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缚鸡之力”,实则“八块腹肌”:历史上有哪些武力值爆表的读书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看似“无缚鸡之力”,实则“八块腹肌”:历史上有哪些武力值爆表的读书人?

本 文 约 488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如果要给古代的读书人们打上标签,你会用哪些词?“满腹经纶”“风流多情”“文质彬彬”“多愁善感”“儒雅”“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弱不禁风”……这些词组大概率会入选。

抛开其他,就身体素质而言,古代的书生、文人在我们眼里大概就是这个形象: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手无缚鸡之力像是真实写照。

但真实的情况是,文人本来自古多习武,只是在某个时间点后,文人习武才成了“稀罕事”。当然,这里说的“武”是指个人身体素质、武力值,并非军事指挥才能。

能文能武曾是基本操作

为什么会有文人自古多习武的说法?这大概要从孔子说起。

孔子虽不一定是“武林高手”,但也肯定与“文弱书生”的形象毫无关系:从外形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 (《史记·孔子世家》)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度量衡总在变化,每个时代不相同,于是有人依据出土的西周、战国和西汉的古尺换算了孔子的身高,三种算法皆在两米左右 [1] ,从身高来说,他是个超高的山东大汉;从力量看,孔子也算孔武有力。《吕氏春秋·慎大》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国门之关”就是国都城门的大门闩,古代城门一般有四、五丈阔,门闩应该也差不太多,据汉朝高诱解释,举起门闩的方法是“以一手捉城门关显而举之”。就是用一只手握住门闩的一端,把四、五丈长的木闩挺举起来。这需要很大的力量,孔子无疑是个举重高手了。

午门门闩 图片来自网络,仅做参考

其次,“文人自古多习武”的说法应该和孔子所授“儒家六艺”有关。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所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是后世儒生的基本课程,其中射 (射箭) 、御 (驾驭战车) 都算是“武”的内容,可以说,早期的儒生确实是文武兼修的。再者,从孔子教习六艺也可以合理推测出孔子本身擅长射、御,不然没法教人;能将尚武且身手了得的子路收做弟子,当时是否曾有武力的较量我们不得而知,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可见,孔子绝非“手无缚鸡之力”,他身材魁梧,力大善射,武力值也算爆表,可能是出 于教育或宣传王道等政治理念的需求,而“不肯以力闻”。

先秦对士的要求基本是能文能武,之后虽然文士、武士逐渐分工,但读书人文武双全的情况并不罕见,汉晋、隋唐有很多文武双全的人才。三国曹操、曹丕都有诗词文章传世,而且拿得起剑,杀得了人,不说武功多高强,起码也是能文能武,不文弱;著名典故“闻鸡起舞”的当事人、东晋祖逖也是一个博览群书,遍涉古今的人,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治理天下的才能,他还曾被征召推举为孝廉、秀才 (虽然他没有接受) ,可见其文才,而且他“闻鸡”起的是剑舞,后来还参军征战,其身体素质可见一斑。

《三国演义》剧照 曹操吟诵《观沧海》

唐朝尚武,参军是年轻人的普遍追求。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在做官必须要有推荐、科举入仕仍有弊病的情况下,“从军谋边功”成了建功立业的新门路,文人也掀起了从军热。

数不清的边塞诗歌记载过读书人的参军梦,虽然部分边塞诗人只是“前线记者”,“武力值”究竟如何不好断言,但真从军的文人也有不少。 边塞四诗人之一的高适就是真正守过潼关、参与过讨伐永王李璘叛乱和安史叛军的军人,曾写下“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燕歌行》) 以描绘他所经历的战争,可见这位诗人也是文武全才。

文士参军在唐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就拿这些有从军梦的文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应该都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没什么关系,毕竟没有身体资本何谈参军追求边功?

说起唐朝尚武,除了“从军热”,还有任侠风气的盛行。这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武力值爆表的人物——李白。除了诗仙,他还是个剑客,唐时任侠风气在他这体现得最是淋漓极致。

李白十岁即通诗书,少年天才,益州长史苏颋 [tǐng] 认为他可与蔺相如相比,评价非常高,但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新唐书·李白传》) ,拒绝了当地举荐他做官,可能他少年时的梦想就是当个侠客吧。他是一个很有侠客情怀的人,曾写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

表达自己对侠客的钦慕,对快意恩仇、仗剑天涯潇洒生活的向往。他在给韩朝宗写的自荐信里写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可见他对剑术的喜好早于文章。剑术虽然没有诗文有名,但也有些成就,他也许就是传说中,明明可以靠武功却非要靠文章出名的人吧……

太白行呤图 梁楷(宋)

也许你会问,李白会剑术就能说得上武力值爆表吗?

李白武力值有多高,有说法是李白师从“剑圣”裴旻学习剑术,《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曾提及李白曾主动请求投于裴旻门下。要知道,裴旻的剑术在唐朝被评为“三绝”之一,其余两绝分别是李白的诗以及张旭的草书。如果李白真的师从裴旻,那他的剑术应该是当世一流;再者,魏颢,一个与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深厚交谊的人在为《李翰林集》作的序中写道:“少任侠,手刃数人。”手刃数人,李白的武力值绝对不低。

文武双全成“奇”才

文人会武是什么时候变成了稀罕事呢?或者换个问法,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的形象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文、武士分工逐渐明确后,可能就已经有了倾向,但真正往前垮了一大步的无疑是宋朝。

不同于唐朝尚武,宋朝崇文之风盛行。这一时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随着科举制度日趋完善,不再存在唐朝那样必须推荐才能入仕的弊病,糊名制度出现,文人能且只能通过考试较为公平地获取功名入仕做官,这必然会推进人人考科举局面的出现。再加上宋太祖时就有的“重文轻武”政策倾向、对文人的大力扶持,读书人的数量大大增加,社会对武者也越发不重视,不可避免的就会形成“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做学问被推到非常高的地位。

科举制度下必然也会出现一种情况:其他的不用做,专心学好四书五经、能写好文章考试能考过就行了。宋朝情况可能更加彻底,“射”“御”习武都成末流,早已被抛在脑后。文人只顾读书,身体素质低下,久而久之,“手无缚鸡之力”便成了普遍现象,文武全才就变得稀奇。

《听琴图》(局部) 宋 赵佶,宋代文人风雅形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武力值爆表的文人仿佛鹤立鸡群,无疑会打破我们对文人的刻板印象。 比如,辛弃疾。

南宋词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词作高产且质量很好,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这两首词算是他的代表作,一首豪放一首细腻,知名度广到基本人尽皆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还记得学生时代学这两首词的时候,总会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的愤懑……”

从词作的思想感情中我们可以知道,辛弃疾是个爱国词人,现在的书本也基本将他定性为爱国词人,但从历史中,我们能看到,他不仅仅是个词人,他还是个武力值爆表的抗金英雄!有网友就曾调侃“对辛弃疾而言,写词大概就是消遣时间发发牢骚。”

辛弃疾像

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百姓不堪金人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反抗金的统治,还担任了起义军的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死于其部下之手、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奉命 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得知老大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他便直接率领五十多名勇士直冲敌方万人的军营,把张安国生擒,成功撤离后将人押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置,叛徒当街游行示众,后被砍头。

带领50人闯万人敌营,还生擒了叛徒全身而退,能完成这样的行动,辛弃疾不可能没有武功傍身,可能还是个武林高手!这样的人归入南宋后因为朝廷的局限,壮志难酬英雄迟暮,谁不叹一句惋惜呢?

宋代文人上过战场的,还有抵挡西夏侵犯的北宋诗人章楶 [jié] ,他以状元身份踏足官场,后来率军把守边防,西夏多次侵犯,均为章楶所败,有效遏制了西夏向东侵犯,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此外,还有范仲淹,也是镇守西北,曾收服羌族,多次以少胜多打败西夏……但他们两位究竟是靠计谋还是靠武力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比弱不禁风好些。

宋朝还有一位文武全才,没上过战场但是有官方认证——文中进士,武中状元。

他是谁?是后来一心向道的王重阳。“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金天眷元年 (1138年) 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然而并未得到重用 [3] 。他后来跑去发展道教,和一般文人武者发展路径不太一样,就不再多言其经历。

明代时候有个叫卢象升的进士,虽是江南文人,但天赋异禀,《明史》载:“象升白皙而臞 ([qú],同癯,瘦) ,膊独骨,负殊力。”虽然他肤白且瘦,但力大无穷。黄裳说卢象升平时练功用的刀重达146斤,想来武力爆表也适合他。

再和大家说说王阳明,明代心学集大成者,“为明朝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死后配享孔庙。王阳明的文治后世数百年,少有人能及,对我们而言,王阳明是个思想家、哲学家,其实不仅如此,他的“武”也同样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明史》记载王阳明“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他好兵法善射箭,王阳明还曾秀过自己的箭术:当时因为王阳明先打下了南昌,张忠、许泰二人抢功不成怀恨在心,轻看王阳明是个读书人,就逼着他到校场里射箭,想让他丢脸折辱他,而王阳明从容地拉开弓弦,三射三中。围观士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则深受打击。 (《明史》) 他也是个武功高强的文人。

王阳明像

其实明朝读书人也多会习武,除了和唐朝相似的“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更多的可能是出于自保需求。明朝城市发展繁荣,运河发达,倭乱频发,而且因为运河船只的隐蔽性,倭寇往往容易长驱直入内陆,这和普通的边疆外患还不太一样,大多数时间不是列阵打仗,而是游击偷袭。江南地区的士人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官府需加强边防、个人需要习武防身的迫切感。当时各地往往都会聘请习武之人,召集乡民一同学武自保,明朝也有尚武风气。

小结

不同时代的风气,对个人素质修养存在影响,而风气的不同则是政治或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文人习武现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文武双全是对“士”的基本要求,那时文士和武士还没有分开,文武角色的转换是经常的事;之后文武开始分工,虽然有一点各司其职,各学所需的倾向,但文人出身、兼修武学的全能型人才并非异乎寻常;再后来,文人修习的内容主要随现实情况发生变化,社会风尚注重武学时,武功肯定要学,轻武时,读书人们就基本放弃武学,大量文人积弱的局面又会将影响反馈给时代。

此外,就宋朝以后读书人形象普遍文弱的情况看,那些打破文人固有印象的武力爆表的文人们,基本都是在救亡使命的感召下,投笔从戎,无奈却又在意料之中。

文人出身、武力爆表的书生,定然不止本文提到的这么几个,他们以全能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踪迹,你还想到谁?欢迎留言分享。

注释:

[1]丁启阵《孔子的身高与身手》

[2]《吕氏春秋·慎大》

[3]齐守成、张颖、陈速等校点.全真七子全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编《吕氏春秋》

房玄龄编《晋书》

欧阳修编《新唐书》

张廷玉 《明史》

光辉rlbr1vjwmb《从唐代“尚武”到宋代“崇文”,浅议宋代社会风气的转变》

朱建军《中国的人心与文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