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以来
经历了几波“魔鬼”大风天
全国多地深深体会了一把
被风吹到“凌乱”的感觉
可是你知道
火车如何在大风天开得平稳吗?
铁路部门自有“妙计”!
海上“魔鬼风区”:穿上防风衣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
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
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
以“风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称
每年7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200天
(一起来感受桥下的风有多大 记得开声音噢)
那么,列车安全平稳通过大桥
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 穿上“防风衣”
由于常年处于大风环境中,平潭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全桥设置了风屏障。
风屏障以主塔为中心,由高至低呈阶梯级设置,使桥面达到与陆地相同的行车条件。一个字,稳!
▶ 配备专属“智能体检医生”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有600多个监测点传感器,自动采集大桥相关数据,结合电子化人工巡检和定期检测数据,得出反映大桥健康状态的参数指标,为制定主动性、预见性的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在大桥病害发生前或刚出现时,系统就能及时监测到,让桥梁养护维修更精准、更高效。
这套健康监测系统让大桥尽在维护人员“掌控”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智能体检医生”。
▶ “火眼金睛”无死角监测
平潭跨海公铁两用大桥上,每隔500米左右就有一对数字高清摄像头,是全国铁路中“电子眼”密度最高的区域。摄像头分别朝向铁路两侧,整座铁路桥无论哪个角度都能被摄像机捕捉到。
在平潭海峡岸边,还矗立着一座45米高的通信铁塔,塔上安装有一只60倍光学变焦的激光数字摄像头,同样可以实时检测桥梁线路动态。
沙漠“百里风区”:修建挡风墙
南疆铁路的“百里风区”全长128公里
八级以上大风天气一年中有320天
为了降低大风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铁路部门在风区的铁道线两侧
修建了百公里挡风墙
为了进一步适应速度快、车体轻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运行需求,铁路部门对沿线挡风墙进行了加密、加高,最大程度削弱了大风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同时,根据列车途经地的不同地形条件,百里风区挡风墙建设还采取了土堤式挡风墙、路堑挡风墙等设计,有效降低了风速,确保列车安全平稳通过风区。
在另外两大风区——兰新铁路三十里风区和克塔铁路玛依塔斯风区,铁路部门分别采用了修建防风明洞、防风雪栅栏和放缓边坡率等方式,有效应对大风天气。
及时预警:“限速限行”来保护
在大风天气时,除了防风硬件设施发挥作用,铁路部门也发布了详细的规定来保障运行安全。
例如,当动车组列车运行中遇大风天气时,风速监测子系统会提示大风警报信息,列车调度员根据提示向列车发布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具体限速规定如下:
环境风速 |
列车运行速度要求 |
≤15m/s |
正常速度运行 |
≤20m/s |
≤300km/h |
≤25m/s |
≤200km/h |
≤30m/s |
≤120km/h |
>30m/s |
严禁动车组列车 进入风区 |
列车调度员则会根据天气预报的最大风级向相关列车发布限速调度命令:
最大风速级别 |
运行速度要求 |
7级 |
≤300km/h |
8级、9级 |
≤200km/h |
10级 |
≤120km/h |
11级及以上 |
禁止列车进入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