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训属于人类,我们并不在它的外部

日本的教训属于人类,我们并不在它的外部

近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该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和讨论。央视网报道称,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十年过去了,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的福岛核泄漏至今仍在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大地震后,学者孙歌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她近距离观察了核电站与核事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且了解到一个基本事实:对于核电开发的投资和对于核废料处理的投资的严重不均衡,使得核电站即使在正常运转的时候也是一个没有修建厕所的高级公寓;所以,对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以“稀释”的方式悄悄地把放射性物质重新送回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中。

而核电背后,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对于能源无限增长的需求。在今天推送的这篇名为《东京停电》的文章中,孙歌提出,以“文明”之名建构起来的一种反自然、大量耗电的现代生活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合理性?是否需要努力打造一种社会共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消费与节减的关系?人类又如何从灾难中得到反思?

东 京 停 电

文/孙歌

日本突然发生的这场9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大概是近几年来继汶川地震之后最残酷的一次灾难。它发生在日本的东部,却影响着整个地球:它不仅挪移了日本和朝鲜半岛,也加快了地球的转动速度。

地球的运转速度在加快,历史似乎也在提速。地震发生后的第八天,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等六个国家把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维和决议变成了一场空袭。在最短的时间内,世界浓缩地推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尖锐的矛盾:人与自然、人类与资源、国家利益、强权政治与人类正义……正是在这个灾难性的瞬间,我们在关注自然的巨大能量如何瞬间摧毁人类家园的时刻,也看到了人类生存模式本身所面对的真实危机。

日本思想家竹内好的女儿、住在千叶县的裕子女士,给我发来报平安的邮件,同时告诉我,战后出生的她一直过着从容的生活,即使有什么不顺利乃至困窘,也从来没有意识到“生存”是一个问题。但是,这次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紧张,却使她经历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生存危机。停电!停水!那些曾经如此自然地被人们享用的资源,只有在今天,只有在这个灾难性的时刻,才被真正意识到,它们作为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11地震发生后, 街道满布瓦砾,电力尚未恢复,带来光明的只有通行中的车辆灯光

裕子女士告诉我,千叶停电期间,她每天只能使用五个小时的电力。在其余的时刻,她必须接受停电的事实。千叶距离东京并不遥远,在东京的几位友人也纷纷通过邮件告诉我,他们都在准备适应这个新的生活节拍,练习在停电状态下生活和工作。

我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停电这个事实的后果。我知道它意味着依靠电力进行生产的制造业将要蒙受损失,而且也跟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存方式息息相关。对于依然习惯于依赖电力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来说,停电的不便几乎与突然失去呼吸一样是无法想象的,因为电力的存在几乎从未被意识到。设想我们生活中的停电状态吧——电脑不能使用,对于我们这些早已失去了纸笔写作习惯的人而言,它所带来的焦虑将多么严重;那些会因为停电而功亏一篑的科学实验,更无法承受设备停机、恒温箱断电的损失;电视、广播不能收看和收听,通信受到严重影响,必要的信息将难以及时获取;电梯停运,照明停止,各种公共场所的营业将受到巨大的影响,以电力为能源的交通也将瘫痪……

在最初的海啸画面带来的震撼定格之后,我开始思考这次灾难的核心问题。核泄漏与核辐射?人类抗御自然力量对核电站的摧毁的技术极限?日本平民在灾难面前显示的秩序感?一些日本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勇气和奉献精神?中国网民展开的对比中日民众素质的讨论?救灾过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的瞒报问题?抑或中国网民在面对这场灾难时表现出的人道态度?

的确,这些在媒体上不断被谈论的热点都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对我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却是不那么显眼甚至没有被正面意识到的“东京停电”。

灯火通明的东京塔(图源:视觉中国)

东京停电,意味着这个不夜城将使夜晚以它原初的形态呈现。一片黑暗中的东京是什么样子,我无法想象。这意味着习惯了夜生活的东京人到了晚上将不得不待在家里,意味着以此为业的那些行业将不得不停业,也意味着待在家里的东京人不得不另找途径打发他们已然习惯于依靠电力使用的时间。东京停电,意味着这个白天高速运转的城市不得不放慢它的节奏,人们必须习惯于骑自行车和走路,习惯于在上下班高峰时期更加耐心地排长队等候电车和地铁。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定格的行为模式,例如登上自动扶梯上下车站的楼梯、在空调中享受适宜的温度,都将在电力使用被压低到最低限度的。至于停电给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那是无须赘言的。

对于日本乃至世界而言,东京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附着了太多的象征性意义,以至于它不堪重负。除去它作为日本的政治中心这一不言而喻的事实,东京还象征着很多意涵。东京是落后的东亚岛国跻身于世界列强的符号,在二战中遭受了东京大空袭之后,战败的日本人在一片废墟上依靠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建起了这个现代化的大都会,它代表着日本成为一个与其国土面积并不相称的经济大国;东京是日本人憧憬的现代生活方式的符号,它繁忙的生活节奏、时髦的消费模式、注重细节的享乐感觉,一直使日本全国的年轻人向往着在这个城市中自我实现从而不断“东漂”;东京也是东亚虚拟经济的中心,东京股市的跌涨起落影响着世界股市,据说银座四丁目的交叉路口还是世界上最贵的地皮;东京也是日本的现代思想、文化、科技中心,这里聚集着大批日本的精英,他们影响着日本社会的选择与思考,也打造着日本人的生活态度……

因此,东京停电,不可能是一件小事情。它远远严重于停电这个事实本身,它意味着这个符号将要面对尖锐的考验。

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说东京电力公司在宣布定时停电之后迟迟不在东京核心区域实行这一政策,因此首都圈县市停电之后,都内核心地带二十三区依然保持基本供电。或许我所设想的上述这一切在东京都内并不会真的发生,或许它即使部分地发生了也仅仅如同台风一样是一过性的不便。我没有兴趣向东京的友人确认这些事实,因为有一个更基本的事实是不必确认的:我相信日本人和世界上的人们,都会认为停电仅仅是对于生活常态的干扰,人们有足够的耐心坚持,等待着恢复常态生活。

听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在讨论用更安全的发电方式取代核发电,也听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都在各自检查自己的核电设施;人类可以找到各种方式继续制造与消耗能源,不仅东京,世界上的所有城市都不会因为这次巨大的创伤而改变它们的面貌——这一点,似乎也不必确认。

当地震和海啸夺走至少九千多条鲜活的生命(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还有一万多人下落不明的时候,人们关注的中心却不得不转移到福岛核电站的安危上面。一批勇敢的日本工程师坚守在核辐射的现场,为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再重演,他们以献身的精神试图抑制事态的恶化。每天早上起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调到国际频道,关注最新动态。从有限的信息当中,我看到有关福岛核电站的内容已经挤满了整个日本大地震报道的前台,而地震和海啸还有那些灾民的安置,则暂时淡化为背景。

等待着核污染警报的解除,等待着回归以往的生活常态。已有媒体和朋友在讨论日本的将来:这一切灾难过去之后,生活会回到从前的轨道,一切将重新开始。当然,也有一些人开始质疑核发电的合理性。

我依稀感觉到,似乎还缺少一些话题。

海啸后的福岛核电站

地震的时候,我刚刚从台湾返回北京。在宝岛客座执教半年,台湾人的热情和生活的惬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中产阶级的生活似乎比我们现代化,台湾社会也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社会形态。不过,在这两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似乎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所客居的大学招待所是一个极为摩登的建筑,它本身就构成了大学中的一个景点。不过入住之后不久,我就感受到了这所建筑“现代化的不便”:房间通风不便因此必须依赖空调,厨房全部使用电器,微波炉与电磁炉是烹调的全部工具。好心的台湾友人为我搬来普通电炉,劝我尽量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至于洗衣,偌大的没有阳台的宿舍并没有提供晒衣台,用地下室的洗衣机洗衣之后只能在烘干机中烘干,或者在房间中利用空调或抽湿机吹干;大晴天想要晾晒被子,就只能厚着脸皮在宿舍内部天井的栏杆上晾晒,尽管油漆早已剥落的栏杆上贴着“注意油漆”的含蓄警示。在潮湿的北台湾,晾晒衣物比在北京时更重要,而这个宿舍却禁止晾晒。

我观察过一些台湾的建筑。那些传统建筑中的居民仍然保留着暴露晒衣的习惯,有些人甚至会把衣物晾晒到电车轨道附近。但是那些现代化的高层公寓却很少提供这样的可能,人们缺少晾晒的条件,甚至连被子发潮都要送到干洗店烘干。

问题还不止于此。这种违反自然、大量耗电的方式,似乎被一些台湾人认定为“文明”。记得有个大晴天我用晒衣架把自己的衣物晾在天井里去湿气,一向容忍我此类行为的管理员赔着小心跟我说,下午有一批外宾入住,在天井里晾晒有碍观瞻。姑且不论这个不提供阳台的宿舍是生活场所而且我晾晒的又仅仅是外衣;我觉得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要坚持晾晒衣服有碍观瞻的价值判断?我不敢无端地推测这种“文明观”是否来自大量留美学人带回台湾的美国生活模式,也无从判断那些在铁道边晾衣服的百姓有朝一日住进现代化公寓时,是否也愿意“文明”,但是我可以判断的是,台湾人如此消耗电力,使他们不得不依赖持续的和大量的电力生产,而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得缺少水力发电条件的台湾不得不也选择核发电。

台湾核二电厂2号机组(图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和台湾的朋友一起到台湾岛南端的垦丁旅游时,我被美丽的海湾和明媚的阳光吸引,举起相机时却发现不远处那群煞风景的建筑实在破坏构图。台湾朋友告诉我,那是核电站。我看着电视中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报道,不知为何突然牵挂起了垦丁。

台湾社会早就存在抵制修水库和抵制核电站的社会运动。据说核发电在台湾的发电方式中占16%。这些运动基本是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作为对抗的目标,似乎并不涉及民众的生活方式本身。我也结识了一些为了节约能源而试图改变生活方式的台湾人,从建筑师到艺术家,他们都试图利用最少的资源和最简捷的方式来解决生存的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生活态度很难社会化。可以说在今天,自然的生活状态只能存在于贫困阶层,他们鲜少利用现代化的非自然生活工具,仅仅是由于贫穷。在连自然也在逐渐商品化的现代消费社会,有可能让生活回到曾经的那种不太方便却对环境有利的状态吗?只要看看媒体广告宣传商品的方式就可以明白,这是一个很难有肯定答案的问题。但是,假如我们如此接受非自然的“现代化生活”并赋予它以“文明”的正面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生产才能满足我们不知餍足的生活需求?

东京,反对核电站的抗议者们(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地震海啸发生了,核泄漏发生了,为了争夺能源与国际政治霸权而无视联合国决议的利比亚空袭发生了。正在加速的历史把一个紧迫的课题推到人类面前:过度消费能源的生活模式是否适合人类的可持续生存,这已经不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关乎当下的生存课题。如果人们关注日本的核发电背后是否还有核武器的阴影,那么,一个更紧迫的课题或许是,在这个日益保守化并且与真实存在的国际政治霸权保持着共谋关系的世界上,包括反对核武器在内的和平运动,必须与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

如今现代战争与资源掠夺的关系,比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露骨,而现代发达国家的民众对于国际公平正义的问题,却显示了惊人的冷漠与自私。无论表面上的借口如何冠冕堂皇,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当发达国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供应大量消费的时候,选举政治就会通过国民的“民意”支持一场以民主为名的对外战争。美国社会已经一再重复了这个模式,这是有目共睹的。而美国社会内部反战势力的艰难困境,也正在于它必须不断与这种潜在的社会模式相抗衡。

或许有些已经形成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尤其是大众社会的消费模式。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缩水”,却并未危及美国打造的高消费生活模式。拉动消费是社会发展的“硬道理”,对于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这是一个无可逃避的宿命。但是,如何消费、消费什么,仍然是需要讨论和甄别的。什么是过度消费?什么是国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消费?怎样的国民经济增长真正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笼统地讨论消费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危机,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思路。如果节减的生活仅仅被视为贫穷的代名词,那么,过度消费将势在必行。是否需要努力打造一种社会共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消费与节减的关系?

日本海啸时被冲走的房屋(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在地震发生几天之后,埼玉县一位著名的在日韩人社会活动家转发给我一封来自韩国三十四个市民团体致日本社会的联合声明。这是一封慰问信,表示了韩国社会对日本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中的日本民众最深切的关怀。同时,这也是一封警示信,它提醒日本社会,在巨大的灾难来临时,日本社会必须平等地对待它的所有成员,包括在日本的外国侨民。它呼吁道:现在正是超越国境与民族,把这个悲剧事件作为东亚的伤痛,使所有人一起奋起合作的时刻。

不言而喻,这封信的背后不仅有着对日本社会种族歧视和排外历史与现状的忧虑,更暗含着对发生在大正时期的东京大地震时日本社会对在日朝鲜人残酷虐杀的历史记忆。同时,这封呼吁跨越国族联合的声明也正是韩国社会近年来累积的关于东亚讨论的直接成果。应该说,这是一封未雨绸缪的信,它的及时发出,显然与日本社会有识之士和在日韩国人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相关。正是在这个危机时刻,近年来批判日本社会歧视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的思想积累显示了它的功效。它向我们证实,社会共识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持续地积累基本的共识,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决断。

这位在日韩人活动家以超乎常人的精力从事着舆论生产的工作。从他不断传来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有些日本人似乎对这些在日韩国人的言论有非议,有些日本人则表示了无保留的支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可以确认部分灾区流传着诽谤在日外国人的谣言,它呼应着日本人排外的心理状态。但是目前,日本并未形成明目张胆的歧视和迫害外国人的社会风潮。尽管我们无法预料接下去的事态,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1923年关东大地震的悲剧不可能重演,这不仅与今天的国际局势以及日本在东北亚的位置有关,日本社会中这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更是不容忽视的。

我从这封韩国市民团体的声明中,从这位在日韩人活动家的努力中,受到了极大的启示。有些努力和坚持,并不一定当即奏效,但是它的公共累积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历史突然加速的时候,正是这些累积有可能提供正确的选择,制衡邪恶的势力。

3月11日,在日本东京,人们在写着祝福语的纸制“蜡烛”旁悼念“3·11”大地震遇难者。(图源:新华社)

东北亚的一体化问题,在今天的危机时刻具有了新的含义——跨越国境与民族,不仅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为了更人道的理想,更是为了民众的生存本身。能源的开发与消耗,也不再仅仅是官方和企业的课题——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这也是我们的“活法”问题。不能说能源充足(尽管这似乎是永不会发生的理想状态)就一定会有效避免冲突与流血的发生,但是能源的紧缺必然会导致类似发达国家在利比亚所作所为的再次上演,哪怕它打着正义的招牌。

在日本东部地区依然限时供电的时刻,即使东京未必停电,对人类而言,“东京停电”依然是一个需要共享的标志性事件:需要重新定义“文明”的内涵,需要从我们的生活感觉开始追问,我们今天的生活模式,是否真的“文明”?我相信,如果这样的反思与追问不是少数人的课题,而是某种程度的社会共识,而这种社会共识又能够真实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让我们以更少的消耗来打造更自然的生活,那么,它的累积或许才真的可以拯救我们的地球。而这种持续性的累积所需要的,却是比灾难时对恢复常态的信念更强大的理念。

理念最真实的存在方式并非在于它的理论表述,而在于它介入现实的形态。换句话说,理念最真实的意涵,只有在它介入具体状况的时候才能确认。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最困难的改变就是对大众生活模式的改造。已然形成的现代消费模式,是与资本的欲望和操纵直接相关的,它打造的生活态度,必然以过度消费为底线。最困难的不在于改变道德姿态或者思想立场,而在于改变生活行为和生活感觉本身。试想,现代生活中那些潜移默化的过度消耗,不正是被罩上了“文明”“成功”的光环,诱导着价值判断的共谋吗?

祝愿日本民众早日渡过危机,也祝愿近万名无辜死者牺牲的代价不会白白付出。日本的教训属于人类,我们并不在它的外部。

本文节选自

《从那霸到上海》

作者: 孙歌

副标题:在临界状态中生活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0-5

编辑 | 三棵树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来源:网络

新版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在这种规则下,文化君和各位的见面会变得有点“扑朔迷离”。

数据大潮中,如果你还在追求个性,期待阅读真正有品味有内涵的内容,希望你能将文化君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过。

凤 凰 网 文 化 时 代 文 化 观 察 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