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控平台“好生意”:百亿发票贷崛起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税控平台“好生意”:百亿发票贷崛起

一张小小的发票,由于承载了丰富的经营信息,其价值正在引发各金融机构蜂拥开采。

近期,市场消息显示,国内最大的税控盘企业航天信息(600271.SH)旗下浙江诺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诺诺”)发票贷款业务增速显著,仅今年9月的新增贷款余额就超过20亿元。而根据航天信息财报,截至2019年年末其发票贷的累积贷款余额达到250亿元。这也折射出“发票+金融”市场火热的冰山一角。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除航天信息之外,与其齐名的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望股份”)亦在发力相关贷款对接业务。而多家新兴财税平台亦有计划涉水票贷业务增加服务黏性并获得金融变现。

通过发票这一风险管控维度,涉水贷款业务,正在成为又一个市场风口。发票贷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在老牌税控企业和新兴财税平台的角力中,贷款业务的权重几何?记者采访多位从业人士发现,虽然发票贷市场火热,但发票在贷款业务中的风控精准度,以及相关涉票企业的壁垒变化,也为这一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发票贷“放水”:降门槛提额度

“今年到明年,预计是发票贷暴发的好年份!”某税控盘企业子公司前员工王凯(化名)向记者透露。王凯口中的“发票贷”,指的是基于发票数据作为重要风控依据的一类小微企业贷款。

另一位上海金融从业者也向记者证实这一市场现状。“疫情冲击下政策面对小微信贷有倾斜,监管部门今年鼓励加大投放,发票贷的主要对象就是小微企业,这一类贷款今年普遍都提高了额度。”

记者从多个发票贷推广帖看到,市面上发票贷款的额度以50万~100万元为主,放款对象要求是企业法人并持股。此外,则根据放款方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企业成立年限、企业开票金额、开票连续性各有要求。

“不少银行从产品的额度到准入门槛都降低了,比如去年最高贷30万元的产品,今年贷到了50万元,50万元的放宽到了100万元,一些互联网银行的发票贷最高可以做到300万元。”王凯透露。

近年来,受益于企业办公自动化深化、金税三期、银税互动等趋势和政策,大量此前小微企业的隐藏数据变得可获得。例如金蝶、用友,是国内老牌的ERP软件商,掌握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经营流水等运作信息;微众税银、东方微银等平台通过与各地税务部门合作掌握企业缴税信息。而航天信息、百望股份等税控盘企业则掌握企业发票信息。随着大数据风控兴起,这些掌握企业核心数据的公司开始找到新的变现通道。

以航天信息为例,2016年底即开始通过旗下诺诺金服、爱信诺征信等平台涉水“发票贷”业务。据王凯透露,航天信息最早探索与上海某股份行合作发票贷时,由于对这类数据的风控价值摸不透,采用的增信方式是用该银行的关联担保公司为相关贷款兜底,担保费用则由双方分担。“结果上量很快,2017年3月正式上线后,年底就突破了80亿。”

记者查阅航天信息2017年到2019年年报发现,助贷业务的增速颇为显著。2017年年报中,航天信息披露:“公司推出基于发票数据面向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助贷产品,通过不同维度风险控制 模型结合有效控制风险,2017年帮助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突破 80 亿元。 ”

根据年报,到了2018年,航天信息全年4万余户企业实现成功放款,放贷规模约 170 亿元,同比增长1倍。2019 年,其全体系信贷服务业务累计放款额近 250 亿元。而据了解航天信息发票贷业务的人士透露:今年放款金额很可能达到500亿元。

据记者了解,另一家税控盘企业百望股份旗下金融业务起步晚于航天信息,但也逐步积累了数十亿的放贷规模。有北京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百望股份虽然贷款总量远不及航天信息,但由于该业务只有三四个人负责,通过与地方中介合作,规模起的也快,人力成本少,毛利比航天信息高很多。

据王凯介绍,在一笔发票贷贷款中,类似航天信息、百望股份一类的助贷方,通常可以拿到贷款额度1%~2%的分润,而一旦坏账高于一定比例,这部分分润还要被扣款。

发票贷在近年来走热,原因在于其能较为准确的展现企业的经营情况,解决小微授信中的风控难点。

新型电子发票服务商Tradeshift中国副总裁陆骏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票信息和收票信息一起,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进销项的发票上具有比较详细的商品类别、明细和价格。在发票真实的前提下,发票数据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自身情况,还能反映上下游的信息,以判断企业的业务真实性和趋势变化。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通过发票数据获得贷款。高灯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笑宇告诉记者,小微企业的画像非常复杂,比如街边餐饮店开发票的几率很低,而间断性的发票不能反推企业经营状况。相对B2C企业,B2B企业的开票密度更高,发票更能反映其经营状况。总体来讲,大部分发票数据因此在如今的银行小微授信的风控模型中权重并不高。

王凯透露,通常银行开具发票贷的比例是年开票额的10%到15%,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需要通过中间商去银行做贷款的小微企业资质都较弱,加之多头负债,因此坏账率也并不低。

锦上添花但难成壁垒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发票市场主要被航天信息和百望股份这两家老牌的税控设备商占据。在以票控税的税务管理制度下,此前企业去税务大厅缴税,税务局会要求企业去购买税控盘(即税源控制)进行发票开具,即只能选择上述两家公司的产品。

近年来,在“去税控”政策趋势下,传统税控设备商的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除了两家传统税控企业,还包括东港股份(002117.SZ)旗下瑞宏网、腾讯背景的高灯科技、航天信息背景的大象慧云、票易通、Tradeshift以及金蝶、用友等不同程度参与电子发票产业链服务端和细分场景端的新兴平台,这些机构亦在跃跃欲试抢占市场份额。

陈笑宇透露,早期其他发票服务商想要进入市场必须基于和两家公司的合作,在税控装置上做延伸。但是随着“去税控”政策趋势,目前企业开票通过税务UKey授权第三方平台接入开具电子发票,无需税控盘这种传统工具。而Ukey由于是政府推动是免费的。“而从长远看,物理介质终有一天会退出市场。”

市场共识在于,一旦未来市场使用税控盘的比例减少,这类企业的数据优势也会进一步被削弱。根据航天信息财报,2020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降幅达到88%,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降幅也达到44%,转型压力进一步增大。

这也使得老牌企业需要不断向服务端延伸谋求转型。以航天信息为例,2016年,其与京东、高灯科技成立了财税SaaS服务平台大象慧云。今年7月,蚂蚁集团对航天信息旗下浙江诺诺进行了增资扩股。而百望股份亦得到过阿里巴巴、东方富海等资本支持,并在酝酿新的资本动作。

在王凯看来,发票贷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随着大数据风控不断成熟,银行秒批的贷款产品丰富,发票贷这一贷款品种受到挤压。第二,随着银税直连推进,银行的税贷类业务崛起。由于税务数据维度更多,造假空间更小,较发票数据更为精确,税贷的客群覆盖了一部分发票贷客群。第三,垄断格局被打破后,平台的企业会员分流,导致数据进一步分流。

一位小微贷款助贷机构高管曾向记者透露目前发票贷的难点:两家税控盘企业各自平台都不能覆盖全部小微企业开票信息。“接入发票数据后平台小微信贷的损失率降低了一个百分点。但前提是,我们已经拥有了使用客户经营数据以外的数据来判断企业主个人信贷风险的模型和策略。”他表示。

可见这一数据更多仍是锦上添花,也需要配合其他数据交叉验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