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日本民众奥运心态之变与全球化重构

环球时报
2021-03-16 02:24 来自北京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系列改变,2020年东京奥运会被迫推迟至今年7月举办,无疑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随着会期的临近,日本民众对奥运的态度也逐渐清晰起来。日本《读卖新闻》不久前报道,该社于近日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有77%的日本受访者反对外国观众入境日本观看东京奥运会。据报道,该调查通过电话形式进行,有效回答人数为1066人。民调的样本数量虽然不大但足以说明,多数日本民众优先考虑的是生命安全而非奥运狂欢。这篇报道称,日本政府已基本确定即将举行的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拒绝接待海外普通观众。

如果考察疫情对全球范围民众心态的影响的话,日本就是一个现实例子。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尚未消退之际,这个态度与其说是理性的选择,倒不如说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是疫情赋予的焦虑和不安持续折磨之下的不假思索。坦率地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这个问题如果在另外一个国家民众那里,反对的声音肯定也会有。任何脱离现实条件的浪漫主义想法,都逃不过“活着还是死去”的灵魂拷问。因此,对于日本民众这一集体性拒绝态度应予以充分理解,不宜作过度解读或情绪化反应。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方面,日本政府和民众做出了一年多的努力,但是民众对政府抗疫成绩的满意度并不令人乐观。严格管控外国人入境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各国防控疫情的一个重要手段。据《日经新闻》不久前报道,日本政府将继续维持对外国人入境的严格措施。其实,去年年底以来,日本政府已经原则上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根据近日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日本政府等五方会谈后达成的共识,是否允许国外观众入境日本观看奥运会的问题,将在3月底做出决定,但不论日本媒体还是分析人士都普遍认为,最后的答案肯定是“拒绝”。不管结果如何,基于疫情风险的适应性调整恐怕不可避免。这意味着,疫情不仅已经改变了奥运的会期,还有可能进一步改变观看奥运的方式。奥运会曾经在历史上受到意识形态、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过重要的改变,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可能因新冠疫情展现出不同于大家熟悉的特殊样态,由此也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天有不测风云”,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这种不确定性也处于加速发展的态势,赋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风险意识。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不会终止,依然会在民族国家边界意识强化的条件下继续深入,但却开启了一个重构的历史进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既有全球化框架部分内容的改变,也有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关于安全和风险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新冠疫情这个全球性问题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后果是,原来习以为常的规则和习惯,都可能与安全因素相联系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安全优先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来说将成为广泛共识。

安全问题被提升到如此高的地位,从根本上不能不说是拜资本所赐。资本在成就全球化的同时也造就了反全球化的力量,最终让自己面对和解决利润空间遭受抑制的难题,这是资本逻辑的悖论。围绕奥运,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诉求。地方政府看到的是利用这一全球赛事盘活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体育爱好者们期待的是燃烧的激情和不夜的狂欢。奥运空间自然少不了资本的身影。随着现代奥运商业化程度的逐步提升,资本已经渗透于奥运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并作出精准的算计。全球民众的狂欢之际,也是资本冷静忙碌之时。东京奥运如何具体操办,也是一个令国际商业巨头和媒介巨头牵肠挂肚的重大问题。可以设想,一旦控制本土观众入场数量,减少的不仅是现场热度,更包含资本的利润空间,而通过电视等不同媒介观看奥运的观众数量及其构成,也将从侧面显示出利润在不同资本巨头之间的分配状况。从这个意义上,日本民众的拒绝或许也展现出抗拒资本的意义。

日本民众对奥运如何开法的表态,既是观察经济全球化未来走向的一个窗口,也是反思奥运精神的一个契机,这是《读卖新闻》的民调衍生出的价值。既然奥林匹克主义的目标是让体育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致力于促进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社会,那么,如果没有安全作为前提,体育之于人类和谐发展的意义就不可能实现;既然奥运会崇尚和展现是一种人的力量的自然表达,那么,在新冠疫情期间及疫情之后对奥运精神的遵循,或许也是全球化重构的一个具体表现。(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