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冢歌剧团上映,濑奈纯饰演的大海人皇子
大家知道明有靖难,是叔反侄,夺权的叔叔朱棣开创了一番盛世。无独有偶,日本古代也上演了一出靖难之役——壬申之乱,叔叔大海人逼死了侄子大友帝,大海人登基称天皇,大友帝的地位得不到承认,成了僭越的伪帝,直到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才追封大友帝为弘文天皇。抛开叔侄争权不管,天武的即位开创了日本的一番盛世,促进了日本封建化和大化改新的升华。这样来看,日本靖难之役的积极意义可谓远大。
当时日本首都的城门旧址
一、大化改新步入困境
时间先定格到668年,这年是中大兄皇子登基,称“天智天皇”。天智即位前,将早已进行的大化改新进行调整,颁布了“甲子之诏”,大致就是:1、废冠位十二阶,改为官位二十六阶。2、重新划定公私人口,定民部(即领班田的公民,是自由民)、家部(私民,即奴隶),这条意味着承认皇族贵族的私田。3、仿大唐律令编写《近江令》。
天智天皇
如果仅看这三条,并没什么反动,但天智却恰恰提出了让保守势力最为兴奋的一点,即定氏上。
从字面来看,定氏上就是给大臣们赐姓氏,比如姓朝臣、真人、连、伴等等。但是这可不是一般的赐姓,这些姓和政治地位连在一起,是贵族才能有的特权。天皇按当时各贵族权势的不同,赐给他们不同等级的姓,此后这个姓就成了一个人出生后的标签,不论才能多大,只能在姓规定的区间内任职。打个简单的比方,姓朝臣的人,可以任职最高的太政大臣,而如果你姓真人,你最高只能当八部的卿,不能当宰相级别的官。
当时的日本贵族
二、天智和大海人的矛盾
天智之弟大海人皇子,是天智大化改新的左右手,664年就是这个大海人代表天智发布了“甲子之诏”。668年天智即位当年,就立大海人为皇太弟,准备让他接班。但和天智不同,大海人年轻热血,对改革十分积极,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对天智天皇的后退措施十分不满。
濑奈纯在歌剧中扮演的大海人
669年,改革的中流砥柱中臣镰足去世。中臣镰足是天智和大海人之间的缓冲阀,他的意外去世,使得二人矛盾直线上升。不久围绕着改新继续与否,二人爆发了严重的冲突。天智为了钳制大海人,不惜破格任用守旧派苏我赤兄、局势比登、金连等人,让他们位极人臣。天智还将自己的亲儿子大友皇子任命为太政大臣。按理来说,此职一般由储君兼任,此职的意义类似于中国皇帝让谁代替自己祭天,谁十有八九就肯定是继承人了。大友皇子的上台,给了大海人不小的压力。
中臣镰足
随着天智日渐衰老,思想保守性更加明显。《人物日本历史》说天智晚年怠政倦政,“游览是好”“酒酣极欢”。大海人对天智的不思进取十分不满,加上自己被天智处处压制,大海人竟然在宴会上借着酒劲亮出凶器,以长枪贯穿地盘表示愤怒。虽然事态被平息,但二人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
三、天智晚年风波
经过宴会长枪穿地事件,天智已经决心让自己的儿子大友即位,只是因为大海人受到革新派的支持,自己没有下手的机会,所以就隐忍不发。
到了天智死前的671年10月,天智将大海人召至床前,两边埋伏下了刀斧手,故意问他说:自己要死了,希望大海人主持大局。日本史书说大海人“聪慧”,他又有这么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一眼就看出了天智的目的,连忙说大友皇子如何如何好,自己已患重疾,希望出家为僧,迁居吉野乡下。天智同意,并当场放过了大海人。
日本吉野寺庙
这年10月19日,大海人离开京城,守旧派、大友皇子阵营的核心人物苏我赤兄痛心疾首地说:“虎著翼放之。”当月23日,天智召集大友皇子和众大臣,众大臣歃血为盟,表示同心协力辅佐幼主。12月2日,天智死了,5日大友继位。
四、日版靖难
大友继位后,听从了苏我赤兄的建议,征集近畿地区的士兵,准备袭杀吉野的大海人,永绝后患。但大海人在京中耳目众多,提前得到了消息。672年6月,大海人摆脱朝廷监视者的视线,连夜奔逃至关东地区,先取得了美浓国土豪的谅解,美浓国诸土豪于是宣布加入大海人阵营。
6月22日,美浓国国司受大海人之命,占领了入京重镇不破关。此关为日本三大关之一,易守难攻,此关的占有使得大海人军队可以自由出入近江国(大友朝廷所在地)。6月24日,短短3天,大海人又席卷东国诸势力,东国全面效忠大海人。
6月下旬,近江的大友朝廷“群臣悉愕”,才感到大事不妙,仓促发兵攻击不破关,但却失败了。随后的7月初,大海人宣布“靖难”,要清君侧,清理苏我赤兄等人。7月22日,大海人军队的兵锋直指近江京城,“京内并以骚动”。
大友帝背水一战,兵发瀬田,双方对战,一时间“旗帜蔽野,尘埃连天”。大海人可是诛杀苏我家出身,战斗力不低;而大友帝是个十足的文人,爱中华礼乐文化,文化素养极高,和建文帝有一拼,这结果可想而知,大友帝最终“走无所匿”自杀而死。
当时的日本军队
五、天武之治
至673年2月27日,大海人在群臣反复请求中上岗即位,称天武天皇,他的即位对日本封建化的进程有重大影响。天武即位后进行了三年大清洗,将守旧派(也是大友派)全部踢出朝堂。
676年,位子坐稳的天武将大化改新进一步升华,开始对皇族贵族的私田动手。规定无论山田沼泽一律划归国有,诸王封地东西相易,并借口诸王不积极执行,剥夺了一大批封地。680年规定有封地者三十年一易。这么一搞,诸王封地名为封地实为俸禄,赏罚予夺全凭天皇的意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解决了最为棘手的土地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日本国家封建化进程得到巨大发展,日本封建生产力水平也空前发展,史称“天武之治”。
日本朝堂的贵族们
文史君说
土地问题解决后,旧贵族失去了经济基础,天武朝廷得以兴人才,但要注意,这里的人才是指寒门地主,而非一般百姓。如前所述,氏上制度的束缚,使日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现在天武开始“选捡其才能”,有能者上,无能者退,690年还出台了《考仕令》,规定了各级别官员的评价标准。此外,天武朝在实行律令上也不遗余力,天武朝新编了《飞鸟净御原令》,此令是《养老令》《大宝令》的原型,我们中国的陈寅恪先生在写《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时,就是以二令为参考补充的唐律令资料的不足。总之一句话,正是天武的一场“靖难”,使得日本在封建化的道路上提速前进,所以说天武对日本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邢宁:《略论天武天皇》,《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李卓:《日本古代贵族刍议》,《古代文明》2012年第3期。
章林:《古代日本皇亲政治的形成及其特点》,《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