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倒奶打投”事件,让没了解过粉圈的我大跌眼镜。
一边吃瓜,一边翻到了更多让我三观不断刷新的新闻,比如:
有孩子为了追星,把钱全投进了选秀节目,家里春天想买点种子都拿不出钱了👇
还有“某明星后援会号召粉丝集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声称要惩罚粉丝”,竟然真的有孩子主动接受惩罚并在微博打卡,更是让我难以理解👇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真的想不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沉迷不理智的追星行为?除了外界环境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也有问题?
这个问题,我最近在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一次演讲中,找到了答案。他在演讲中剖析了“Z世代”孩子的特点:沉迷网络、易抑郁、易自我伤害,也更脆弱。
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是父母不敢放手,过度保护,过度娇惯造成的。
如何拯救这些孩子呢?果仁妈今天的文,虽然只是一个侧面解读,但很有启发,不容错过。
当今社会,95后和00后正在崛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Z世代。
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群体)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Z世代在2019年达到24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2%,超越千禧一代(Y 世代),成为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代人。[1]
而在我国,截止2020年11月,Z世代人群的统计数量达到了3.25亿人。[2]
Z世代的孩子已经长大,所发挥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届年轻人?
2019年2月,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了一场名为《削弱Z世代以及破坏大学和民主制度的三种可怕想法》(The Three Terrible Ideas Weakening Gen Z and Damaging Universities and Democracies)的演讲,对时下美国Z世代的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解读。[3]
Jonathan Haidt
尽管这个演讲说的是美国年轻一代,但这其中依然有很多教育方面共性的问题,也值得我国的家长反思与借鉴。
1
脆弱、狭隘、丧又自我的Z世代
在演讲中,Haidt直接抛出了九五后美国青少年的通病——心理健康水平呈“断崖式”下降。
与1982-1998年出生的千禧一代相比,1995年后出生的Z世代生活态度更“丧”、内心更脆弱、思维方式更加狭隘、为人处世更加缺乏同理心。这主要表现在:
01
沉迷于电子产品
对电子产品的沉迷,是Z世代的一个典型特点。
跟前辈相比,这届年龄处于17-18岁(12年级)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学驾驶、喝酒、约会或工作。他们情愿对着手机或电脑,男孩的时间都花在了打游戏上,女孩则花在了社交媒体上。
02
抑郁症发生率在大幅上升
美国95后学生群体罹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正在大幅激增。
据统计,自认患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Z世代所占的百分比稳步上升,女生从6%上升到14%,男生则从2%上升到6%。
03
更容易自我伤害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2001-2015年间,美国15-24岁男孩非致命性自我伤害的住院人数保持稳定,每年每10万人中大约有240人。
而另一方面,Z世代中女孩的自我伤害率从2009年开始却有所增加,从每年每10万人中约350例增加到了600例。
之所以女孩的自我伤害率比男孩要高,Haidt认为可能是中学时期,女孩会更加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从而导致了抑郁症和自残的加剧。
他指出,在2009年之前,10至14岁的女孩自我伤害的概率非常低。
与此同时,尽管世界各地的自杀率正在下降,但在美国却越来越高。与世纪之交相比,男性自杀率上升了25%(包括了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15-19岁女孩的自杀率上升了70%,10-14岁的女孩上升幅度则为151%;而在过去,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几乎不会自杀。
04
更擅长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Haidt看来,美国95后青少年普遍认为“人很脆弱,社会很危险”,更擅长于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比如,大学生们越来越主张限制言论,他们动辄便会要求学校撤回某位嘉宾的演讲、删除课本中的某些内容,一但校方没有答应,便会发起各种抗议威胁活动,甚至包括人身攻击。
以201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暴力抗议事件来举例。当时,争议人士将赴该校演讲的消息引起全校哗然,然而抗议活动现场最终却以暴力袭击收场。
目前,Z世代深受一种新型的“安全主义”道德文化的影响。他们更看重个人利益和安全空间,更容易冲动与愤怒,一旦有异常便会触发警告,迅速反应,开启微侵略模式。
“脆弱而难搞”,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标签。
2
95后为什么会脆弱又难搞?
演讲中,Haidt在罗列了美国Z世代所暴露的这些问题后,进一步剖析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在他看来,有这样三种不利于人格健康发展情况,导致这届年轻人的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最终将他们一步步养成了生活的“失败者”:
家长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惯
哲学家尼采有句经典名言:“那些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强大。”我国思想家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观点都认同——个体将会通过磨砺变得更强大。
然而在当今美国社会,普遍的养育理念却是——孩子无比脆弱,需要好好保护起来,否则他们便会受到伤害。
在这种想法的作祟下,父母不敢放手,处处为子女提供事无巨细的保护,由此诞生了一个名词——“直升机父母”。
它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oster Cline和Jim Fay在1990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像直升机一样随时盘旋在子女上空,一旦发现孩子遇到困难就马上降落,时刻准备挺身而出”的家长。
这类父母在养育方面,往往存在“过度”现象:对孩子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过度关怀。
▲@Juliane Liebermann,Unsplash
Haidt提到,在1982年之前出生的人,一般6-8岁左右就可以独自出门;可到了Z世代,要到10-14岁才被允许。事实上,父母的这种决定和社会治安并没有关系,90年代末和2000年代末,美国的犯罪率恰恰是暴跌的。
然而,“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会剥夺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阻碍心智的健康发展,导致人格脆弱、社会技能退化。
Haidt举了一个例子。从1990年代到2010年,为减少婴儿花生过敏率,很多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被建议避免食用花生。然而,这个举措却导致婴儿花生过敏症的发病率增加了三倍。
人类的免疫系统,越不经受历练就越脆弱,其实养育方面同样如此。在Haidt看来,试图消除孩子生活中的所有危险是不可能的;而把子女像真空一样保护起来,既不现实,也没有丝毫益处。因为这会导致孩子对毫无风险的情况做出夸张的恐惧反应,并阻碍他们掌握那些成长必备的技能。
孩子只有对各种体验没有评判地全然经历过,才会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从而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孩子问题:过于放大自己的感受
Haidt指出,正是因为从小就被过度保护,当代95后年轻人正变得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真实的意图。
比如,日常交流时,别人随口问了一句:“你来自哪里?”可能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将此过度解读为对方是种族歧视,暗示了自己不是美国出生。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心结便会无限放大,于是单方面认定对方是不怀好意的故意冒犯,从而不自觉便陷入了对抗模式。
▲@Stillness InMotion,Unsplash
这样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臆断,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自私、表现过激、出现认知的偏见与扭曲。
与此同时,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还将导致孩子过度负面归因,把某一次的失败一味归结于“自己太差劲”、“什么都做不好”等主观因素,由此变得越发悲观脆弱。
为了避免孩子深陷“情绪陷阱”中,将别人无意识的举动过度解读为侵略行为并互相指责,Haidt建议,我们应该教给孩子更多的礼貌,同时让他们在尊重自己感受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的情绪是否合理。
价值观问题:“非黑即白”的一刀切取向
Haidt指出,当今美国Z世代,对于善恶的划分习惯于“一刀切”。
比如,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带有“白人男性”、“异性恋”、“上流社会”、“富裕”等标签的群体,都是特权和道义上的压迫者,无论做什么都是邪恶的;而“黑人”、“妇女”、“同性恋”、“穷人”等弱势群体,则代表着善良与被压迫的一方,因此他们是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这样非黑即白的判断,容易让人陷入部族主义和二元对立,形成一种叫喊式的文化,在政治方面被逼站队,否则就会遭到谴责和审判。
这导致了如今美国社会(包括校园里),很多年轻人就像是“走在蛋壳上”,生怕在政治上表达了错误的观点而令人反感。
3
如何拯救娇惯的95后?
在Haidt看来,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育儿方式的变化,是致使当今年轻一代成为这副模样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1. 父母在焦虑不安之下对孩子过分保护;
2. 孩子自由玩耍的机会被剥夺。
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呢?
2018年,Haidt与美国知名宪法律师雷格·卢金诺夫(Greg Lukianoff)合著出版了《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中文名:娇惯的心灵)一书。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针对上文三条认知误区,提供了中肯的建议。[4]
1、作为家长,要敢于放手,帮孩子为走好人生道路做足准备,而不是为他们铺好现成的道路。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这么做:
1. 为孩子制定一定的任务或挑战,引导他们每个月都有所成长,这个月比上个月更有能力;
2. 放手让孩子承受更多的小风险,让他们从这些磕磕碰碰中吸取经验;
3. 认同“自由放养孩子”的理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育儿生活中来;
4. 关注养育方面最新的研究或成果并能够加以借鉴,从而培养一个坚强的孩子;
5. 在距离、治安、路况允许的情况下,趁早让孩子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学校;
6. 帮孩子在邻居中找一个同龄人的社群,可以跟这些小朋友一起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最好拥有同样的观念,反对过度保护;
7. 送孩子去参加在森林里过夜的夏令营活动,不带任何电子设备,在那里待上几周;
8. 鼓励孩子参加很多“有建设性的争论”,以辩论而不是争吵的形式,学会在合理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倾听并尊重对方;
9.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运动。
2、要让孩子明白,真正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的不是外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这些事件的方式。
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做到:
1.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情绪管理,让他们摆脱焦虑,拥有理智的思辨力;
2. 教会孩子正念,用正确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并且不带有任何偏见。
3、要教会孩子不要简单把人群划分为“好人”与“坏人”,善与恶的界限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可行的措施包括:
1. 让孩子学会宽以待人,保持善意,看到别人好的一面;
2. 教孩子保持谦逊的美德,让他们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不会永远都正确。
除此之外,Haidt的建议还包括了:
限制并优化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鼓励孩子多阅读;
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
给孩子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更少的监管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