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的功臣——昭陵六骏
大唐盛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大唐天子李世民携同将士们南征北战,杀伐无数的骁勇与智慧的必然产物。
历史的滚滚车轮已经碾压过去千余年,而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陪葬陵,唐昭陵前曾有的浮雕陪葬品——昭陵六骏,却留给后人们宝贵的文物资源。
“昭陵六骏”是指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开国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六匹战马。它们的名字分别是:特勒骠(biao)、青骓(zhui)、白蹄乌、什(shi)伐赤、飒露紫和拳毛騧(gua)。相传为当时工艺家阎立德、画家阎立本所作。唐昭陵六骏石刻采用高浮雕手法,六骏每件宽约204厘米,高约172厘米,厚约40厘米,均为青石质地。每屏上方一角原刻有由欧阳询书丹的唐太宗亲题赞语,现已风化不存。
真迹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精美的昭陵六骏,是强大帝国的见证!分享一下昭陵六骏的精美浮雕,让大唐盛世的辉煌永记。
“特勤骠”是唐武德二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世民消灭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县境)的刘武周势力,收复河东失地时,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等作战时的坐骑,载着李世民屡屡立功,最终平定了宋金刚的势力。后来李世民把它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六匹爱马的刻像中的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白喙微黑色。
——特勒骠
——特勒骠介绍
“青骓(zhui)”为一匹苍白杂色骏马。据岑仲勉、葛承雍等先生考证,有可能是来自西方“大秦”国的骏马,“青骓”之“青”不是泛指一种颜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在汉语中音写为 “秦”,“秦”、“青”同音,故称之。骓 zhuī 形声。字从马,从隹,隹亦声。“隹”意为“(鸟头)尖锐”,引申为“金字塔尖”、“顶级”。“马”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顶级宝马”。
——青骓
——青骓介绍
白蹄乌,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为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据《全唐文》(卷l0)收录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记载,骏与“白蹄乌”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
——白蹄乌浮雕
——白蹄乌介绍
什伐赤,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为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
“什伐赤”是一匹纯赤色骏马,排列于祭坛东侧末位。关于 “什伐赤”的名称,日本学者原田淑人认为:“什伐”或译作“叱拨”,是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即汉语“马”的意思。
——什伐赤
——什伐赤介绍
“飒露紫”,唐太宗亲自取名,是他从征后的第一匹战骑。“飒露”一词源于突厥语“沙钵略”的谐音,汉译为“勇健者”;“紫”,古代骏马的泛称为“紫燕”,当然也传说太宗这匹战马是紫骝色或深红色的。所以,“飒露紫”也就是“紫色勇士”的意思。通过这匹宝马的取名、颜色及浮雕形象上的特征等信息,我们可以破解它的身世密码:它是一匹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
历史也会给人们一个阴晦的幽默,一千多年前,叱诧风云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毕生巧取豪夺,一统江山都是李家的,雄伟的昭陵举世无双,昭示自己赫赫战功的“昭陵六骏”会在后世出现远在他乡的厄运。
时间到了1914年,米国人毕士博勾结国内不法文物商人卢芹斋,可憎的卢芹斋把昭陵六骏打为碎块,企图倒运他国,就在将“飒露紫”“拳毛騧”盗运出国,以12.5万$的价钱卖给米国鬼子,为了钱,不顾祖宗尊严,不恋自己的颜面,就是这样的无良汉奸。
贪得无厌的卢芹斋与米国鬼子的卑劣行径被英勇的礼泉人民发觉,后四尊碎块浮雕才被截回,至今唐太宗昭陵六骏天各一方,令国人唏嘘。
现藏于米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飒露紫”是六骏之中惟一旁伴人像的,也是故事最传奇,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
——飒露紫
——飒露紫介绍
昭陵六骏之一的“拳毛騧(gua)”马黑嘴头,周身旋毛呈黄色,原名“洛仁騧”,是代州刺史许洛仁在虎牢关(汜水关)前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故曾以许洛仁的名字作马名。后人或因马周身旋毛卷曲,又称“拳毛騧”。与“飒露紫”一起被米国文化间谍盗走。
——拳毛騧
——拳毛騧介绍——拳毛騧介绍
米国文化间谍的可恶,国内汉奸的卖祖求财,都是抹不去的万恶的罪孽。
——咸阳市“古渡遗址博物馆”
每次回家,来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附近游览,看到做碎块状的昭陵六骏浮雕,内心总有一种莫名其状的感慨!
昭陵六骏,大唐帝国的记忆,飒露紫/拳毛騧又是耻辱的阴影,也祈福天各一方的大唐盛世六弟兄尽早团聚,我们值得保存的各种记忆,也让他留存网络。
这些是仿制品浮雕及碑文介绍,屹立在咸阳市古渡遗址博物馆东侧,在咸阳就可以欣赏,以上照片均拍摄于此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