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古战场,八路军伏击战截断日军运输线(中)
辽宁
辽宁 > 要闻 > 正文

雁门关古战场,八路军伏击战截断日军运输线(中)

上篇文章介绍了八路军雁门关伏击战的情况。为使读者们对雁门关伏击战有更全面的了解,本篇主要根据作者对雁门关的实地考察,介绍雁门关的地理环境与建关历史,雁门关的防御工程体系与主要景点,以及雁门关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读者跟随作者考察雁门关的脚步,一边观看雁门关的景观,一边了解雁门关的情况。

作者在雁门关考察

作者在雁门关考察

雁门关名称的由来

10月初的早晨,作者从五台山站驱车前往雁门关。路线是先从G108国道向西走,然后再上G208国道向北走。作者先到黑石头沟考察了雁门关伏击战战场,再前往雁门关。

道路上的雁门关景区标志

道路上的雁门关景区标志

去雁门关之前,作者事先做了攻略。雁门关又称“西陉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雁门山,古称“勾注山”,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山海经》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雁门”由此得名。雁门关凭高居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万里长城最险要的关口之一。雁门关也是宋明两代留下的历史标志,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也是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咽喉重地,在古代的军事地位极其重要。雁门关有“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盛誉,《吕氏春秋》、《淮南子》赞其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地势险要,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鸟瞰雁门关

鸟瞰雁门关

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从此可达古代政治中心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代塞外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要道,所以,自古就是中原政权的戍边要地。

雁门关位置示意图(蓝标位置)

雁门关位置示意图(蓝标位置)

雁门关的建关历史

西周时期,雁门关还是自然意义上的一座关。到战国末期,雁门关已成为天下一座著名的军事要塞。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形》篇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勾注就是雁门。九塞指“河北的井陉、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渑陀、荆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在这一时期,雁门关上发生了几起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周穆王西巡;二是赵襄子灭代;三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到了汉代,特别是两汉时期,雁门关始终是汉朝防御北部匈奴的边防要塞。雁门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两汉时期,对雁门关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有四次明确的记载,两次为西汉时期,两次为东汉时期。

隋朝时最早出现了专管雁门关的职官。光绪《代州志》载:“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郡,有关官、有长城、有累头山、夏屋山。”

到唐朝时,出现了雁门关建关的记载。《唐书》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这个雁门关,就是周穆王西巡时的“绝隃之关蹬”、汉武帝发万人治理的“雁门险阻”、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铁裹门”的勾注塞。

进入明朝时,雁门关迎来了其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边关、边墙、边城同时得到大规模的建设,雁门关边防体系建设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防御工程。为了加强战略防御纵深,明朝的军事家们在雁门关内侧修建了除代州古城外的39座城堡。这些城堡均为砖砌,墙高10米,设有4门。至明朝中后期,由于多数堡铺坍塌,遂于各险要处又建起12座较大的城堡,即于滹沱河北岸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这就是代州境内著名的“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以代州古城为中心,城城相望,互为倚防,分则各自为战,合则左右相攻,形成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网络。

雁门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

纵览雁门关的兴衰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不愧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地理上看,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0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

雁门关地貌图

雁门关地貌图

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其重要的军事价值,使其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著名的古战场。从早期的匈奴、鲜卑、突厥,到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后与汉族政权在此进行过许多次战争。

汉朝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汉朝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雁门关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使雁门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雁门关有关。所以人们说“一个雁门关,半个中国史”。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这样形容:如果把漠北草原比作是中国历史演变的大后台,那么雁门关就是演义一幕幕波澜壮阔、金戈铁马历史剧的出场门。

从古“关道”走向雁门关

十月雁门,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是旅游观光的好季节。当作者驱车来到雁门关风景区后,首先见到了新建的外景区大门。

雁门关外景区大门

雁门关外景区大门

进入景区后,只见两边群山起伏、沟壑纵横,随着向山里行进,看到周边的山势越来越险要。这段道路车辆可以驶入,经过4公里的上坡路,到了雄伟壮观的景区大门前。

雁门关景区大门

雁门关景区大门

景区前有一个高大的赫色浮雕壁画,叫“昭君出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的王昭君,为了国家民族大计,北出塞外与匈奴联姻。从此以后,这里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这幅壁画表现了王昭君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场面。

“昭君出塞”浮雕壁画

“昭君出塞”浮雕壁画

景区大门前还有两排石雕,表现古代中外客商以骆驼为运输工具,商队经过雁门关的情景。

古代商队石雕

古代商队石雕

到了这里,所有车辆都要停下,游客要步行进入景区。

进入景区后,首先看到的是“阜戈寨民俗村”。这里在古代是雁门关守军的后勤保障供给基地,和平时期是汉胡进行边境贸易的主要榷场。眼前所看到的,都是仿古建筑,景区把这里开发成了影视基地。这里与景区大门前的石雕像表现出,古时候的雁门关,曾经为中原和塞外开展商贸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阜戈寨民俗村

阜戈寨民俗村

沿着青石铺就的山路一直向上,走在了关道上,这段关道是近年模仿长城的样式修建的,甬道和垛口很整齐,石材全是新的。再往前,就进入了一条狭谷,称为“雁门古险道”,但见两侧峰峦叠障、怪石凌空,一路蜿蜒的山路越来越艰难,不知这条山路何处是尽头。

新建的关道和垛口

新建的关道和垛口

在山路深处,路旁高地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叫“壮士亭”。1926年初,直奉晋三方联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晋军在大同失利后,退守雁门关,遂与国民军在关前展开决战。此战晋军以重大伤亡赢得胜利,使得晋军势力向北扩展到了内蒙古中部的绥远。阎锡山为缅怀阵亡的晋军将士特建此亭。亭子北侧柳林下的土丘就是阵亡将士公墓。

为缅怀晋军将士所建的“壮士亭”

为缅怀晋军将士所建的“壮士亭”

壮士亭

壮士亭

从壮士亭前行,这条路顺山而建,先向西南,拐个弯再折向西北。走过一段路后到了一处古道遗址,叫做“关道”,路边有一座“雁门关”石碑。这道数十米长的古道,呈东西走向,即陡峭又狭窄,路面的石头也凸凹不平。

“关道”旁的“雁门关”石碑

“关道”旁的“雁门关”石碑

雁门关古“关道”,南起太和岭口,经富拉沟、城上、石墙沟、吴家窑、黑石关沟,越制高点铁裹门,下赵庄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为止,全长30多公里。进入清代后,山西商业贸易迅速发展,雁门关道便成了专门的“商道”,成为“茶叶之路”的重要一段,既是成就晋商辉煌的一条商路,也是山西人走西口(杀虎口)和走东口(张家口)的必经之路。这条古“关道”,不仅记载着晋商曾经的辉煌,也见证了他们穿越雁门古道的艰辛。

从“雁门关”石碑处攀援而上的过程中,抬头看见,雄伟的雁门关关门就在前方。

雁门关前的古“关道”雁门关前的古“关道”雁门关前的古“关道”

雁门关前的古“关道”

近距离感受“中华第一关”雄姿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其中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雁门关有关门三座。作者先到的是东门,在东门前,立有三块石碑,分别是国家、省级文物保护标志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雁门关东门

雁门关东门

雁门关门前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雁门关门前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雁门关门前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雁门关门前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石碑记载,2001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东门又叫“天险”门,是雁门关关城的主城门,高12.5米,以巨砖叠砌,十分坚固。东门上筑有楼台,名叫“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东门过雁穿云,气度轩昂,两侧城墙呈南北走向,正好建在两山之间的V型缺口之间,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雁门关东门

雁门关东门

进入关门,看到地面上古代留下的深深的车辙印。600多年南来北往的商旅车轮,将坚实的岩石路面,轧出了深达数公分的车辙印,令作者不禁感慨光阴如箭和滴水穿石的巨大力量!

关门里路面上的车辙印

关门里路面上的车辙印

穿过东门沿路西行,来到了一处宽阔的广场。这里是雁门关要塞的核心,设有驻军营房,还有宽敞的练兵教场。来到这里驻足观看,雁门关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和军事基地的形象顿时完整起来。整个雁门关的城墙随山势而建,周长达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站在这里观察,只见整个雁门关要塞,虎踞龙盘,雄伟壮观。作者想起了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名诗写出了雁门雄关的豪迈气势,流传千年。此情此景,令作者发自内心地感慨:雁门关不愧为中华第一雄关!

北看雁门关

北看雁门关

在广场北边,有一座雄伟的关门,从关口向北穿过,见城楼坐南朝北,门额上高悬一块横匾,为“宁边楼”,关口上嵌镶一块石匾,上书“地利”二字,这座关门就是“地利”门,它位于雁门关北线城墙的中间部位。这座城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2012年重建。“宁边楼”也是杨六郎祠,两侧塑孟良、焦赞像,供杨六郎大铁刀一把,城楼上还设有明代大炮。

“地利”门

“地利”门

“地利”门石匾

“地利”门石匾

宁边楼匾

宁边楼匾

“地利”门上的明代大炮

“地利”门上的明代大炮

在“地利”门南面,隔着广场与“地利”门相对的,是雁门关西门,称为“威远楼”,俗称“雁月楼”,明嘉靖年间所建。这里位于雁门关要塞的南边,城墙从西门顺着山脊向东西两侧延伸,在东西两端的制高点上各建有一座角楼。城墙从东南角楼向北延伸与东门连接,从西南角楼向东北延伸与“地利”门连接。西门与“地利”门之间宽阔的区域,是练兵校场,为守关将士操练守御之地,校场中心设有点将台,北面是驻军营房。

威远楼威远楼

威远楼

练兵校场

练兵校场

在“地利”门外,东侧有一座关帝庙,叫“春秋楼”。

春秋楼

春秋楼

在“地利”门北面的城墙外有一个小瓮城,俗称小北门,瓮城城高仅为关城之半,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刻对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相传为傅山先生所书。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即瓮城门楼。

雁门关景区图,红色即瓮城所在位置

雁门关景区图,红色即瓮城所在位置

瓮城,即小北门

瓮城,即小北门

雁门关北边的城墙,以这座瓮城为中心,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这里顺着山脊蜿蜒向东北延伸。在城墙上往山上看去,只见东北方山顶上高高矗立着一座雁塔,它是雁门关的标志性建筑,在山下很远就可以看到这座塔。雁塔是整个雁门关要塞的最北端和最高处。雁塔始建于隋代,毁于清末,现在的雁塔是近年重建的。

雁塔

雁塔

雁塔高居雁门山巅,对整个雁门关要塞一揽无余。城墙在这里向南延伸至雁门关东门,构成了雁门关要塞防御工程的闭环。

从雁塔可以看到雁门关附近长城。雁门关长城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城墙上甬道宽4.6米,全长503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烽火台

烽火台

到了雁塔,作者对雁门关整个防御体系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其附近还有碑林和关署两处景点。

雁塔下南面的山坡,有一片碑林。碑林有石碑200多通,呈七层阶梯状分布,碑文精选历代名人咏诵雁门关的诗文,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

碑林

碑林

碑林再往下,在东西关门之间的建筑群是关署,又名守备衙署,设有正门、东西厢房、正堂、兵刑工房、科签房、幕厅、斋室等。由于关署和碑林两处景点都是近年新建的,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关署

关署

(待续)

参考文献:

雁门关相关历史文献

百度文库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泰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