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说明治维新留下封建残余,到底是什么残余?这次运动可见一斑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课本说明治维新留下封建残余,到底是什么残余?这次运动可见一斑

大正时代的东京

大正时代的东京

20世纪的亚洲觉醒,中学课本上一般只提中国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但一般都认同亚洲觉醒是指亚洲人民的民主民族意识觉醒了,反帝反封,这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如果按此逻辑,很明显今天文史君要说的大正政变,也可归入亚洲觉醒这一行列。而历史课本上所说的明治维新留下大量封建残余,到底是什么样的残余?在这次政变的前前后后也可以体现出来。

一、立宪日本的弊端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后确立了藩阀体系,萨长垄断政权。随着70、80年代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生,日本政府被迫让步,开始设立宪法、政党和责任内阁。但是1889年颁布的帝国宪法让资产阶级大失所望,马克思曾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大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宪法现场

颁布宪法现场

立宪后的日本,天皇神圣不可侵犯,首相对天皇负责,首相的选举要经过元老推荐、天皇同意,首相的内阁无力对军部指手画脚,平民选出的众议院立法要经过上级机构贵族院同意,贵族院议员由天皇亲封的有特殊巨大贡献的元勋和纳税额特别巨大的大财阀组成。

萨长藩阀在确立立宪体制后,也开始组建御用政党来继续维持萨长独裁。如前所述,此时日本的宪政有巨大弊端,想当首相,选举成功了还不行,必须得经过元老推荐,明治元老当时一共7个,后来追加了西园寺公望和桂太郎,这9个全是萨长出身,萨长就是凭此特权事实上依旧垄断着最高权力。

日本元老会议

日本元老会议

可以看到,自1889年确立宪政以来,除1898年6月30日,肥前的大隈重信当了不到100天的首相外,其余的首相依旧非长即萨。到了明治后期,萨长元老更是玩起了高技术,通过寻找同派系的代理人,自己隐居幕后,让自己的小弟去当首相,以此转移人民视线,实际自己依旧操控着政权。

二、长州内讧

虽说大范围上是萨长对立,但是萨长两大派内部也存在因政见而产生的小派系。最著名的就是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之争。

外务上,伊藤比较奸猾,更主张用较为柔性方式侵略他国;山县则是死硬军国主义分子,更偏向暴力屠杀。

山县有朋

山县有朋

内政上,拿宪政来说,伊藤早在80年代左右就看出了发展政党政治是必然结果,1882年筹谋了明治政府第一个御用喉舌政党——立宪帝政党,伊藤更在1900年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政友会;山县则顽固地秉持军国主义思想,坚决不愿投身,或者说不愿和资产阶级政党沾边,他始终没有组建过政党。

这二人实际代表了长州内部两种看法和思想,长州也就分裂为:以伊藤为代表,以留学欧美或大量接触过欧美思想的学者、官僚、政客为主要支持力量,主张用政党势力装扮自己的文治派;和以山县为代表,以陆军为主要支持力量,主张死握军权、维持藩阀统治的武断派。

日本高官(萨长)会议

日本高官(萨长)会议

三、桂园时代

1900年9月,伊藤组建了政友会,当年10月他当选首相,次年5月他将位子让给得意弟子、贵族出身的西园寺公望,开启了幕后政治。

山县的得意弟子就是陆军出身的桂太郎,桂太郎可是把山县的话当爸爸一样听从,山县一生不参加政党,桂太郎最开始也坚持以军人身份参政,在山县爸爸(山县是“皇军之父”)的包装下,桂太郎成了日本陆军新秀。1901年6月,在山县一手策划下,桂太郎推翻了西园寺政权,当上了首相,桂政权受到日本陆军的全力支持。如此日本开启了桂园时代。

西园寺公望

西园寺公望

接下来的日本政局就成了以桂/园为台前,伊/山思想频繁的交锋。1906年1月,西园寺通过选举搞倒了桂;1908年7月,桂又借“赤旗事件”搞倒了西园寺;1911年8月,西园寺又用选举搞倒了桂。至1912年12月,日本陆军借口扩军问题,西园寺的陆相直接向天皇辞职,而军部不再推荐新陆相人选,如此西园寺倒阁。当月21日,桂再次上台。

其实所谓1912年的扩军之争,仍是伊山思想的交锋,虽然伊藤已死,但其思想被西园寺全盘继承,西园寺针对明治晚年以来的经济问题有所警戒,拿外债来说,1904年欠外债2200万英镑,但到了1910年,日本仍有1100万英镑和45000万法郎的欠款。因为战争欠额巨大可以理解,但是到了和平时代,居然和战争欠款不相上下!这就让西园寺等文治派感到忧心。

桂太郎

桂太郎

而桂太郎等陆军人员不顾国家情况,依旧秉持军国主义需求,1907年,日本海陆军联合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要求海战对美,陆战对俄,为此就需要庞大的军费。西园寺始终拒绝将这项开支照单全收,这是军方对西园寺不满的原因之一。

四、大正政变

1912年12月21日,西园寺倒阁,桂太郎一上台就决定践行扩军计划,消息传出,日本群情激愤,因为日本人民被桂太郎等藩阀、军阀压制太久,因扩军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也让日本人苦不堪言,加上西园寺内阁以政党、宪政、民主、民生装扮自己,日本人民被其蛊惑,所以认为西园寺内阁的倒台就是日本宪政发展的失败。

大正时代

大正时代

12月13日,在律师和记者等日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东京组建了宪政振兴会,19日成功发起了第一次宪政拥护大会,其宣言大意就是:现在藩阀独裁已经到了极点,宪政失败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拥护宪政。这些资产阶级发动的护宪运动,让西园寺看到了巨大的机会,随即西园寺的政友会加入运动,成了护宪运动的核心势力。

从12月27日开始到次年2月5日,宪政拥护大会开始向全国发展,其中,1月19日,政友会的犬养毅鼓动通过了“打到藩阀”决议,这是护宪运动第一次明确以何种手段来维护宪政,也是第一次把桂太郎当成打击对象。

犬养毅

犬养毅

强大的民势让桂太郎也感到政权危机,为了继续维持军阀统治,桂太郎被迫放弃自己的信仰,1月20日组建了新党。本想以政党装扮政权的桂,无疑此地无银三百两,人民根本不买账。2月5日,经过2个多月的地方酝酿,民间政党开始联合发难,当天众议院在西园寺的政友会主导下,联合国民党(日本的,和中国的国民党没有任何关系)提出了对桂首相不信任案,其他小党依声拥护。8日,桂太郎威胁西园寺撤回提案,西园寺拒绝。桂又考虑以解散议会做对抗。此言流出,10日,愤怒的东京人民6000人包围了议会,大有民主革命的趋向,桂无奈只得辞职。此之谓大正政变

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

文史君说

桂太郎的辞职,一度使西园寺狂喜,毕竟按照惯例,首相就该轮到西园寺了,可是军方愤怒于西园寺拒不增加军费,所以全力支持海军大将、萨摩出身的山本权兵卫。大正政变反而结束了桂园时代,桂太郎和西园寺此后再也没当过首相。山本虽然也是藩阀军队出身,但他上台有一个巨大前提——他得到了政党的支持。如前所述,西园寺得不到军方支持只得放弃组阁,他随即提出只要继任的内阁废除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自己的政党可以支持继任的内阁,不给新内阁添堵,此举得到了军方认同。随即西园寺政党退出护宪运动,护宪运动解体。护宪运动虽然结束,但这次运动使得政党、宪政观念深入人心,受护宪运动余波影响,1918年的原敬内阁,除了海陆外三部大臣是非政党人士外,其他内阁大臣全是政友会成员,已经有了严重的政党色彩,开启了日本政党内阁先声。如此大正政变可算亚洲觉醒之一部分。而这次政变的前前后后也可以看出,日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相比西方国家,他们的改革确实很不彻底,藩阀影响非常深远,这也是所谓封建残余的一部分。

山本权兵卫

山本权兵卫

参考文献

今井清一:《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2005年。

王健:《试析大正政变的历史地位》,《外国问题研究》1994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