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评测 凤凰网科技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出品
鸿蒙 VS EMUI
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终于正式发布,凰家评测在可以更新的第一时间,把手中的这台Mate40Pro进行升级,所以这期内容,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升级了鸿蒙OS之后,你能在体验上得到怎样的变化?为了保证硬件的统一,凰家评测又花重金搞了一台运行EMUI的Mate40 Pro,对比来看看,鸿蒙究竟厉害在哪里?
设计、UI界面
在进行对比之前,两台手机都已经升级为目前可更新的最新版系统。 在升级之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UI,鸿蒙系统采用了全新的宇宙蓝作为主题色,相较于原来EMUI的蓝色,鸿蒙的颜色更深邃。
虽说一眼看上去和原来似乎没有区别,但仔细观察,一些图标颜色和样式同样有变化,同时在字体上也进行了较大的优化,全新设计了 鸿蒙黑体 。 对比两个字体可以看到,鸿蒙黑体的字重要更细一些,字的间架结构要更清晰一些。
而鸿蒙黑体除了视觉上更舒适之外,它还对生态中的其他设备有足够高的兼容性,在不同分辨率、屏幕尺寸的设备上,会有不同的显示尺寸例如在手表上,就会显示比手机上更窄的字体,增大屏幕利用率。
在这套全新UI中,鸿蒙OS还在很多自带app中引入新拟物的风格。 比如计算器里的按钮做了凸起的立体设计、指南针和时钟又是这种凹陷设计,相比EMUI的一水扁平化视觉上更有意思一些。动效相较于EMUI也更加流畅,很多动作和手势都很顺滑。例如在打开和上滑应用时,会更有节奏感,超级终端进行设备连接时,两个可以通信的设备会有磁力的吸附感;下载app时,也会显示日食、月食的效果动画,用起来看起来都更轻快有趣。
说点题外话,好像经历了前些年一下拍扁的设计风格之后,拟物化又在逐渐回归,像苹果、小米这种的最新系统中,都有丰富的拟物元素。
系统的下拉菜单,相比EMUI也丰富不少,除了通知中心外,新增了下拉右侧调出控制中心,下半部分增加了一个超级终端的功能,将多个设备的控制都放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对其他设备进行协同和接续。 例如现在手机上正在播放的视频,可以直接在控制中心,将身边登陆了同一账号鸿蒙的平板拖拽过来,内容就可以在平板上进行接续播放,要注意它不是投屏,而是打开相同app进入了相同的界面,继续播放刚才的内容。不过现在两个设备的系统都是beta版,体验实在说不上太流畅,寻找设备的时间和响应速度都有些长,期待后续更新。
超级终端可以说是鸿蒙生态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简言之就是你的手机、电脑、手表等智能终端,都是这个超级终端的一部分。 他们可以两两组合或是多个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取长补短帮你更好的完成一个事情。打个简单的比方,电视在屏幕尺寸上有优势,而手机在触控交互上有优势,那就可以利用电视的屏幕来显示内容,而在手机上进行控制操作,当然使用场景非常非常多,凰家评测也在超级终端这块给大家做了更深入的体验,大家可以关注凰家评测,找到上一条内容就可以了。
而在鸿蒙的设计上,卡片这个组件的引入也是相比EMUI最大不同。 我们回到桌面,在支持鸿蒙系统的app图标上轻轻一划,就能呼出应用卡片,可以固定在桌面,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大小,相比其他系统来说,感觉就是把图标长按菜单和小组件合二为一了,但不用强制固定在桌面才能使用,还是更灵活一些,开发者可以把特别常用的功能加入到卡片中来,提高使用效率。这个卡片还可以进入二级,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以后微信扫一扫之类的,不用进入app,弹出一个卡片就能扫码跳转,要比快捷方式更高效。
而在负一屏的服务中心里,还可以直接添加各种服务卡片,不用安装app,直接在卡片上完成用户想要实现的功能。 这样的形式,你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但卡片式设计恰恰是鸿蒙系统全栈解耦设计的最好体现,简单说就是鸿蒙系统本身和鸿蒙的应用、服务是以一块块积木的形式设计的,你看到app是这些积木搭在一起组成的城堡,但他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去搭小房子、搭小桥,直接用在不需要app这个城堡的地方,也使得兼容硬件配置的下限更低。
再举个例子,在手机上使用微信可以发消息、看朋友圈、拍小视频;当在手表、汽车车机上使用时,可能只需要收发消息一个功能,那开发者可以直接把收发消息这块积木拿过来用,它可以直接独立运行,减少了开发者二次开发的成本,同时仅一部分app占用的资源也会少很多,像一般内存不大的车机也能流畅跑起来,而且这个app不管在手机、手表还是车机上,用的是一套语言编写,在互联互通上更加无障碍。
应用体验
说完了看起来怎么样,接下来就该说说用起来怎么样了。由于底层系统确实变了,所以第一项测试就是之前安卓应用的适配情况,这里选取了大家常用的50个应用来测试在鸿蒙系统下的运行情况,结果都可以正常运行,没有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不过对鸿蒙进行了适配的应用就非常少了,目前凰家评测测试的只有优酷自带分布式卡片,当然系统刚刚正式发布,以华为的号召力这都不是问题。
同时凰家评测还联系了在华为工作的同学,大概了解了一下鸿蒙生态下的app日后会以四种方式存在。
第一种就是原来的安卓app可以直接运行,开发者不用做任何改变,同时华为提供编译工具,直接将安卓包转写成鸿蒙包,文件体积可以缩小40%。
第二种就是可以在原来安卓app的基础上,增加鸿蒙分布式卡片,一起打包变成二合一的方式,即有鸿蒙特色功能,也不用重新开发app。
第三种则是如果开发者有在多端运行的需求,就类似于前面举例子的微信,那么就可以用搭积木的方式重新打造一款鸿蒙app,满足在生态内的多端运行条件;
最后一种就非常简单,开发者可以不做app,只开发小卡片,比如像冰箱、洗衣机这种生态产品,控制他们,可能一个卡片的功能就足够了。
发布会上还讲到 ,大家一直头疼的杀后台问题,鸿蒙会有很大改善,因此我们特意测试了一下,浏览淘宝的产品页面,然后再打开10个应用,过一会再返还淘宝,淘宝会回到之前的页面;而微博在瀑布流里看到的内容,如果过段时间再返回,就会进入开屏广告,然后回到瀑布流最顶部的那条微博。而适配了鸿蒙系统的优酷视频,再次进入,就会到之前的视频位置。这其实和人们通常理解的“杀后台”有一点不一样,在应用退回前记住了当前的位置,再次打开时再快速回到之前的位置。这一点相较于其他操作系统的确是一点进步,但如果能取消再次返回时的开屏广告,减少等待时间,那体验将会更好。
同时在启动速度方面,凰家评测也做了一下对比,鸿蒙要更快于EMUI,快了近20秒。同时在打开最后几个应用时,能明显感觉鸿蒙的应用打开动作要比EMUI顺畅很多。20款全部打开后,再打开第一款应用,两台手机的后台都没有杀掉第一款应用。这一点十分惊喜。
最后则是常规项目,续航和功耗。同一室温环境下,凰家评测将两台手机调至同一设置,各游戏进行半小时测试。
和平精英 |
王者荣耀 |
原神 |
|
EMUI平均帧率 |
39.9 |
90.1 |
49.0 |
鸿蒙平均帧率 |
39.9 |
90.3 |
51.2 |
EMUI帧率波动 | 0.5 |
1.6 |
13.0 |
鸿蒙帧率波动 |
0.37 |
0.65 |
60.63 |
可以看到,二者在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上都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原神中,鸿蒙系统下的原神帧率波动很不稳定,表现异常,可能与目前Beta版固件有关,但总的来看,性能优化还是得靠硬件,系统的提升和优化改变非常有限。
而在续航方面,根据凰家评测3小时续航测试模型对两台手机进行测试:
抖音 |
淘宝 |
微博 | B站 | 和平精英 | 视频通话 |
总计 | |
鸿蒙 |
4 |
5 |
8 |
4 |
9 |
7 |
37 |
EMUI |
5 |
5 |
7 |
5 |
9 |
7 |
38 |
两台手机耗电情况基本一致,所以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但也没有说升了鸿蒙之后,功耗控制就会更好等等,在日常使用体验方面,总体来说,现在的鸿蒙与EMUI,在相同的机型上感受不会相差太多,但通过一些功能的设计、构思也能看出,随着后期鸿蒙生态中软件、硬件的不断补足,鸿蒙在体验上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结尾
看到网上总有人说,能装安卓的应用,就证明你鸿蒙还是安卓,就是套个壳续命而已。在这期内容的最后,表达一下凰家评测的看法。
首先安卓本身就是基于Linux开发的,这些代码完全开源。谁都可以用,谁都可以魔改,大家说的GMS才是谷歌在安卓系统中的灵魂;而在华为不能使用GMS之后,已经很快替换为HMS,也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市场,所以鸿蒙的诞生根本不是为了解决GMS的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套壳续命的操作。
而华为之所以要创造鸿蒙,是为了解决多设备互联的问题,是为了提升多个智能设备的协同效率,那这个问题解决了,自己的生态建起来了,用户的体验真的通过鸿蒙提升了,那它是不是套壳还重要吗?而且Linux代码本来就是开源的,华为没偷也没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新的问题也并不丢人。
我们就以用户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说,华为放任丰富的安卓app生态不支持,反而自己搞一个完全崭新的生态出来,应用要重新开发增加开发者负担,用户升级之后原来的app不能用了,大公司的app可能很快更新了,那种小而美的app可能很长时间才能适配,这样一来最终伤害的还是用户和开发者。
所以目前这种既解决了问题,也没有带来新麻烦的方式,难道不是最好的吗?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华为能够更快的推动更多的开发者和生态设备,加入到鸿蒙系统之中,带来更好的系统体验,更完善的鸿蒙宇宙。
这次关于鸿蒙OS在手机端的体验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记得转发,再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