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沭县朱村:为乡村振兴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临沂临沭县朱村:为乡村振兴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原标题:临沂临沭县朱村:为乡村振兴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临沂临沭县朱村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弘扬沂蒙精神,扎实苦干,奋勇争先,针对制约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的问题一个个攻坚,点上突破,全面提升,一项项规划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幸福已洋溢在朱村群众的脸上……

图片1.png

大桥架通,搭上幸福快车道

朱村位于临沭县城西南端,位置偏远,村庄又有黄白总干排、分沂入沭、沭河等三条河流穿过,交通十分不便,在沭河上建一座大桥方便出行,是村民们长久以来的愿望,但是由于工程浩大,一直无法完成。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下,由县城投集团投资1.15亿元,建设朱村沭河大桥及附属工程,其中大桥主体工程投资达6000万元,大桥长951米,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于2020年11月顺利通车,使沭河两岸天堑变通途。配合朱村沭河大桥的修建,县里先后实施了投资1.2亿元的沭河东岸滨河大道、7.3公里的朱村沿河路等周边道路工程,进一步打通了朱村融入临沭、对接临沂的交通大动脉。目前,朱村货畅其流,村民增收致富的热情高涨。

图片2.png

环境治理,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近年来,遵循“一改六化一整治”和“一村一场一汪塘”的整治思路,朱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道路、河道综合整治,垒砌下水道,栽植绿化苗木,漫步在朱村,目之所及,但见一幅独具江北水村特色的“水墨画”:村庄内,屋舍俨然,白墙青瓦,村道纵横,绿树掩映,犬吠声声,小桥流水,村宅院前鲜花竞艳,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村庄外,潺潺流水自岌溪湿地淌过,坐落于三河交界处的“好运角”焕然一新,新建的小木屋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葱郁的果树林里,大片杞柳在田野间迎风摇曳,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朱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壮大产业,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近年来,朱村用足用好上级扶贫政策,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规划建设了“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沂欧拉农业公司,流转种植杞柳2100亩,建设了集采摘、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以红色文化为主、历史文化和水乡文化为辅,完善了朱村游客中心、特色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成功创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获评国家2A级景区,培植优势产业,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建成1.4万平方米的中国柳编艺术博览中心展馆,完成葡萄、香菇特色农产品绿色认证,注册“珠村”、“七岌山”商标,打造“朱村味道”电商品牌。2020年,朱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是2013年的1.7倍。

图片3.png

朱村党员群众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与朱村支前精神、治淮精神相融合,奋力实施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红色实践“三大工程”,努力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目前,该村正在启动建设“一心五馆四街五巷三基地”,一心就是旅游接待中心,五馆即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治淮馆、进士府,四街即朱雀大道步行街区、滨水休闲街区、主题购物街区、柳编活态商贸街区,五巷是拥军巷、支前巷、进士及第巷、民谣青石巷、农耕拾遗巷,三基地即乡村客栈、康养中心、三同教育基地。“五馆”预计今年七一之际即可建设完成。除了红色文化,朱村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对这些清代古民居建筑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努力打造‘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推进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

朱村,一项项规划正在变为现实,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朱村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孙廷喜 陈秀焘 蔡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