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核心领域收入超万亿元  跨界融合重塑消费新动能

全市文化核心领域收入超万亿元 跨界融合重塑消费新动能

转眼间,2020年已来到尾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首过去一年的文化产业,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脚步,部分细分领域甚至一度出现停滞。随着后续复工复产的工作持续进行,转线上、谋跨界、耕内核,成为文化产业提速恢复至先前状态,并为今后开辟出更大空间的有力武器。在此背景下,12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正式举办,与会专家纷纷对文化产业后期如何重塑新生力量、促进文化消费建言献策。且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经历过难忘的2020年之后,在新年即将开局之际,跨界融合必将成为文化产业激活新动能的原动力。

现场拍摄

产业转型 利好政策接连释放

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愈发受到各方关注。但由于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文化产业被迫从此前的状态中走出,提速产业转型,以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对此,政府层面也接连发布利好政策,引导着文化产业走出谜局。

就在一个星期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刚刚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且到2025年,要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持续涌现,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不可否认的是,向数字化转型破局,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在演出领域,自今年2月开始,一系列演唱会、话剧、交响音乐会、戏曲表演,纷纷从传统舞台登“云”亮相,这在保证演出院团及剧院持续拥有表演空间的同时,也满足众多观众的观演需求。以国家大剧院为例,该剧院推出的“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系列线上演出,已实现截至11月14日在线总点击量累计超10亿次。

而在出版领域,众多实体书店则借助正如日中天的直播带货,通过屏幕向读者销售店内图书,同时举办各种各样的抽奖、线上读书会等活动。同时,北京等地区的实体书店还走上了外卖平台,读者只需下单后等待约30分钟,购买的图书便会直接送至手中。

在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看来,此次疫情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危难的同时,也恰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人们注意到数字经济已经占到了我国GDP的38%,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67%。疫情让数字化的脚步加快了八年,而接下来,无论传统也好还是创新也罢,二者的发展一定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应该去谋求一种双轨生存之道。”

市场扩容 人均文化消费稳增

尽管今年特殊时期的出现,令文化产业发展的脚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滞缓,但从消费层面来看,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仍处于稳步增加的状态,这也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基石与动力。

在北京市场,据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已超万亿元,且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4311元,同比增长达7.8%,创造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大增速,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72%。而文化消费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一系列数据证明了北京文化产业正处于提质发展的过程中,并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影视行业的复工情况便能看出人们的市场需求。”影视制片人张玥表示,不论是在影视行业刚刚复工30%的上座率限制的情况下,还是国庆档突飞猛进的潮流,均可以发现观众是没有放弃影视的,而且截至10月,全国累计票房已经达到129.5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反而是逐步拓展,令从业者将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从做内容的角度来看,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有用户思维,我考虑我的内容出来以后,用户是谁?卖给谁?或者说如何让对它感兴趣的人看到?这是我们讲的用户画像,这个尤为重要。”明白音乐娱乐集团创始人兼CEO王毅如是说。

与此同时,各类以新题材、新形式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夺取人们的注意力。在业内人士看来,过于守旧只会固步自封,而创新才能找到更多尚未发现的潜在空间。

融合发展 联动效应加速发酵

随着融合发展的势头愈发火热,延展IP、拓展多元化收入也成为不少公司的布局领域。且近段时间以来,影视、游戏、音乐、演出等多个领域也逐步掀起了一阵IP全产业链热。

在魔瞳影业联合创始人徐梦看来,“其实很多年前我们都提过比如多元化收入、IP的全产业链等,可有的却是直到当下这个巨大困境扑头盖脸地到你面前,很多人才真的开始考虑这件事情。全产业链的发展,它不是一句口号,每一个IP的延伸也都需要内容重新思考它做产品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延伸相关业务的同时,资金与融资也是文化从业者有所顾忌的领域,并对今年文化产业受到冲击是否会影响到后续融资而产生担忧。

在新元文智创始人刘德良看来,文化产业会不会迎来新的资本投资热潮?什么时间、会不会迎来新的投资的高潮和热潮?回答这个问题要看技术变革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分发影响效果大小,文化消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消费场景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如何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方面。

但文化产业借助技术力量实现拓展的方向,已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接下来,技术型企业将掌握更大市场空间。”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对此表示,科技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应该说是巨大的、具备引领性的,将来技术主导型的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是最有增长潜力的。且人们一直强调高质量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落后技术、落后观念,新的业态在技术支撑的情况下逐渐产生或发扬光大,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