是埃克尔将军在指挥。1942年的第8航空队力量还很单薄,而且作战经验不足,一切都在摸索阶段,作战区域也仅限于西欧的德国占领区,还够不到德国本土。7月4日,第15轻型轰炸机大队的6架美军轰炸机和皇家空军的6架轰炸机一起,进行了第8航空队的第一次出击,目标是位于荷兰的德军机场,作战两架美机被击落,但这次行动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8月17日,第97大队的12架B-17轰炸机进行了“空中堡垒”对德军的首次出击,目标是法国境内的火车调车场,埃克尔将军亲自升空,而飞领航机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蒂贝茨少校,这次行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10月底,李梅的305大队加入第8航空队的时候,第8轰炸机司令部总共下辖5个轰炸机大队,李梅在第8航空队里面很快就以战术革新家而闻名。后来许多行之有效的轰炸机编队和战术,都是在那个时期从第8航空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虽然发明权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但李梅在其中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2年11月23日,第305、306和91三个大队轰炸了位于法国圣纳泽尔港的U艇基地,李梅飞领头的第一架轰炸机,305大队起飞了20架B-17,16架到达目标上空投弹,没有一架被击落;306大队起飞8架,到达4架;91大队出动10架到达5架,被击落5架。在这次出击中,李梅下令不准B-17做出机动动作来规避高射炮和敌机,而他的大队战损率却是最小的,这充分证明B-17轰炸机确实有能力独自对付德军战斗机和直面地面防空炮火。后来,“不规避”也成了美军战略轰炸机编队的标准战术。到1942年年底,李梅的305大队总共出击6次,他本人带队2次,总共也只损失了2架“空中堡垒”。

▲B-17机群对德国实施昼间轰炸

1943年1月27日,第8航空队首次出动64架轰炸机轰炸德国本土。1942年底到1943年初,北非战事越来越重要,第8航空队得到的新飞机有所减少,其司令官斯帕茨也调到北非指挥第12航空队,第8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埃克尔少将正式升任第8航空队司令,安德森接掌第8轰炸机司令部。埃克尔将军在整个1942年都因为坚持美军的“昼间精确轰炸”思想,与皇家空军“夜间面积轰炸”派“针锋相对”,在战役思想方面的贡献很大,而在战术层面上,李梅战术改革家的名头则越来越响,那段时间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飞机模型,只要作战形势允许,李梅就在办公室里着魔似的摆弄不同的作战队形,B-17机群由四机编队到六机、九机编队,最后发展到12机“箱形” 密集编队,集中的自卫火力越来越强,在不依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对付来袭的德军战斗机也越来越有效,在整个战争中,他的部队常常是尝试新编组、验证新理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梅正是在这段时间声名鹊起的:1943年5月18日,中校李梅升任新成立的第102轰炸机联队司令,6月中旬又调任第4轰炸机联队司令,这次晋升非常关键,因为第4联队司令部已经内定要扩编升格,而其原定的指挥官人选并不是李梅,而是内森·佛雷斯特准将,但佛雷斯特刚到英国就在第一次带队执行出击任务的时候不幸阵亡了。

就在上校李梅出任“升格部队”指挥官的时候,第8轰炸机司令部整编成2个轰炸机师,1师师长是威廉姆斯准将,(第2轰炸机师要到1944年1月才正式成立) ,统归第8轰炸机司令部安德森将军指挥。

▲一架被德军高射炮直接命中的B-17G轰炸机

李梅在欧洲战场期间,第8航空队最重大的空中战役,当属轰炸德国施魏因富特-累根斯堡的行动。随着北非作战结束,第8航空队的实力也逐渐增强,作战规模越来越大,但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1943年7月25日,第8航空队搞了一个“闪电周”,在连续7天的时间里组织了6次大规模出击,到30日为止,总共损失了100架“空中堡垒”和近1000名机组成员,第8航空队轰炸机司令安德森将军明确命令李梅不得亲自升空参战,他要李梅集中精力准备8月份最大的一次空中行动:第8航空队的两个轰炸机师将倾巢出动,与意大利战场斯帕茨将军第15航空队的B-24轰炸机群配合,进行“穿梭轰炸”(斯帕茨在北非作战结束以后又调到意大利担任15航空队司令)。届时,第15航空队将轰炸位于奥地利诺依施塔特的FW190战斗机工厂,第8航空队轰炸累根斯堡的BF109战斗机工厂,然后双方飞到对方基地降落,补充油料弹药,回程再次轰炸德国目标。结果到了预定的时间,由于英国天气状况不佳第8航空队的行动被迫延误,第15航空队独自轰炸了诺依施塔特。于是埃克尔将军又把计划改为第8航空队用李梅的第3师轰炸累根斯堡BF109战斗机工厂,威廉姆斯的第1师轰炸施魏因富特的航空轴承工厂,这也是当时欧洲战场规模最大的轰炸行动。

▲穿过密集防空火炮的B-17编队

1943年8月17日,李梅乘坐第96大队的导航机第一个出发了,跟在他后面的是该师下属的3个轰炸机联队,总共有146架“空中堡垒”。本来计划1个小时后继续起飞230架B-17轰炸机,但是由于天气转坏,出动计划被延误,李梅率领的机群在空中盘旋了1个小时之久,但李梅故意关掉座机上的无线电,他求战心切,怕上级命令机群返回,所以装聋作哑。1个小时以后机群的油料可能不够飞到目的地,因此他不等后续轰炸机跟上就率先出发了。而持续恶化的天气又耽误了后续机群3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李梅的轰炸机群惊动了德军战斗机,不但让德军预有准备,而且还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越是后面的轰炸机,所受的攻击也就越猛烈。李梅所在的先头部队飞越海峡17分钟后,在比利时上空开始遭到德军FW190战斗机群的拦截,德军利用想得出来的一切手段从各个方向攻击美军编队,不但用上了空-空火箭,甚至从高空向B-17轰炸机群投掷炸弹,利用爆炸的破片杀伤美机。先头第96大队的损失不大,但是殿后的第100大队,几乎以为自己要被全歼了。总共15架B-17被德军击落,其他飞机大多带伤,再加上其他原因坠毁的飞机,李梅率领的146架“空中堡垒”中共损失了24架,但是他们顺利地将303吨炸弹投向了目标,然后经过意大利上空,最终飞到北非降落。而另一路的230架B-17轰炸机,却损失了36架。这次行动共损失了60架“空中堡垒”,在当时的欧洲战场,这样的损失率简直是骇人听闻。第8航空队司令埃克尔将军亲自驾机飞来北非了解情况,看到平安降落的大部分飞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当地零配件不足,无法全部修复,但是李梅的战意依旧旺盛,他坚持按照原计划,带领还能出动的57架飞机编队经法国上空,再次轰炸德军,然后再返回英国基地。其他损伤严重的飞机在北非修复,然后单独飞回英国归队。大致上,这次施魏因富特-累根斯堡作战虽然达到了作战目的,但是代价极为惨重,在战役结束后一周之内,第8航空队还能正常出动的飞机只占原先实力的50%。这样高昂的战损率,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承受不起。

1943年9月6日,第8航空队又出动338架B-17“空中堡垒”轰炸了斯图加特,这些飞机大部分刚从美国本土抵达,机组普遍经验不足,结果又损失了45架,而且没对轰炸目标造成任何值得一提的伤害。一天之后,185架B-17轰炸了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的目标,这一次轰炸行动得到了P-47“雷电”的全程护航,结果无一损失。这充分证明美军当时的问题不在于轰炸战术本身,而在于迫切需要有一种能伴随轰炸机群深入德国境内的,续航力足够大的远程战斗机。9月28日,已经当了两个月师长的李梅上校晋升为准将。10月14日,291架B-17再次轰炸了施魏因富特,这次又损失了60架飞机,其中1师的149架飞机被击落45架,李梅3师的142架飞机只掉了15架(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时年37岁的李梅,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两星将军

1944年1月到2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在欧洲的指挥机构做出重大调整:艾森豪威尔出任战区最高司令后,提出希望把自己在地中海战区的指挥班子带去,而很可能因为在1943年的高昂损失使得阿诺德对第8航空队司令埃克尔的信心有所动摇,所以他同意了艾森豪威尔的建议。因此,原第8航空队司令部,升格为战略空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驻英国的第8航空队和驻意大利的第15航空队,斯帕茨中将出任总司令。原来的第8轰炸机司令部升格为新的第8航空队司令部,由原先意大利的15航空队司令、当年首次轰炸东京的英雄杜利特少将担任司令。原第8航空队司令埃克尔中将,转任地中海战场空军司令。李梅也在3月3日晋升少将,仍然指挥第8航空队的两个主力轰炸机师之一。当时李梅只有37岁,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两星将军。他的第3师也已经壮大到4个B-17联队15个大队,不过他在欧洲战场的日子也到头了。

那么李梅将去哪里?他会指挥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吗?

(未完待续)

排 版: 概略北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