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渔业破解海洋种业困境
6月15日,青岛市科技局在黄海水产研究所召开青岛市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前沿种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驻青科教机构和青岛市重点渔业企业代表3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在交谈中,与会代表认为,破解青岛“有种无业”困境,关键要在高端人才、从业人员、土地规划等方面进行补足。
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瑞用认为,要想发展现代海洋渔业,首先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和引进,尤其要补齐高端人才和行业从业人员的短板。据了解,目前从事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十分欠缺,企业对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端人才求贤若渴。此外,从业人员普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年龄结构集中于“60后”和“70后”,整个行业对年轻从业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认为,与南方沿海省份相比,青岛在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都缺少竞争力。海洋种业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应当引领经济发展发展。因此,青岛必须下定决心,统筹规划,尽快出台相关举措。此外,也应加大力度给予土地、专项资金等支持。对于育苗难的问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莉认为,青岛应当对特色、优势海洋物种进行整体规划,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海洋开放进程,振兴海洋经济,关键还是在科技。”在座谈中,与会专家和学者频频提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等热词。“ “
正如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胡晓丽所言,要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青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此外,青岛应当在创新海洋人才体制机制、支持海洋重大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发展高质量的海洋经济。
青岛在水产苗种领域具有较强科研优势,具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资源禀赋,但存在企业关键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融合发展模式亟待创新等问题。青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出题目”,院所“做答案”,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开展种质创新研究,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海水养殖深度融合,推进全市现代海洋渔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