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郑州之后的这8座城市,谁最有可能进军万亿俱乐部?
财经
财经 > 宏观 > 正文

排在郑州之后的这8座城市,谁最有可能进军万亿俱乐部?

随着内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制造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先进产业链将是城市们争夺的热点。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王春蕊

上半年各城市的经济成绩单陆续揭晓。重点城市的GDP排位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重庆超越了广州,南京则首次挤入前十名。

▲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排名

但竞争最激烈的还是2020年上半年GDP排位在15名到22名之间的城市,也就是佛山以及2019年的7个“准万亿”城市(泉州、南通、西安、济南、合肥、东莞和福州)。

2019年佛山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而2019年的7个“准万亿”城市的GDP,最大差距也仅有700亿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这8个城市GDP最大差距则仅为300亿左右了。

2019年的7个准万亿城市中,泉州2019年GDP最大,为9947亿元;按照正常增长速度2020年肯定能破万亿。其余六个城市2019年GDP在9300亿元到9500亿元之间,2020年也都均有破万亿的可能。

但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它们的发展节奏,经济增速较同期大幅缩小,今年上半年这些城市的GDP集中在4360亿元到4668亿元之间,距离破万亿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年它们能顺利跨入万亿俱乐部吗?

佛山向下,西安、南通向上

这8个城市分布在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区。各个城市的经济特点不同,在疫情期间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这导致它们上半年GDP增速差别很大,排位也悄悄发生了很大变化。

▲8个城市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经济总量、经济增速以及2019年GDP排名

这8个城市中,上半年只有泉州、东莞和佛山为负增长,其余城市都实现了正增长。恰巧这三个负增长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一方面南方流动人口较多,受疫情影响,春节返乡人员复工复产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城市对外依存度较高,海外疫情的暴发与持续也影响其经济发展。

其中,以佛山最为典型。2019年佛山GDP在这8个城市最大,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但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农业、工业被迫停工停产,使得第一产业大幅下降16.4%,第二产业大幅下降10.7%。再加上全球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上半年佛山进出口总额下降8.5%。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佛山上半年经济增长同比下降7.5%。在上半年GDP前30名的城市中,佛山降幅仅次于武汉,可见佛山上半年经济受疫情重创较大。佛山GDP也被泉州、南通超越,排位从这8个城市的第一滑到第三。看来,佛山今年要保住万亿元GDP规模,压力和挑战不小。

而在这8个城市中实现正增长的5个城市里,除南通外,其余4个城市,西安、济南、合肥、福州都是省会城市。在疫情危机之中,省会城市的资源聚集优势逐渐显现,优质的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使得其对抗疫情更具优势,人口规模庞大也有利于复工复产,帮助它们实现降低风险和抵御冲击。

尤其是西安,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2.8%,格外亮眼。这不仅是8个城市中增速最高的城市,而且在已经公布的上半年GDP前30名城市中,同样也是第一。由此,上半年西安GDP一路超过了福州、合肥、济南、东莞等城市,从8个城市中去年GDP最后一名上升到第四名。

其实,西北地区的龙头城市西安增速较高并不惊奇,中西部地区上半年经济增速表现普遍好于沿海地区,重庆、成都和长沙等城市都表现出很强的抗压性。

这一方面与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等经济活动依赖较低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主要来自本地,因此复工复产较快,整体上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受外部冲击较小有关。可以说,西安亮丽的经济表现与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制造业让西安“出圈”

除了地理优势以外,上半年西安GDP的亮丽表现主要还是得益于西安日益积累的结果。西安是典型的工业大但是不够强的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但这几年二产占GDP比重一直都徘徊30%左右。这是西安经济发展的短板。

因此,西安2019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引入三星、布局存储器等先进产业链、培育汽车制造业、发展电子通讯产业,一系列做强制造业举措不断上马。

这些产业转型升级、补短板却成为了这次西安逆势表现的第一大功臣。上半年陕汽累计产销汽车11.2万辆,同比增长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上半年总产值为695.05亿元,增速高达4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6.2%,比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工业不仅没有拖西安后腿,还成为其抵抗风险、恢复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尝到甜头的西安,更加重视制造业发展,近期又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6+5+6+1的现代产业体系,向制造业强市发起冲锋。

与西安一样,拥有工业基础,却缺乏竞争优势的济南、合肥,也纷纷喊出“工业强市”口号,重视制造业产业发展。济南2019年4月9日专门开了发展“工业强市会议”,强调要围绕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品钢材等先进制造业,构建优势制造业产业集群。

合肥最近则启动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 培育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等12条重点新型产业链。

相比于西安、济南和合肥,东莞、佛山和南通这些沿海城市工业相对较强,产业竞争力优势突出,东莞、佛山、南通2019年二产占比分别达到56.5%、56.2%、49%,均在40%以上。随着内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制造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先进产业链将是城市们争夺的热点。

准万亿城市“抱团”式发展

这些城市在产业发展上,都有相似的目标。但它们毕竟资源禀赋不同,在城市发展战略上,自然也需要走出不同的发展路线。例如,西安、济南是省会城市,尤其西安还是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地位可以让它们获得很多政策红利。目前来看,它们更倾向于通过打造强省会来提高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

在城镇化方面,国家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大而调整区划,西安在2017年就已经代管了西咸新区,政府在回复市民关于区划调整扩容有没有打算的问题时说,“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种种迹象表明西安和咸阳的好事可能板上钉钉了。

城市规模的扩张与地位的提升,能够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医疗、教育、科研等公共资源,良好的城市基础环境条件,必然进一步吸引大量劳动力人口的到来。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济南和合肥身上。2019年1月莱芜正式并入济南后,济南的GDP大幅增长,与青岛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济南省会的首位度由此得到了提升。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合肥也有意向西进军,扩张“版图”。今年3月13日,安徽省发布了《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19-2025年)》,此次规划将六安与合肥通过城际轨道交通实现连接,形成同城化格局趋势,以此来增强合肥的实力。

当然,省会城市通过区域合并或获取资源、政策红利,提升自身实力,除了对城市自身发展有利外,同时对全省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促进、带动作用,也即是通过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辐射到周边及全省各个城市,进而提升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南通、东莞和佛山等城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是它们紧邻大都市,南通+上海,东莞+深圳,佛山+广州等城市格局,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强劲经济增长动能的都市圈。随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战略布局,南通、东莞、佛山逐渐承担起相应的重要角色,享受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便捷和红利。

南通与上海仅有一江之隔,承担着疏解上海人口,开拓和连接江苏北部资源的任务。于是,“上海第三机场”落户于南通,连接着上海与江苏中北部、北部地区的发展,使南通成为上海的“北大门”。

东莞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深圳。东莞与深圳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制造业基础好,品类全、制造快、性价比高,因此,东莞能够承担起深圳产业的承接功能。随着深圳土地、人力成本攀升,并不断引进、发展高端产业,深圳传统制造业、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企业开始大规模外迁到东莞等周边城市。东莞的整体实力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而福建省两个经济体量差不多的“准万亿”城市福州、泉州,两城间的竞争更是火药味十足。工业大城泉州GDP一直称霸福建,但福州凭借较高的消费总额,GDP也在不断逼近泉州。

整体上看,这8个城市各有特点,各具优势。未来它们的GDP排位可能还会发生变化,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在经历上半年疫情危机之下的经济大考验,未来各个城市将能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经济挑战,更坚定地朝向各自的目标前行。

□王春蕊(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