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4):航空战舰伊势(上)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4):航空战舰伊势(上)

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6282字,配图20幅,阅读需要18分钟,2021年6月16日首发。

三、航空战列舰

说起这玩意,实在是战舰界的耻辱,堂堂主力舰,怎么会自我阉割掉引以为傲的大管子,去装什么劳什子的平顶船?

一切的来源还是那场颠覆性的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曾经极端自信的以战列舰为主力设计的“邀击作战”宣告破产,11艘新老战列舰热热闹闹地跑到中太平洋转了一圈又灰溜溜地返回,充分说明再也不会有一场战列舰之间的决战了,未来海战的主角只会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并且舰载机对战列舰的屠杀将是单方面和碾压式的。

图1. 莱特湾大海战中正在遭到美国舰载机航空攻击中的航空战舰“伊势”

因此,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不仅迅速启动了“航母增势计划”,停建一批不急用的主力舰,加快航母的建造速度和改造速度,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改造现役战列舰上面。至于是哪一条战列舰?让我们脑补一下下面的对话:

“What?改成‘航空战列舰’?”

“联合舰队有12条战列舰,为什么不挑选两条最老最没用的改造?”

“什么?”

“我们就是最老最没用的?”

实际上,相比最终被选定的伊势级,联合舰队还有两艘更老旧的准同级舰扶桑级。熟悉联合舰队造舰史的都知道,扶桑级是日本所谓超弩级战舰的发端,为了增强火力,硬是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中部又塞入了两座炮塔,并且极为奇葩的被后烟囱分隔开,导致装甲带拉长,动力舱尺寸受限,两门炮的射界存在差异而难以统一指挥,毛病多得让日本人都捏鼻子。

图2. 高荷义之画作:1944年的“扶桑”,注意三四号炮塔射界被分隔

原计划开建四艘的扶桑级,因为国会否决了后两艘的预算而间隔了整整三年才开工(“扶桑”号1912年3月开工、1915年11月完工,“伊势”号1915年5月开工,1917年12月完工),因此日本海军得以在扶桑级的基础上加以大幅修改,性能提升不小。

具体来说,大的变动包括:三号和四号炮塔终于被挪到一起,统一置于后烟囱的前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炮群,既便于统一指挥,又缩短了舰体防护带。

图3. 联合舰队战列舰“伊势”号,注意三四号炮塔被挪到一起

同时,扶桑级的16门四一式152毫米炮廓式副炮被替换成20门四一式140毫米副炮。这是因为战列舰的副炮主要用于驱逐接近的小型军舰,日本人认为140毫米炮的威力已经足够应付,同时重达43公斤的152毫米炮弹超过普通日本水兵的体能,140毫米炮弹只有38公斤,显然要好得多,因此140毫米就成为日本轻型舰艇的一个独有的火炮口径。但由于三、四号主炮占用了中部舰体,使伊势级的副炮几乎全部位于舰体前半部,导致后半部的副炮火力偏弱,好在实战中没有出现被轻型舰艇追着屁股打的囧态。

图4. 上为扶桑级,下为伊势级,扶桑级的副炮射界更完整,伊势级炮多且新

伊势级入役后,在其不到30年的舰史里,经历了五次大大小小的改装(1923、1927、1932、1935和1942),是在身上动刀子最多的一型日本军舰。当然,每一次的改装都多多少少获得了战斗力的提升。

图5. 彩色化影像中的扶桑级战列舰,此时违章建筑已经很夸张了

不过,正是因为头顶着“主力舰”的头衔,扶桑和伊势级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服役生涯里平淡无奇,如果没有出海训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港内洗甲板,或者在船厂接受整容。这或许是因为该舰毕生的假想敌都是米英舰队里的铁乌龟,而在与东亚大国的几次冲突时“不值得动用主力舰”。

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一舰队作为“九段邀击作战”的压阵主将,一直在等着美国舰队上门反击,但是由于驴都能明白的道理,美国舰队不再可能在遭到重创的情况下送肉上门,山本只好匆忙策划了一个“九段击”变种版的中途岛作战,仍然以第一舰队的几根老葱为主力,试图等南云机动部队将对手消耗一轮后,再由主力舰队一举夺取胜利的果实。当然,结果怎样大家都知道了。

图6. 老电影《中途岛》的海报,此战实际上是“九段击”的变种版

坦率的说,日本海军一直无法摆脱“九段击”的影子,这是无数海军军官研究了一辈子的成熟战术,很难被山本为代表的少数航空派军官轻易推翻,在体制内工作的人能更容易理解这种惯性,军队就是最死板的体制,离经叛道者的下场往往很不妙。

一次成功的偷袭珍珠港不足以改变这种惯性,但是一次惨败的中途岛却触达了日本海军的灵魂。原本约定俗成的以战列舰为终极选手的角色定位被放弃了,曾经的天之骄子成为砧板上的肉,认人宰割。

图7. 以苍龙级为原型的云龙级舰队航空母舰也是中途岛海战的产物,下图为未能完工的“笠置”号,1943年4月开工,1945年4月停建

1942年8月,由航空本部主导,进行了对现存战列舰实施航空化改造的讨论。当时的日本海军保有12艘战列舰,其中最强、最新的大和级是联合舰队的象征,无论从改装难度上还是从情感上,都不能接受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的任何建议。只能对余下的10艘战列舰都进行了研究。

航速达30节的金刚级高速战列舰是最适合改装为航母的对象,预计可以铺设220X34米的飞行甲板,搭载54架飞机,具备与“飞龙”级相当的攻击能力。

长门级的改装方案与金刚级相仿,但航速仅为25-26节。

伊势级的改装方案计划铺设210X34米的飞行甲板,同样搭载54架飞机,作战能力与“长门”级改装后持平。

图8. 以大型邮轮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隼鹰”号,可载机54架,战斗力勉强达到了飞龙级的水准,该级舰是中途岛海战后联合舰队的主力

扶桑级的改装要领与伊势级相同,但由于航速不足25节,其改装价值是最低的。

显然,金刚级的改装方案最具价值,但是该型战列舰因为航速较高,一直奔波于第一线充当机动部队的带刀护卫和高速袭击舰,前线离不开他们。

两艘长门级的410毫米重炮火力仅次于大和级,且“长门”号长期担任联合舰队旗舰,如果有得选择,海军就不情愿阉割掉这艘曾经的图腾。

剩下可供选择的也就是扶桑级和伊势级。

接下来,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被提及,无论是哪一型战列舰接受彻底的航空母舰改造,工程都至少需要一年半,约到1944年中才能形成战斗力,而到那时“改五计划”中的新建的云龙级航母群也将陆续建成服役,可能已经不需要这类半路出家的改造航母。

图9. 云龙级“葛城”号彩绘,实际上该舰没有搭载过舰载机

图10. 后期上色的“葛城”号航空母舰的试航照片

当下最需要弥补的,是1942年下半年到1944年上半年这段时间的航母荒,已经已经被列入改造计划的包括现役水上机母舰“千岁”、“千代田”和大型邮轮“阿根廷丸”(改造为护航航母“海鹰”)、“沙恩霍斯特”(改造为护航航母“神鹰”),尚在船台上的大和级三号舰“信浓”号和伊吹级重巡洋舰也被改建为航空母舰。只不过,这些改造都需要时间,日本海军迫切希望通过快速化的改装来填补新造航母大量服役前的空缺。

既然时间和情怀上都不允许改为纯种航母,日本海军只好退而求其次研究实施部分航空化改装,也就是航空战列舰方案,只拆除部分主炮和不必要的上层建筑,在舰体上增设飞行甲板和机库,利用弹射器起飞舰载机。

关于伊势级航空战列舰的改装,海军军令部提出如下要求:

1、保留6门主炮,撤除全部副炮;

2、尽可能多地搭载飞机;

3、大力强化防空武备,增加高射炮和机关炮数量;

4、力争在1943年内完成。

虽然军令部明确要求保留6门主炮,但具体负责改造的舰政本部对于拆除不同数量炮塔的各种方案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以确定最优的方案。

图11. 伊势级最后定型的改造方案,保留四座炮塔,舰体后方设置机库和飞行甲板,大大增强的对空火力

四炮塔方案:撤除后部的五、六号炮塔,保留八门主炮,具备充足的火力。在后桅楼之后设置机库和航空甲板,在四号炮塔后方两侧安装2座弹射器,可以搭载22架飞机。这个方案的工程量最少,工期也最短,不过载机数量也最少。

三炮塔方案:这是根据军令部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拆除后部的四、五、六号炮塔,在三号炮塔之后的舰体上增设机库和航空甲板,预计甲板长度为85米。经过计算,设计人员发现即使拆掉四号炮塔,騰出的空间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舰载机数量相比四炮塔方案没有明显增加,在弹射器数量保持不变(2座)的情况下,起飞全部飞机所需的时间反而延长了。特别是高大的后部上层建筑如果也在拆除之列,将导致工程量大幅增加。

图12. 伊势级航空战列舰的双炮塔改造方案预想线图

两炮塔方案: 有趣的是,战后有人在双炮塔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大胆的改装方案,只保留前部两座炮塔,拆除3-6号炮塔和后部上层建筑,安装一条100-130米长,35-40米宽的飞行甲板,并且在烟囱两侧向船首方向扩展成为两条斜角甲板,这样既可以利用斜角甲板弹射飞机,又可以利用后部甲板回收舰载机。

图13. 伊势级航空战舰双炮塔改造方案想想图,注意其斜角甲板

根据日本海军舰船弹射器和着舰制动装置的性能数据,上述构想在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而且以伊势级的航速,达到舰载机着舰的合成风速也不成问题,飞行甲板的扩展对舰船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大。如此一来航空战列舰的航空作业效率将有所提升,载机數量也会略有增加,这可能是航空战列舰改装的极致方案了。

战后,同样有本子的战史爱好者对伊势级改装为航空母舰的方案进行了推测,拆除全部炮塔和大部分上层建筑,以原上层甲板为机库甲板,在与二号炮塔基座齐平的高度铺设长210米、宽34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岛型舰桥设在右舷,位置与战列舰时代的烟囱位置相对应,采用与“信浓”、“飞鹰”相同的斜立 式烟囱。后部机库能容纳25-30架飞机,在适当提高飞行甲板安装高度的情况下,可在原前部主炮群的位置增设前部机库,能容纳10架左右的飞机,另外大约有15架露天系留于飞行甲板上,全舰将达到54架的载机量,与“隼鹰”、“飞鹰”的战斗力类似。

图14. 伊势级航空母舰改造方案预想线图

当然,结合日本海军战时的测算,花费一年半时间去改造这么一条极速仅有25节的老爷船,的确不如新造云龙级正规快速航母那么香。况且,日本海军实际上缺乏的并不是航空母舰或者水上机母舰(之前介绍过日军曾先后拥有多达26艘航母、7艘水上机母舰和9艘特设水上机母舰)这种载体,而是缺乏源源不断的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到战争中后期,日本海军一直是航空母舰在等飞行员,而不是相反!

由于“日向”号在1942年5月的炮塔爆炸事故中已经失去了五号炮塔,为节省时间,日本海军决定首先把“日向”号及“伊势”号先行改装为航空战列舰,然后视情况再对扶桑级加以改装,到1943年6月时,扶桑级两舰的改造计划被叫停。

图15. 伊势级“日向”号彩绘,如果不是该舰的五号炮塔炸了,说不定先改的就是扶桑级

有意思的是,经过舰政本部的一番论证,他们说服了军令部接受了四炮塔的替代方案,本来军令部判断至少需要保留6门主炮才能具备一条战列舰的基本炮击能力,现在能保留8门自然更好。

其他的改造措施包括:

在舰尾上甲板上方6米处铺设航空甲板,作为舰载机停放和进行起飞准备的场所,全长70米、前部宽29米、后部宽13米,为了便于建造采用全焊接结构,非常类似于正规航母的飞行甲板后部。航空甲板从后枪楼一直延伸到舰尾,其宽度从前至后逐渐收窄,其外张的边缘突出于舷外。

在航空甲板上装有复杂的飞机移动轨道系统,与先前运用在千岁级水上机母舰的同类系统非常相似,由三条纵向主轨道和一些分歧轨道构成,飞机被安置在搬运车上沿轨道在甲板上移动。

位于甲板中心线上的中央轨道是联络轨道,穿过后部的升降机平台,从机库提升的飞机都要通过这条轨道转移至两舷的轨道。在中央轨道前后有两处转向盘,后部转向盘是三条纵向轨道的汇集之处,而前部转向盘则分出两条分歧轨道,通向两舷的弹射器,是Y字形,另有一条横向轨道与两侧的轨道相连。

图16. 略显复杂的伊势级航空战舰飞行甲板设计图,注意大量的飞机系留点和转换轨道,以及两部弹射器

位于两舷的轨道是作为系留/弹射轨道使用,与航空甲板前方两舷的弹射器连通,每条轨道上都有五个转向盘,其中在前四个转向盘处向外侧分出一段短小的轨道,相当于一个停机位,平时舰载机就系留于此。为了便于作业和通行,所有轨道和转向盘都采用埋人式设计,与甲板平面同高,尽管这样做增加了改装难度,但还是被接受了。

图17. 伊势级航空战舰后视图

由于跑道只有70米长,飞机只能通过弹射器起飞了。好在伊势级航空战列舰安装的是大型化的吴式一号型弹射器,足以弹射起飞3吨以上的大型飞机,从而保证了伊势级的舰载机不至于太垃圾。

最初计划搭载的是22架正在研制中的十三试舰爆,也就是后来的“彗星”。该型舰爆安装了德式水冷发动机,性能明显优于99舰爆,而且“彗星”的翼展比99舰爆少了3米,在机库空间狭小的航空战列舰上,飞机尺寸较小也是一大优势。

图18. 战争中后期服役的日本主力舰载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体都要更大,直接导致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下降

为了适应弹射起飞。伊势计划搭载的“彗显”22型特意对起落架和机身下部结构做了强化改造的起落架做了改造,计划改造60架,每舰配备22架常用机和8架预备机。但是,最后实际搭载的是换装金星62型空冷发动机的“彗星”33型。

由于“彗星”生产进度迟缓,难以获得足够的飞机,最后不得不将半数舰载机换为十六式特殊水侦,即“瑞云”水上侦察机,该机由爱知公司研制,是日本海军列装的最后一种制式水上飞机,1943年装备部队,航速可达448 千米/ 小时,“瑞云”虽然是水上飞机,却能够携带1枚250千克炸弹或2枚60千克炸弹,机体强度能够实施俯冲轰炸,实际上是一种水上俯冲轰炸机。

图19. 海军第634航空队预计装备的瑞云水侦,可以执行俯冲轰炸的水上侦察机

图20. 战后被俘获的瑞云水侦,可能是最好的水侦,然并卵

平时,机库内可容纳9机,有11机系留在航空甲板上,弹射器上还有2架随时待机。出击时,先将弹射器和航空甲板上的飞机升空,再从机库内提升后继飞机。

这样,伊势级的实际载机方案是11架“彗星”和11架“瑞云”,但也有资料认为存在每舰只搭载一种舰载机的方案,其中“伊势”号全部搭载“瑞云”,“日向”号全部搭载“彗星”。

纸面上的工作,总算啰哩啰嗦一大堆说完了,1943年2月23日,“伊势”号进人吴海军工厂船渠开始改装工程,9月5日完成,工期仅6个半月。“日向”号1943年4月先在吴工厂将140毫米副炮拆除,后在5月2日进入佐世保海军工厂实施改装,11月18日完成,工期也仅有半年出头。这种改造效率倒还是让人满意。

只是这船有了,飞机在哪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