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知道印度,要从2000多年前的一块蜀布说起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我们第一次知道印度,要从2000多年前的一块蜀布说起

两汉时代,是边疆和域外地理知识的迅速扩展时期。那时候,大汉朝开展对北方匈奴的战争,派张骞通西域、通西南夷,极大地增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加深了同边疆和域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

两汉时代,是边疆和域外地理知识的迅速扩展时期。那时候,大汉朝开展对北方匈奴的战争,派张骞通西域、通西南夷,极大地增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加深了同边疆和域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

这里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汉代时所说的西域,范围特别大,包括今天我国的新疆和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高原、阿拉伯及小亚细亚等地。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域世界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域世界

西汉建元3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部署,派张骞通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从长安出发,途经河西走廊,被匈奴所获,被扣押了近10年之久!10年光阴,完全可以磨灭一个人的意志,但张骞不忘初心,乘乱逃脱。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为了不辜负汉武帝的理想,张骞继续选择西行,最终到达了当时的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附近),然后经康居(今中亚的阿姆河流域)抵达大月氏。在回来的途中,太不幸了,又被匈奴截获。但不到一年,张骞又趁着匈奴内乱,和部下甘父一起逃回长安。

张骞逃回长安,见到汉武帝

张骞逃回长安,见到汉武帝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俗称“凿空”,这让久居内地的汉人视野有了很大的扩展,同时还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这对中外交通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西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为进一步通西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后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主要的政治目的是联系处于今天中亚的乌孙,希望与乌孙一起完成对匈奴的夹击。

霍去病

霍去病

张骞回来后,不久就因为身患重病辞世,但是他派遣的副使很好地完成了张骞交给他们的任务,从此汉朝彻底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道路。在陆上至少已达到罗马帝国,而且促进了中国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的开辟,让人们对西域的想象摆脱了玄幻主义的色彩。而《史记•大宛列传》就是其中之一,《大宛列传》 就是根据张骞所记述的内容所撰写的,所以史料价值非常的高,这篇文献也成为我国对中亚以及费尔干纳盆地地理情况的最早记载。

张骞出使西域的报告,大多被后来班固所著的《汉书》所记载。例如《汉书》所记载的:“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西海指的应当是今天中国的咸海,盐泽则是指今中国新疆若羌的罗布泊,可见当时对西域的水系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了。

今天的罗布泊

今天的罗布泊

张骞对当时西域的一些大的山川河流,如帕米尔高原、塔里木河、塔里木盆地北面的天山,南面的昆仑山、于和田河(古称于阗河)、叶尔羌河(古称葱岭河)等,都有了详细的记载。

东汉时,班超的儿子班勇,在年轻的时候就跟随班超出使西域。后来,又继承父亲的遗志再通西域。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西域度过,足迹几乎遍布今天中国的整个新疆与中亚部分区域。

后来班勇将他在西域的见闻写成了著作《西域记》,介绍了当时西域的人文、物产、风俗与地貌,这为后来人们编撰史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西域地理著作。

《班淑传奇》中的班勇

《班淑传奇》中的班勇

二、西域以外的四夷世界

其实,除了西域,汉代时人们对各个地方的认识也达到空前的地步。张骞第一次西行时,在大夏见到了四川出产的邛(今四川西昌)竹、蜀布,闻知来自身毒(印度),根据方向和道里来推测,身毒离四川一定不远;如从四川取道身毒以至大夏,可以避去羌人和匈奴袭击的危险,而且路程也近些。

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釆纳张春的意见,派遣他通“西南夷”,从蜀、犍为(今四川宜宾与乐山)出发,分数道出:一路出冉(今四川甘孜州的茂县),一路出徙(今四川雅安市天全县附近)、平(在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一路出焚(今四川宜宾),以求通往身毒。结果都为各地方的少数部落所阻,终不能通。但是这一次探路,为后来沟通“西南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四川地图

今四川地图

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武帝完成通“西南夷”的事业,在今四川西南部及云贵一带,设置了众多的郡县。而史料中的《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等,就反映了当时对西南地区的一些地理认识。

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描叙了当时西南一带少数部族的分布情况。《汉书•地理志》不仅记载了郡县的位置与名字,还对当地的山川、物产、气候、地理环境与部族习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西南夷的地理范围

西南夷的地理范围

另外,由于远洋航行的发展,汉代还开辟了对日本的海上交通,对日本的地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这个倭就是日本。后来在日本福冈县发现了著名的“汉委奴国金印”,这个金印与后来《后汉书》中对日本倭奴国的记载完全一致,至今仍保存于福冈市博物馆内。

汉委奴国金印

汉委奴国金印

文史君说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与疆域,随着汉朝国立的强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加上后来对西南夷的统治和开发,促使汉朝对世界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这对开拓中国人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佘太山等:《中国边疆史通论》,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