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条”出台!如何改变青岛资本市场?

凤凰网青岛
2020-11-12 20:02 来自北京

上市企业是地方经济的缩影,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活跃度。

近年来,青岛上市公司群体不断壮大,盈利能力持续优化,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青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从切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有效防范处置突出问题和重点风险以及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合力4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政策措施。

此次“十五条”的出台,势必将对青岛资本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打造一个经营效益好、会计基础扎实、规范运作水平高、信息披露质量高的青岛上市公司板块,未来前景几何?

齐鲁财研社第59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国家发文后,青岛“十五条”出台

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共17项重点举措。

《意见》中提到,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发挥各方合力,强化持续监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使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显著提高,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的是,《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来到了全新阶段。

在国家发文后,青岛也于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截至2020年10月31日,青岛共有43家A股上市企业,拟上市公司数量也达到30家,有15家企业处于辅导备案阶段。在上市公司群体百花齐放的背后,青岛上市公司仍存在转型升级慢、抗风险能力弱、规范运作水平不高等诸多隐忧。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奋进生”,青岛也在通过此次出台的“十五条”意见,着力弥补短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新政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此次出台的“15条”新政,分别从切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有效防范处置突出问题和重点风险以及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合力四个方面,推动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在这一轮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最长的篇幅落在了大力推动企业做优做强这一板块,这也体现出了此次“15条”新政的侧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方面提到,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

目前,青岛共有建邦股份以及丰光精密两家企业成功升层至精选层。随着“精选层转板”制度的落地,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通过这种方式登陆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青岛将其列入新政,也有基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打算。

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方面,新政中涵盖了鼓励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并购重组。推动有条件的国有控股集团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提高证券化水平。推动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好上市公司境内分拆上市试点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优质资产上市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拟上市企业在筹备上市过程中面临到的资金难题,青岛也提出支持开展直接融资。发挥好各类政府性基金作用,用好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等平台资源,支持创投风投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青岛市拟上市企业。

城市孕育企业,企业反哺城市。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将通过融资用好小额快速融资机制,提高融资便利性,助力上市公司主业发展。而引导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青岛市重点区域和产业,有助于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

当前,青岛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创业中的青岛除了需要资本之外,同样少不了人才的支撑。在此次新政中,也有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方面的内容。通过鼓励上市公司用足用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支持各类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

上市企业一路“加速奔跑”,离不开青岛对资本市场的日益关注。从政府官方政策支持到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从解决融资难题到弥补人才短板,青岛出台的新政聚焦于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

那么,此次新出台的“15条”新政,又将如何影响青岛的资本市场?

如何改变青岛资本市场?

目前的青岛上市公司,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距离打造一个经营效益好、会计基础扎实、规范运作水平高、信息披露质量高的青岛上市公司板块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此次“15条”新政的出台,也将进一步对青岛资本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纵观青岛A股已上市的43家企业,仍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今年年内虽然有酷特智能、高测股份等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但转型升级的步伐仍相对缓慢。在此次新政中,提到与融资相关的内容,也将助力已上市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将帮助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上市前的最大问题。

同时,青岛的新政也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优质资产上市。目前,特锐德旗下的特来电,作为新基建领域充电桩业务的代表,将很有希望乘此东风步入上市的快车道。此外,在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过程中,海尔卡奥斯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此次新政,或许也将加快卡奥斯分拆上市的步伐。

其次,针对青岛上市企业“头部效应”并不明显的问题,“15条”中提到鼓励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并购重组。宁波汽车制造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抢眼表现以及合肥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逆袭的实例,都体现出了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的重要性。

青岛,同样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代表的家电制造业企业在行业内也有极大的影响力,但相比于格力和美的,青岛这几家企业在营收规模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这些企业可以进一步围绕产业链做好整合工作,一方面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将以产业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好产城融合的文章。

第三,在今年3月26日举行的市属企业加快上市发展工作专题视频会上,青岛也推出了市属企业加快上市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其中提到,未来三年,市属企业将加快培育上市资源,打造优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到2022年,每户市属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市属企业上市公司总数由目前的10家增加到25家左右,企业总体资产证券化率由目前的46%提高到60%,市属国有资本市场化配置机制基本确立,市属企业资本运营水平显著提升。

市属企业上市公司数量从10家提升到25家,这是青岛的小目标。在那场视频会议上,海湾集团、饮料集团、能源集团、水务集团以及海检集团等这几家企业也都提出要做强做优公司主业,推动上市工作。

而在新政中提到的推动有条件的国有控股集团整体上市,也将帮助这些市属国企实现登陆资本市场的目标。同时,在推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实现地方国企的混改,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从而对当地的非税收入以及一级财政收入带来正面的影响。

最后,从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看,青岛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风险化解可用手段与资源有限,难以应对面临的重大风险。今年前5个月,全国已有22家上市公司退市或确定触发退市条件,退市常态化势不可挡。

一个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需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退市多元化、常态化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关键,是遏制炒壳之风,倡导价值投资,实现优胜劣汰,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

目前,青岛仍然保持零退市的记录,若想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必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目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