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你是否经常被古装影视剧中那些身披铠甲的人惊艳到?这些铠甲不仅威武霸气,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古代的将士有了铠甲的保护,就可以抵挡一些伤害性不大的兵器。不过古代对铠甲的使用和穿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作战之后即便是汗流浃背,也不可马上将铠甲脱掉。这个看似有些不近人情的规定却救下了许多士兵的性命。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盔甲
铠甲是古代士兵作战时的主要防御装备,在世界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中国的“锁子甲”,欧洲的“米兰甲”,以及日本的“大铠”等,都曾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中国的铠甲最早出现夏朝,由第七任国军发明。不过上古时期的铠甲都较为轻便,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因为使用的材料是竹藤或者兽皮,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的制作材料逐渐提升,尤其是宋朝的铠甲,采用的是精铁打造的甲叶制作而成,因此一身铠甲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0斤。
《宋史·兵志》记载,当时的盔甲重量在五十斤上下,使用1825片甲叶组成,加上重达6斤多的头盔,再加上身上和手中拿着的武器装备,那么一名普通士兵所要承受的总重量往往达到了70-80斤左右。
虽然后来的朝代都对铠甲进行了改良,但重量最多也只能控制在30-40斤左右。
士兵穿着如此厚重的铠甲别说打仗了,即便是普通的行军都会觉得又重又热,若是进行一场战斗,尤其是在夏季,那么汗流浃背都算是轻的,重的则会引起脱水或者中暑等情况。
也正因如此,当士兵参加完战斗之后,都想尽快将盔甲脱掉来散热。如果在水边,甚至有想跳入水中洗个澡的冲动。这种情况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但这些动作其实非常的危险,因为这会引起一种叫做“卸甲风”的疾病。古代许多士兵和将领就因此丧生,比如明朝初期的猛将常遇春就是因此而亡。
可怕的疾病
根据历史记载,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夏季行军时感觉燥热难耐,于是就敞开铠甲吹风,可不一会他突然感觉不适,不仅眼前模糊看不清东西,而且肢体无力,在坠马之后还口吐白沫,之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后来常遇春被运送回了京城,通过检查后发现,常遇春死于“卸甲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风。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在穿着铠甲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消散,若突然脱去铠甲,就会造成“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的情况,随后就会出现中风的症状。
而现代医学研究后发现,当身体突然受到了寒冷的刺激后,肌肉就会出现炎症,但这种炎症又并非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会进行防御,这也就导致人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
古人在知道了发病原因之后,就禁止士兵在打完仗后马上脱去铠甲。可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士兵因此而患病和丧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的铠甲确实太重。
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士兵已经不用穿着厚重的铠甲和敌人作战,取而代之的是既轻薄又安全的防弹背心。
保国安民
明朝文人李梦阳说过一句话,“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将士,他们的愿望就是保国安民,若没有他们的守护,我们也不会有如今安定幸福的生活。
而这重重的铠甲,则是他们定国安邦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宋史》、《明史》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