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源于古印度,它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具体位置位于你尼泊尔境内。西方许多国家也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也想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然而,印度第一大宗教是印度教,佛教在印度没多大的影响力,加上历史的变迁,印度的佛教出现不同的变化。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汉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开始了它辉煌时代,到唐朝时,玄奘法师的天竺之行,取经回归大唐后,开始了翻译工作,加上一开始得到统治者的认可,佛教的地位得到提升。经过在中国的发扬,佛教文化更加丰富和辉煌,再结合中华文化,佛教出现了一些保家卫国的和尚,不少当过和尚的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选择了从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是有区别的。
以佛教为基础,中国的佛教演变成在音乐、文学、绘画、建筑等各方面,均已不是印度的可以比较。虽然佛法是从古印度引进,但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佛教。在唐朝,许多人信仰佛教,这时候的佛教地位还是很高的。为了彰显佛教的辉煌,唐朝修建了许多佛像。佛教在唐朝兴旺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此,唐朝的石雕佛像最为出名,也比较大,如:乐山大佛。
一:乐山大佛的修建
在四川省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有一座大佛石像,它就是: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元年(713年),803年完成,历时90年,高71米,对于这座佛像,不少人都了解过。它以雄伟的身躯惊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佛教石像,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当时修建这座大佛时,主要是三江汇流处,水流湍急,经常造成沉船事故。根据唐朝四川节度使韦皋的《嘉州凌云大像记》记录,乐山大佛修建是海通和尚发起的,当时三江汇流的地方,惊涛骇浪,江水不断拍击山壁,对过往船只容易造成事故。
由于工程浩大,历经三代工匠才完成,中间也停工多次,主要是换了不同节度使和资金不到位造成的。由于修建大佛,大量碎石落到江中,改变了江中的水位,之前容易形成漩涡的地方,如今变得很平静,也就没有发生沉船的事故,古代百姓还是很尊敬大佛的,他们以为真的是大佛镇压了江中的鬼祟。
二:中国古代精湛的石刻技术
中国古代,除了文字载体外,还有精美的石刻,石刻技术可以开凿出许多雕像。以乐山大佛为例,想要在如此庞大的山体中,开凿出一座大佛,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许多地方都是一步到位的,其中头上的发鬈是镶嵌的,如果中间出现差错,肯定会影响到整体的美观,这也和雕刻师的技术是有关。为了修建乐山大佛,第一任督造者海通大师,先把大佛的形状缩小,再雕刻出来,之后的大佛,就是按照模型的比例放大,再进行雕刻。
除了雕刻技术,乐山大佛还有独特的设计系统,其中排水系统就是一个杰出设计。精巧设计,从正面看不到,要到后面才看到,这对于保护大佛,不被雨水侵蚀起到关键作用。想要建造如此庞大的大佛,动用的力量是非常多,也只有朝廷的支持,才能完成。
中国古代石刻技术起源于很早,有说是商朝的,也有说是周朝的,那个时候,甲骨文也属于雕刻,因此在一些石块上刻画图案,还是有可能的。汉朝时期,石刻技术越发成熟,对雕刻佛像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许多地方出现了石窟,有许多没有完成的,到唐朝时,由唐朝来才完成。而四川的乐山大佛,它是主体,在周边还有各种小的石像,它们构成一个凌云山和乐山佛像群,体现了佛教的兴旺。
三:四大石窟体现石刻艺术的辉煌
与乐山大佛不同的是,中国四大石窟佛像更多,形态特征各异。四大石窟中,除了敦煌莫高窟外,其他都以佛像为主,莫高窟更多的以壁画为主,主要这里的地质不适合开凿。壁画同样显示出佛教的兴旺,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均涉及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
而其他石窟,石像众多,以云冈石窟来看,拥有51000多座石像,最高的为17米,最小的为几厘米。有精湛的雕刻技术,才可以雕刻出不同大小的石像,而巅峰的龙门石窟更加庞大,拥有10万多尊佛像,最高的也有17.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龙门石窟建造的历史比较长,其中唐朝建造了60%。
龙门石窟在皇家的支持下,拥有庞大的力量和资金,所以开凿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它是中国石窟的巅峰,是石刻艺术的精华所在地,也反映了佛教的兴衰。麦积山石窟只有7200座佛像,这里独特的地形,沿着悬崖而建,以山为一体,显示出这里独特的文化。
从这些石窟来看,佛教文化的兴起,更是对中国古代石刻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栩栩如生的佛像,是工匠们的伟大杰作。中国不仅在木材料上雕刻各种图案,石材料同样丰富多彩,形式不同,对技术要求也不同
四:皇陵石刻的精选
和其他地方的不同,皇陵的石刻是非常有讲究的,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因此对图案的刻画非常有讲究。唐朝时期,全方面的强大,石刻技术也进入成熟期,加上建造石窟的技术,以及规模,都是历史之最。不仅唐朝,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对于皇陵的建设,可以说涉及许多方面,包括风水、选址、样式、禁忌、礼仪等各方面,形成一整套帝王文化。其中陵墓石刻是皇陵组成的一部分,而唐朝又是陵墓石刻一个重要的时期。
陵墓石刻是由官方组织修建的,不允许出现错误,这是对技术的要求,更是对皇陵的负责。以唐朝的陵墓石刻来说,它拥有四种布局模式,1:永康陵模式,2:献陵模式,3:昭陵模式,4:乾陵模式。每个模式的布局都会不同,雕刻的图案和石像也有差别。
每个皇陵都会有石柱、石兽、石雕、鞍马、牵马人、石碑、番臣像、石狮、守门石人等。这些石刻,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管是在形态上、表情上、细节上等,都得到体现。完成后分布在皇陵四周,这体现了以一个帝王为中心的理想世界,让帝王在下面依旧能一统江山,如同秦始皇把他的军队,建在皇陵中。以番臣像来看,它不仅是朝中大臣,更是象征国家疆土四至,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含义。
在皇陵的石刻中,不仅要追求雄壮,还要追求精美。在众多要求下,是石刻技术的发展和趋于成熟,随着时间发展,石刻技术运用到的地方越来越多。从遗留下来的许多文化古迹中,都能找到石刻技术的存在,它们都是石刻技术的巅峰杰作。
五:总结
石刻技术,对我国的石建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石建筑的发展,也带动石刻技术的进步,两者是相互而成的。从乐山大佛的雄伟,到石窟中群体佛像,再到皇陵中的运用,无一不体现石刻技术的辉煌。从各种佛像来看,我们体会到了历史的浓厚,更是看到佛教在中国的辉煌。
在古代中,石刻技术已经能在一整块石头中,雕刻出精美而复杂图案,形象非常逼真。在上个世纪中,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国雕刻行业中的理念、评价标准、教学体系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前辈们并没有忘记古人留下的智慧,依然重视中国古代的雕刻,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今石刻技术还在发挥它的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