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何屡遭恐袭?强大的世俗主义传统遭遇新挑战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法国为何屡遭恐袭?强大的世俗主义传统遭遇新挑战

10月29日,本来法国当天的大新闻应该是次日零点开始生效的全国封城令。法国总理让·卡斯泰(Jean Castex)于当天上午9点15分左右准时开始他在法国国民议会中的讲话,主要是在总统马克龙周三晚间宣布全国封城之后,向国民议会议员解释详细的政策。当时钟走到9点43分,结束讲话的卡斯泰在全场大部分议员的掌声中,缓缓走下讲台的台阶。但是,在走下台阶之后,一名官员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听罢,卡斯泰就原地转身又走上了演讲台。就在摄像头前,在面向全法直播的镜头前,他与主席台上的议会主席进行了简短的交谈。然后议会主席理查·费朗(Richard Ferrand)通过麦克风向在场的所有议员以及全法国的民众宣布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刚刚得知,就在总理进行讲话的时候,在尼斯发生严重的袭击事件。”

10月29日,在法国尼斯圣母大教堂外,警察封锁道路。新华社 图

10月29日,在法国尼斯圣母大教堂外,警察封锁道路。新华社 图

这次袭击者选择的目标是法国南部,靠近意大利边境的度假胜地尼斯市的圣母圣殿。一名21岁的突尼斯籍年轻男子持刀在圣殿内部砍伤了多人,其中有3人不幸身亡。袭击者此后被迅速赶来的当地警察用枪击倒制服。

自从9月份以来,短短的两个月内,这已经是第三起类似的袭击事件了。9月中旬在《查理周刊》的旧编辑部大楼前发生了针对路人的无差别袭击事件。此后在10月16日,在巴黎市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萨米埃尔·帕蒂(Samuel Paty)斩首案。帕蒂是一名高中教师,因为在课堂上展示了《查理周刊》刊登的先知穆罕默德讽刺漫画,而被极端分子斩首。

与此前2015年以及2016年法国发生的恐袭事件不同,这三起袭击的发起者都是独自行动的,目前暂未发现他们与基地组织或是“伊斯兰国”这样传统的极端组织有联系。同时,三起袭击的发起者都不是法国公民,而是在法国居住的外国公民。这与此前那些由第二代或是第三代的移民后代法国人发起的袭击也完全不同。

2020年法国在疫情之下遭受的这一波袭击潮,体现出法兰西共和国的世俗传统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新挑战。

共和国的世俗主义传统

世俗主义,或者说政教分离,法语中称作laïcité,是法兰西共和国自十九世纪70年代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后就坚持的原则。政教分离原则最初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确立的。当时的共和国政府没收了法国天主教会的产业,并曾经一度禁止天主教会的任何活动,以此否定依托君权神授的法兰西王国。不过,此后拿破仑在执政期间通过《1805年教务专约》恢复了天主教是法国“大多数民众的信仰”,同时政府中重新设立了管理天主教事务的部门。算是半遮半掩地恢复了天主教作为法国国教的地位。政教分离在法国得到最终确立,还得等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就是1905年通过的《政教分离法》。

通过此法案前,在1904年7月30日,因为天主教会惩罚了支持共和国政府的牧师,法国议会通过决议与梵蒂冈断绝了外交关系。这对历史上一贯以“天主教长女”自居的法国来说,可说是闻所未闻。由此可见彼时共和国政府对于政教分离的坚持。

1905年的这份《政教分离法》在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共和国政府保证信仰的自由。”第二条则更为明确地表示“共和国政府官方不承认也不补贴任何宗教。”可以说,这两段话定下了此后法国坚持了一个多世纪的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以及所有政府管辖的场合,比如中小学校,都不能出现任何宗教的标志。美国总统在就职时手按圣经,同时发言最后总是加一句“上帝保佑美利坚”这样的事情,在法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十九世纪时的法国共和党人,希望看到人民能忠于共和国,而不是教会。

也正是因为政教分离的传统,法国社会一直对于政治家的宗教信仰没什么热情。在法国人看来,宗教是每个人的私事,是不应该拿到公共场所来讨论的。同样和美国做个比较:在美国,如果一个政治家公开表示自己是无神论者,那么和政治自杀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样的事情在法国就几乎不会发生——因为法国社会对于公众人物的宗教信仰本来就没什么兴趣。法国社会一直对于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采取的都是不干涉的态度。前总统奥朗德在总统任上因为出轨与女友分手,大多数法国人也就是当做笑话看看而已。

新世纪的新挑战

读到这里,相信许多读者都已经发现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世俗主义政教分离,一开始是冲着天主教去的。这并不奇怪。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1871年建立时,共和国政府面对的是一个天主教占绝对优势的法国。根据官方统计数据,1872年全法3600万居民中,超过3500万都是天主教徒。而罗马的天主教会对共和党人一直就没有好感。不论是大革命后没收教会土地,还是驱赶不宣誓效忠共和国的主教,或者干脆禁止天主教的仪式,在梵蒂冈看来,共和国政府就是自己的敌人。因此,当时的共和国政府,为了与保守的教会作斗争,为了培养忠于共和国的公民,才会如此果决地坚持政教分离。考虑到法国在1789年之后的一百年里经历了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保守势力异常强大,共和国政府感到危机,完全可以理解。

事实上,共和国政府的这套做法是成功的。到了20世纪,法国的世俗化进展异常迅速。有许多法国的天主教教区甚至因为每周前往教堂的教徒太少而被教廷划为了传教区。直到今天,虽然按照估算法国依旧有接近70%的民众认为自己是天主教徒,但是其中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天主教教义的人已经不多了。一般的法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每年也就是圣诞节会去一次教堂而已。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国的许多天主教教区,都要依靠引进其他国家的牧师来填补空缺——法国人现在愿意进入教会的人真的不多了。

现在的法国已经不再是十九世纪那个天主教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了。因为法国法律严令禁止政府收集关于民众宗教信仰以及种族的信息,所以这方面的数字只能大致估算。现在法国的穆斯林人口大概在500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7.5%。而法国社会对于穆斯林的同化,依旧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也就使得关于伊斯兰教的问题在现在的法国社会时常出现。

当今的法国社会,天主教的影响力已经无法与十九世纪时相比。但是,毕竟法国数百年来都是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天主教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法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再加上国际社会对法国历史的不了解,经常会将法国的政教分离政策误认为是针对伊斯兰教的政策。伊斯兰国家们尤其如此。

“凭什么光针对我们伊斯兰教?”是许多伊斯兰国家看到法国政府坚定地推行政教分离,禁止面纱等穆斯林女性服饰时经常出现的反应。这次关于《查理周刊》刊登的关于默罕默德的讽刺漫画,法国与诸多伊斯兰国家发生争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样的误解,也导致了今年9月以来法国的一连串袭击。这些年轻的袭击者,都是在法国居住的外国人。他们没有系统地接受法国的教育,对于政教分离的历史也不了解。在接受了来自穆斯林占多数的母国的错误信息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将法国政府视为是针对伊斯兰教的邪恶敌人。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国际社会理解自己的历史,理解自己如此坚持世俗主义的缘由,是法兰西共和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巴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