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疗行为重在制度建设
财经
财经 > 正文

规范医疗行为重在制度建设

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

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违法违规牟取私利,或者虽不违法违规但有违职业操守地攫利,动摇的是社会的信任基础、秩序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运行成本增大,每个人都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利用自身优势,一些医生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致患者生命、健康、利益于不顾,过度医疗、违规医疗,为个人、小团体牟取私利,就是动摇社会基础的行为。北医三院张煜医生的一篇文章,能引起如此大的舆情反响,充分说明揭露的问题触碰到人们心中的敏感之地。彻底化解人们的担忧,筑牢社会和谐的基础,认真解决具体人具体事上存在的问题、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进一步革除弊病、完善制度。

张煜医生反映的问题,显然是一个老问题。问题之所以能由小而大、由轻而重,一方面说明问题赖以生存的小环境比较友好、适合其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制度的引导、约束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制度安排有缺陷。

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过度医疗、违规医疗的问题,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是存在多寡、大小、轻重之别的。有的医院、有的科室,这样的问题就多、就严重,大家对问题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甘之如饴;而有的医院、有的科室,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或者问题比较少、比较轻。毋庸讳言,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力很强大,在一个对问题安之若素的小环境里,个体的选择往往极有限。

改善小环境,根本依靠还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制度存在漏洞,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大小环境的改善就都谈不上。从根子上解决张煜医生揭露的问题,在制度建设上,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机制,强化对重病、大病的治疗规范的日常监管,主动监管、强力穿透,要打破“民不举,官不究”的路径依赖,还要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的评估、调解机制,降低患者维权的门槛,此外,大小问题暴露之后,对相关人员的惩戒力度也要足够匹配,要能起到遏制问题延续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过度医疗、违规医疗现象能长期存在、甚至在某些点表现得日益严重,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比如,公立医院的定位问题,定位不明确,现实中的许多事情就不好办,许多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医疗事业的持续进步,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方面的制度建设牵涉到医疗卫生领域的总体改革,也依赖于总体改革的推进和成功。

医生能够站出来揭露所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舆论能够迅速产生回响,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关切,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困扰整个社会的痼疾还有治愈的希望,这或许正是一个深入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的契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