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子特级教学:《瑜伽师地论》四十九

法华子
2021-06-05 10:40 来自山西

(法华子*2021年2月20日师资班网上学习时解说)

【原典】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

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这个修行人从开始就三业清净,不犯戒。或后来犯戒了能忏悔,又清净了,虽不叫本来清净,也是清净,还是及格的。这是欢的一种原因,没过失,心里欢(快乐)。观资粮地:观,是注意。注意修禅定的前方便;资粮,在这是因的意思,有这样的因才能修禅定。

资粮地,想修禅定,要有一个准备阶段,先要持戒清净: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用清净心约束自己,不可放纵六根,叫根律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合乎律仪。其次于食知量:是饮食要知道量,不能太多太少,同时还要知道自己吃的什么东西、这东西对自己的身体是否合适。另外是悎寤瑜伽:睡觉不能太多,容易惛沈;睡太少也不行,只要吃饭,就得睡眠。所以色界天人可以不睡觉。欲界不行。还有正知而住:无论何时,行住坐卧,内心一定时时觉悟这一念心在做什么?总能用止观的方法使它保持清净。这是修定的重要资粮。没这些前方便,修定不能得利的。所修净行:修行的清净德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没悔恨,这是最先条件。这样做心里欢喜,安慰、喜悦。什么事都是因缘法生。禅定也需因缘才生,具备这些因缘资粮,才容易进入禅定境界。

【披寻记:谓从本来清净行者等者:受戒律仪,从初不犯,是名本来清净行者。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名资粮地所修净行。如是一切,戒最为初,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由是说言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

【原典】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这是第二个功德。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小止观》里都提到二十五方便。欢在准备阶段,筹集资粮;喜是开始行动,开始静坐了;正式起修时,心里欢喜;哎呀!我要成功了!心怀庆幸及强烈的欢喜心。

【披寻记:谓正修习方便为先等者:此中方便,谓乐远离清净诸盖,以是修习定方便故,名正修习方便。于此方便发生乐欲增上欣慕,由是说言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原典】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

坐禅已有成效,离开粗重,身心调和了,叫安。粗重:是不调柔性、无堪能性。常静坐人,身体逐渐轻松自在,坐下来就合适、就相应,是离粗重。如忽然间放逸;一天不坐了,一周不坐了,再静坐,就感觉身体不对劲,叫粗重。另外还指贪心、瞋心、愚痴、邪见、谎话、离间语、放逸话,烦恼活动时心就粗重;想修行,心不合适,叫心粗重。身体也不合适,叫身粗重。若能常常静坐,把欲烦恼断掉,没欲心,心粗重没了,身粗重也没了,轻安乐就来了。

【披寻记:谓离粗重等者: 谓若略说,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粗重相。远离此故,身心调适,是名为安。】

【原典】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

离开粗重,身体是;得到轻安乐叫。由于忍耐修行,身粗重、心粗重都没了,身心都得到轻安乐,是无损害乐解脱乐,对身、心没伤害,有堪能性。可见有的乐是对身心有害的。因常常静坐,远离了欲类的粗重烦恼(前面说的由欲引的喜、忧、舍等烦恼),舍离这些烦恼,心就欢喜,就得解脱。解脱:分两种:一是修世间禅定,得相上的清净解脱;二是用四念处修禅定,断烦恼种子,就是圣人了。为成就更高尚的功德,必须放弃一点尘劳。若是学佛人不离五欲,想要成就,没这回事。现在人多数受不得批评,但为学习佛法能成就,也应该忍耐一点。烦恼若动,就是我不对。不管别人怎样,我的烦恼动了就是不对,要用佛法调这个烦恼。而不是说他的不对,找他的问题。

【披寻记:谓由如是心调适故等者:由心调适,证得转依,领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如其次第离忧苦故,断欲贪故。当知此中,心乐依转识生,身乐依阿赖耶识起。欲界所系诸烦恼缠,若行、若住不复现行,名于烦恼而得解脱。】

卷第十一(2)

【原典】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得初静虑成就的第五种功德:三摩地。在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时有一个所缘境,他很努力、正确观察所缘境,奢摩他成就后,就安住在这个境界上不散乱。初禅所缘境所成就的奢摩他,叫三摩地。旧译称三昧。心一境性: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有心一境性。现说的超过欲界定、未到地定,达到初禅以上。

【原典】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

世尊对有圣道善根人开示无漏法的修行中,方便列举了修行次第:先进三摩地,后得解脱,因三摩地(定)成就,心不散乱,修四念处才能得利,才能得解脱(断烦恼)。三摩地:是止,也是定。解脱:是断烦恼。烦恼是系缚相,众生因烦恼所困而不得自在。烦恼断,就得自由,就叫解脱。无漏方便:无漏,是对有漏说。修禅定、四念处,断烦恼,得圣道,就是无漏。方便,是行动。能这样用功修行,就得圣道,叫无漏方便。

【披寻记:世尊于无漏方便中等者: 于定地中思惟诸行如病、如痈、如箭,乃至广说苦、空、无我,既思惟已,心生厌怖,于不死界摄心而住; 或复思惟真如、法性、实际,既思惟已,摄心而住;是名无漏方便。由是方便能证现观,永害随眠,非一切烦恼之所依处,是名于诸烦恼心永解脱。当知如是无漏方便,要依根本静虑善成满已,方得修习,是故世尊依此道理,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

世人把生命、色受想行识,当作宝贝,修行人来说,色受想行识是大病,像痈疮,像箭,身体苦、空、无我的。这样思惟观察后,对身体产生厌恶、恐怖心,向往涅槃不死境界。我们的身心,剎那变动,相续不断,若能观察它一念灭后入无生灭的境界,就安住在不死的涅槃世界了。或观察真如,要观察色受想行识是缘起法,毕竟空,观察法性,观察实际,就到达究竟境界了。做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通向无漏的修行功德。就是无漏方便。假借这样的修行,能成就圣人的无分别智,能永远杀害烦恼的种子。真如、法性、实际所在之处,烦恼不存,这就是于诸烦恼心永解脱。这样的无漏方便是四念处,要以根本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依止,能成就根本静虑,才能修四念处,断烦恼得解脱。世尊开示我们,修止成就,修观才能成就,才能断烦恼得圣道。

【原典】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

有漏:不修圣道,烦恼不断叫有漏。解脱:断烦恼(断欲界烦恼)。修行人想得禅定,一定要断欲,虽还不是圣人,已超过一般凡夫了。这里的解脱只是欲界的烦恼解脱,还未达究竟烦恼种子解脱。这段是说有漏方便的修学次第。是外道的修法,或根性比较钝的佛弟子所修,这种人是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就是先断烦恼(主要指欲界烦恼),才能得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由于成就了方便究竟果作意(也是作意成就),欲界烦恼就断了。断后才得根本三摩地(色界初禅)。这的三摩地,还是凡夫境界,还不是圣人。

【披寻记:于有漏方便中等者: 先于欲界观为粗性,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发起加行离欲界欲,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当知亦尔,是名有漏方便。诸瑜伽师修方便时,略有七种作意差别,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声闻地中广释其相。又若略说,了相作意:于所应断能正了知,于所应得能正了知。为断应断,为得应得,心生希愿。胜解作意:为断为得,正发加行。远离作意:能舍所有上品烦恼。摄乐作意:能舍所有中品烦恼。观察作意:能于所得离增上慢,安住其心。加行究竟作意:能舍所有下品烦恼。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彼诸作意善修习果。由是当知,于证方便究竟果作意时,下地烦恼皆已伏断,安住下地对治修果,是名证得根本三摩地。由是道理,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此中解脱,谓由暂时伏断现行,非是毕竟永害种子。】

初静虑:是色界初禅。若定若生:色界初禅两种;一是定(人间修色界初禅成就。报身还在人间),二是生(成就初禅后,报身往生色界天)。修四念处是无漏法门;若不想修无漏法门,可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达到初禅,如何做到?在未到地定里,观察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是粗性(劣、卑鄙)的,都是苦恼、病痛境界;同时观察色界是光明安乐的,无有老病灾难,于是就发心努力修行,想离开欲界的欲,成就色界四禅,这是世间修有漏定的方法,佛弟子如果也这样修,比外道的方法圆满多了,就是要修七种作意:在〈声闻地〉有详细解说。

了相作意:于所应断能正了知,于所应得能正了知,为断应断为得应得心生希愿:是学习佛法,对身口意所造正误应有判断,错的消灭除断,对的能明白知晓。生出希望心,希望成就功德,断掉烦恼,叫了相作意。胜解作意:为断为得,正发加行:为断除错误,成就功德,努力修行。就是胜解作意;解,是思惟;胜,是有力量。有力量的思惟观察。没禅定人也可以思惟观察,但力量不够;在禅定就能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了相作意还是在学习阶段,只是发愿,胜解作意正式开始修行了。远离作意:能舍所有上品烦恼:上品烦恼:是欲的烦恼。欲烦恼特别强,力量大,叫上品。是在未到地定里修毗婆舍那的胜解,天天用功进步,就能弃舍所有欲的烦恼。叫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能舍所有中品烦恼:断掉上品欲烦恼后,生欢喜心,继续不断修行、断烦恼。没成就时,不愿静坐,容易懈怠,对修行事只是勉强应付。这时会完全不同,能欢喜用功修行。结果舍掉中等的欲烦恼(欲烦恼分:上品、中品、下品,或叫软品)。而能弃舍全靠胜解作意。

观察作意:能于所得离增上慢,安住其心:中品烦恼已断,在日常用功时心得清净;好像没烦恼了。这时反省观察自己,是真的没烦恼了?还是自己不知道?通过观察,发现欲的烦恼没完全断掉,还有微细的欲烦恼在,就不会认为自己很有修行!不敢骄慢,就是离增上慢。这时能就安住自己的心。加行究竟作意:能舍所有下品烦恼:还是胜解作意不断这么修行;就能弃舍所有下品烦恼(最微细、微隐、不易觉知的欲烦恼)了。弃舍这个烦恼,叫加行究竟作意。这个作意圆满了。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彼诸作意善修习果:最后这个是加行究竟作意成就的果,是初禅。上中下品三种欲烦恼都灭掉,就不是欲界的境界了,已经进入色界初禅的境界。这时就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对治下地烦恼成就的果,是初禅,就是证得根本三摩地。因此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用前边六种作意把欲界烦恼断掉,就得解脱了;然后才成就色界初禅。这个解脱,只是降伏消灭欲界烦恼的活动。并没究竟消灭烦恼种子;所以还是凡夫不是圣人,这是有漏的方便,非究竟无漏方便。

【原典】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或说三摩地与解脱两者同时。佛有时为众生说法,说三摩地是初禅,与解脱(断烦恼)是同时的,不分先后。前面两作意,一是无漏方便,一是有漏方便,这里指无漏方便。这个俱时说三摩地是无漏,解脱也指无漏,和前面不同。

无间道:又叫无碍道,凡夫在见到真如理前,会遇到烦恼障碍;在把烦恼障碍消除了,就叫无间道。是成就了加行究竟果作意,在加行究竟果作意里修四念处,一下子把烦恼断掉了,就是无间道断烦恼得解脱,和前边有漏的断烦恼不一样;这是断一切爱烦恼和见烦恼,就得阿罗汉果了。当然修行人也不完全一样。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这个三摩地:或方便究竟作意里的三摩地,是未到地定;或是方便究竟果作意的三摩地,是初禅。这时三摩地和修四念处断烦恼同时的,叫俱时有。这是第三种,与前面两种不一样。

【披寻记:或有具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等者:于地地中,前加行道已得究竟,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方便究竟作意。从此无间,正断烦恼,名无间道。如是作意及无间道皆定地摄,由是说言三摩地中。依此道理,故具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由彼具时有故。】

【原典】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将证彼时,能为障碍。何等为五?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沈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

修行四禅八定,中间有障碍的,在你将要成就圣道时,出来障碍,令你败退。略说有五种: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

【原典】贪欲者;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追恋。

追求美妙的色声香味触,心总随着净相去,想见美妙色、听美妙声音,乃至想接触美妙事物,或曾经有过享受的经历,心中回忆那个美好体验,这些都属贪欲,贪着五欲,叫贪欲者,也叫贪欲盖;或静坐时,受这件事影响,不继续修止观了,去思惟这个事情,就是障碍修止观,是障道。

【披寻记: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等者:若妙五欲正现前时,眼等五识既取相已,无间具生分别意识执取随好,是名于妙五欲随逐净相。由此因缘,令心流漏,即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复五欲不现在前,而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分别,追恋不舍。如是诸相,名贪欲盖。谓于诸欲妄分别贪,覆真实义,令不显了故。】

【原典】瞋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当作不饶益事、于当所为瞋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

同梵行等:共同用功修行的人。举其所犯:指出你行为不当之处。心平气和时,不见瞋恚心的,什么因缘生起嗔恚心?或修行时遭同修指责;或回忆过去遭人指责之事;或心生妄想,将来若做何事遭人指责,心一思维,就生嗔恚。

【披寻记: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等者: 同习梵行,名同梵行。等言,等取诸有智者。若犯戒已,为彼谏举,心生恚怒,此第一义释瞋恚相。复有余义,如文易知。】

【原典】惛沈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惛昧,无堪任性。

惛沈和睡眠也是烦恼盖,什么因缘容易引起惛沈?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或犯戒;戒是善法,破坏了善行,就会导致昏沉。不守根门: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常能寂静守住六根,精神就旺盛;常向外攀缘就劳神,容易打瞌睡。食不知量:吃太多容易惛沈。或吃某种特定东西,会打瞌睡。不勤精进减省睡眠:如饮食不过量,且能精进坐禅,睡眠自然减少。若是放纵自己,不能精进,就愈睡愈多,容易惛沈。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正知住:行住坐卧中,应明明了了,我的心现在在干什么,是对是错,若心不在焉,老是散乱,也容易导致昏沉。不正知住和前边的不守根门有连带关系,因守不住六根,就散乱不住。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惛昧无堪任性:对自己所修(修四念处、断烦恼、积集善根),不精勤努力,生懈怠。生起很多烦恼,时间长了,没能力去修止观,总是迷糊昏昧。除上述几原因,身体有病也容易惛沈。但能常常用功修行的人,预先会知道今天要惛沈,因察觉到身体有了问题。这是讲惛沈。

【披寻记: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等者:尸罗律仪有六种相,谓安住具戒,广说乃至受学学处。声闻地中别释其相。由是说言净尸罗等随一善行。又声闻地广说根律仪乃至正知而住,此皆定资粮摄,翻彼应知不守根门,乃至不正知住而有所作。又定加行,谓修作意及断诸相、寻思、随烦恼等。于此修断不生喜乐,懈怠所作,是名不勤加行。如是一切顺生一切烦恼,身心惛昧,无堪任性,是名惛沈。】

【原典】睡眠者;谓心极昧略。

心在色声香味触活动时,能分辨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张李赵王,不活动了,就不分别了,叫睡眠。心极迷昧,不能分别。

【原典】又顺生烦恼,坏断加行是惛沈性;心极昧略,是睡眠性。

前面分别解释惛沈、睡眠,这把两者合一起解释。惛沈睡眠互相随顺,烦恼就生起,破坏你的加行,使你修行不能继续下去,比如不能继续静坐了,叫惛沈性,是描述昏沉的作用。睡眠性就是心无法继续分别了。

【披寻记:谓心极昧略者: 谓能令心于所取境不能明了,是名昧略。】

【原典】是故此二,合说一盖。

两个性质有点相似,所以合称为惛沈睡眠盖。

【披寻记:是故此二合说一盖者:由惛沈性与睡眠性皆不堪任修奢摩他,是故建立以为一盖。摄事分说:由违背奢摩他故,立惛沉睡眠盖。相虽有别,其用是一,是故合说。】

【原典】又惛昧无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极略性、名睡眠。

惛昧时不能继续修止观,叫惛沈;由昏昧导致没分别能力了,叫睡眠。

【原典】由此惛沈生诸烦恼、随烦恼时,无余近缘如睡眠者。诸余烦恼及随烦恼或应可生、或应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

烦恼:指贪嗔痴等根本烦恼。随烦恼:指掉举、恶作这些烦恼。是说昏沉与睡眠的关系,昏沉会引发其他各种烦恼,最容易引发的就是睡眠。不论其它烦恼是否生起,睡眠一定生起。因此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

【披寻记:由此惛沈生诸烦恼随烦恼时等者: 此中烦恼,谓贪、瞋等。掉举、恶作及与睡眠,名随烦恼。惛沈起时,坏断加行,应可顺生一切烦恼,然于尔时,睡眠必定具起,由与为缘最为近故。诸余烦恼及随烦恼不定具起,以或可生,或不生故。由是说言无余近缘如睡眠者。即依此义,合立一盖。】

【原典】掉举者;谓因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或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所行之事,心生喧动腾跃之性。

掉举恶作盖,先说掉举。思念亲属,思念国土,思念长生,或回忆曾经经历的欢乐愉快事,这时心念浮动散乱,不能安住,名掉举。

【披寻记:谓因亲属寻思等者:此中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又与戏笑欢娱所行之事,如下自释。说与掉举能为食故。】

【原典】恶作者;谓因寻思亲属等故心生追悔:谓我何缘离别亲属?何缘不往如是国土?何缘弃舍如是国土,来到于此,食如是食,饮如是饮、唯得如是衣服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众具?我本何缘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

恶作,是在思惟亲属时心生后悔追念:我为什么与亲属离别?怎么不到那个国土去?那里多好!我为什么舍弃了那么好的地方而来到这里?吃这些喝这些穿这些用这些(都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不等享受完人生老了再来出家?

【原典】或因追念昔所曾经戏笑等事,便生悔恨;谓我何缘于应受用戏乐、严具、朋游等时、违背宗亲朋友等意,令其悲恋涕泪盈目,而强出家。由如是等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

继续追念悔恨:我本应该享受美好生活,游戏娱乐,与朋友出游快乐,现在却违背家人朋友的关心,硬要出家修行,让他们悲伤难过,种种的因缘引发这样类似的悔恨心追念往昔。

卷第十一(3)

【原典】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处所等故,合说一盖。

掉举和恶作的原因都是忆念亲属及国土或曾经做过的事,就是发起过失的地方是相等的,因此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障,叫掉举恶作盖。

【披寻记:由前掉举至合说一盖者: 掉举、恶作皆以亲属等所有寻思及曾所经戏笑等念为食。即此处所为因,能生掉举、恶作,由是说言彼处所等,故此二种合说一盖。】

【原典】又于应作不应作事,随其所应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此恶作缠犹未能舍。

恶作是后悔的意思,厌恶自己所作,应该做的事没做,不应做的事却做了,心生后悔;为什么当初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又做了,加上前面提到因回忆种种生忧恋心恶作,对恶作的烦恼一直执着悔恨,不能舍弃。

【披寻记:或已曾作或未曾作者:此二差别,逆次配属前说应作、不应作事,谓于不应作事或已曾作,及于应作事或未曾作,由是说言随其所应。除先追悔所生恶作等者:前说寻思戏笑等念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名先追悔所生恶作。除此复有非处恶作,即由应作不作、非作反作之所引发。此现行时未能除遣,名未能舍。】

【原典】次后复生相续不断忧恋之心,恶作追悔。此又一种恶作差别。

这是另一种后悔情形。事情已过去很久了,还是生起忧愁苦恼的心;这后悔的心一直相续下来。作错了事应该后悔,但问题解决就算了,若继续后悔,也是障碍自己用功的一种过失。

【原典】次前所生非处恶作、及后恶作,虽与掉举处所不等;然如彼相腾跃喧动,今此亦是忧恋之相,是故与彼杂说一盖。

前面说到的非处恶作及后恶作,虽与掉举发生的处所原因不同,但都是内心不安静之相,障碍禅修,所以把两者合为一盖。叫掉举恶作盖。非处恶作:是后悔所做。及后恶作:是相续不断的忧恋。腾跃喧动:腾,从地面飞到虚空。跃,跳跃。喧动,大声说话。从身体的躁动显示出内心的不安静。是掉举的相貌,是对满意之事的悸动、浮动之相。

【披寻记:次后复生相续不断忧恋之心等者:此说非处恶作。后后刹那相续不断生忧恋心,恶作追悔。当知此由相续恶作,与前有别,是故更说。】

【原典】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证断寂静。

五盖最后一个疑盖。对师、法、学、诲、证,心生疑惑,我能成圣道吗?我所修的法对吗?因疑惑生起,不能勇猛精进证断苦、烦恼寂静。师:大师。这是经论上惯用的字,若说大师就是佛,但也包括亲教师、戒师,或学习的这些教授师。于师疑惑,是几个疑惑当中最严重的,可能因对师父的疑惑而完全停止对佛法的修学。法:是师所教授的法门。学:是戒律,戒应当学。法:是经论。诲:是师和经律论合起来的教诫、教导。证:修学无漏的戒定慧能得无生法忍、能得圣道。于证疑惑,对自己证道没信心。惑:是不明白。疑:怀疑。多少明白但又不完全明白,将信将疑,疑信参半。证断寂静:证悟真理断除烦恼。证断寂静是灭谛,勇猛方便是道谛,由道谛证入灭谛,断除苦集二谛,就成功了。但因为有疑惑,只停留在苦集上,不能入到灭道二谛去。

【披寻记:谓于师于法至生惑生疑者: 师谓大师。法谓师所说法。学谓戒等三无漏学。诲谓教授教诫。证谓涅槃寂静。由于大师、于法、于学、于诲心怀疑惑,故无堪能趣入勇猛方便; 由于所证心怀疑惑,故无堪能证断寂静。寂静有二,谓苦寂静、烦恼寂静。当来众苦皆永断故,证苦寂静; 一切烦恼皆永断故,证烦恼寂静; 是名证断寂静差别。义如有余依地说。】

【原典】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

对过去、未来、现在也有疑惑。过去未来有我吗?死了就完了吗?色受想行识是我吗?对苦集灭道四谛法,迷惑不明了,心里犹豫就去推测猜度。使自己不能安心修学佛法。

【披寻记:又于去来今等者: 于去来今心怀二分,于苦等谛迷之不了,如下疑盖食非食中别释其相。】

【原典】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答:有净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贪欲如何生起?依何增长兴盛? 一、净妙相;二、不正思维。

【原典】净妙相者:谓第一胜妙诸欲之相。若能于此远离染心;于余下劣,亦得离染。如制强力,余劣自伏。

净妙相,是第一殊妙的欲界相(色声香味触)。如果对此殊胜相不生爱著,那就一定远离其它下劣的相境界了,就像擒贼先擒王,把王打到了,其他士兵就自然投降了。这个诸欲之相究竟是什么相?下面详细解释。

【原典】此复云何?谓女人身上八处所摄可爱净相;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歌、舞、笑、睇、美容、进止、妙触、就礼。

就是女人身上的八处可爱相:歌、舞、笑、睇、美容、进止、妙触、就礼。有这八相,男人就都被女人绑住了。

【原典】由此因缘,所有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长;故名为食。

众生无始劫来就有贪欲,但一直以种子的形式潜伏在阿赖耶识里,遇见这八种事相,种子就动了,烦恼就生出来,生了又增长、扩大。因此称为食,就像贪欲种子吸食了这些妙相的营养,才生发强大起来。

【披寻记:有净妙相等者: 色等五欲实唯不净,唯粗非妙,然由相似净妙相现,是故说言有净妙相。若于彼相不净计净,颠倒思惟,是名不正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贪欲未生而生,又多串习,能令贪欲生已增长,是故贪欲以此为食。由长养义是食义故。】

身体,不管男女,内里不净充满,但有一层皮包起来,这层皮,与清净的净相相似,因此肉眼只看到外皮的清净相,无法见到内里的不净相,把不清净的执着认为是净的,是颠倒思维。就像食物生发滋养了贪欲。

【原典】问:此贪欲盖,谁为非食?答:有不净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怎样抑制贪欲盖的增长?应观身不净,如理作意多多修习加强,才能抑制贪欲的增长。这样好好修行,贪欲无法以此为食而增长,称为非食。

【披寻记:有不净相等者:谓观内外种种不净作意生时不颠倒转,故名如理。以彼不净于内于外自能现见去来今世,不过如是不净法性故。】

【原典】此复云何?谓青瘀等。若观此身种种不净、杂秽充满,名观内身不净之相;复观于外青瘀等相、种种不净,名观外身不净之相。

不净有很多种,内里的五脏六腑屎尿脓血;外有青瘀等种种不净相。

【原典】由观此二不净相故,未生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断,故名非食。

若能如此观想修学,贪欲就无法生起,若已生起,也能断掉,因此修不净观无法令贪欲增长扩大,反而使其停止断灭,因此名非食。

【披寻记:若观此身种种不净等者: 观内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脏、熟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唾、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净。若观外身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噉、变赤、散坏、骨锁等相,是名外身朽秽不净。如下声闻地说。此不净观能与贪欲作断对治,是故非食。】

【原典】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习故,生已能断。

静坐时遇到五盖,要如理作意,修不净观对治。由于能如理观察五蕴身作不净意,因此不会再生起贪欲心,即使生起,因为能反复观察觉照,强调身的不净,没有滋养,贪欲自然断掉(见其不净,心生厌恶,不想亲近,何谈贪求)。

【原典】前黑品中,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习故,倍更增广。

前面那个为食是黑品。由于对欲相的不正思惟,令烦恼生起,又常常这样重复地颠倒思惟,使得贪欲烦恼成倍地增加扩大。

【原典】问:瞋恚盖以何为食?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嗔恚盖如何生发增长?嗔恚性、嗔恚相,以及不正思维、多所修习引发增长嗔恚盖。有瞋恚相:有瞋恚的相貌。瞋恚性:还是心,心一动就表现在外,那就是相。于彼相不正思惟:对事物没如理作意,就会引发嗔恚。多所修习以此为食:常常思惟这个相,瞋心愈来愈厉害,就像得到了饮食的人。

【原典】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名瞋恚性。

什么叫嗔恚性?对已发生于自己不利的事耿耿于怀,心生愤怒,想去伤害对方,叫嗔恚心,若常常动瞋恚心,就产生力量不容易改变,叫瞋恚性。性,有不容易改变的意思。

【原典】不饶益事,名瞋恚相。

瞋恚性还是心,心一动就表现在外,那就是瞋恚相。接触到不饶益事,愤怒来了,就发动行动去搞对方,也叫不饶益事。

【原典】于九恼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为食。

【披寻记:于九恼事不正作意者:决择分说:瞋事亦有十种。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云何六事? 谓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于后三中,怨亲各二,是故建立成九恼事。当知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安立我及有情,不应依彼心生恼害作意思惟。即彼作意,名为不正作意。】

〈抉择分〉说:有十种瞋事。一、己身。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发瞋心。二、于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世怨亲;六、现在怨亲,这是六事。再加不可意、嫉妒、宿习、他见,共十事。九恼事:六事后面三个怨和亲各两个,三个就变六个,再加前面己身、所爱有情、非所爱有情三个,就是九恼事。对九恼事不正作意叫不正思惟。要知道发动瞋心的境界里没我,在这臭皮囊里没常恒住不变易的我的体性。没有我、只有色受想行识而已。而这些色受想行识都是剎那生灭变化的。都是假相,不应该在这里生恼害心,作意思惟有我。生恼害的作意,执着有我,这样分别,叫不正作意。

【原典】问:此瞋恚盖谁为非食?答:有仁慈贤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问:如何对治嗔恚?答:要有慈悲心,心里没什么烦恼,心性良善。还要对嗔恚相如理作意,勤加修习。仁慈:对一切人有爱心叫仁慈;贤善:是没恶心,没伤害人的心。有仁慈、贤善之心的人,瞋心自然会轻一点。于彼相如理作意:观察这都是虚妄分别、毕竟空寂的。

【原典】又此慈善,恒欲与他安乐为相,修力所摄。由思择力所摄作意,调伏九恼。

慈善,是常常愿意给别人安乐,让他身体安然、心情快乐。如不是天生具备慈善之心,可以通过修行达到。比如用智慧思惟观察,我不愿受到伤害,又欢喜安乐自在,众生也是如此,以己之心考虑旁人,能这样思择、作意,慈悲心就来了,就把九种恼乱的瞋恨心制伏了。

【原典】以能断除瞋恚盖故,经中唯说此为非食。

能这样修习仁慈贤善,如理作意,就能断除嗔恚盖,不令嗔恚生发增长,称为非食。

【披寻记:又此慈善恒欲与他安乐为相等者:如修慈愍观者,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如下声闻地说。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寻思慈愍,能断瞋恚。当知此由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之所引发,由是说言修力所摄。又若思择内事、外事、亲品、怨品,及与慈愍自相、共相,由此令有情瞋未生不生,生已能断,是名由思择力所摄作意调伏九恼。此中内事、外事、亲品、怨品、自相、共相,亦如声闻地释。】

(弟子:法华子.千乘,闭关10个月依据妙境法师讲话稿整理)

【弟子:法华子.静*2020年6月25日恭敬顶礼分设学习页数】

特别供养回向: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中去世了的生命灵识,愿他们往生善处;最好再回人道来能修学佛法。供养回向战斗在国内国外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医护人员,愿他们身体健康,技术精湛地治愈受病毒感染的所有病人;愿新冠病毒早日得到制化;愿新冠肺炎早日消除。愿一起听闻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每一众生,早日明理,背尘合觉,具足普贤菩萨行愿:从此不吃肉、不杀生,不买卖杀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愿都能学习佛法,好好受持读诵法华经楞严咒,破迷开悟,早日明心见性,证悟菩提;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吉祥安康。

法华子学佛:爱国、爱教、爱党、爱民;读《法华经》诵《楞严咒》、念佛、讲学《瑜伽师地论》,增修唯识种智,祈祷: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互不侵犯,人们互相尊重,吉祥安宁。

深切至诚祈愿:全法界一个个阿赖耶识:不给你执持的一个个七末那识、六意识五蕴身提供诸如参与战争、拨动武器弹药的业种;不提供感染病毒与及饥饿机会的种子。全法界的每一个七末那识:绝不有战争、疾病、饥饿的起心动念,更不能有发生小三灾的机关命令。全法界的一个个六意识:都安分守己,做好本分事,守护好自己,绝不给别人别国带来战争、疾病、饥饿的一点点危险因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