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场、拜老爷、做美食,无所不能的潮汕妈妈才是最“乘风破浪的姐姐”
旅游
旅游 > 游物 > 正文

入职场、拜老爷、做美食,无所不能的潮汕妈妈才是最“乘风破浪的姐姐”

“三孩”政策出台后,很多年轻女性表示,由于育儿压力过大、难以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不打算生育三孩。但对于有着“多子多福”传统的广东潮汕妈妈们来说,是否生四胎、五胎,恐怕才是她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潮汕妈妈各个都是“绝绝子”,不仅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绝佳的人际交往能力,“传女不传男”的独门绝学,还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只要有她在,似乎什么事情都能搞定。如果你去潮汕旅游,有机会一定去当地人家里做客,潮汕妈妈一定会分分钟端上秘制的美味佳肴,让你大饱口福。

人永远都是一座城市性格最灵动的表达,凤凰网旅游将陆续找寻不同城市里那群最有故事的人,用他们的style展现每座城市就做不同的性格。

作者/神猫侠女

01.

胶己人”的交往之道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一般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部分人认为也包括汕尾。

因为坐拥多个优良港口,潮汕地区从唐朝起就早早开始了海上通商的历史。在长期与大海打交道的历史中,潮汕人慢慢习惯了“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看家”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

图片

在潮汕人的家庭生活中,女主人是家里的主心骨。除了日常洗衣做饭、管理家中财政以外,家庭对外的人情往来,一般也都由潮汕妈妈们负责。

因此,除了做家务照顾家人,潮汕妈妈的对外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绝。

当客人带着伴手礼登门拜访,潮汕妈妈准备好了回礼客人却推辞不收怎么办?没这回事,派家里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追出去,就算是一路跟到客人回家,也必须把回礼塞到客人手上!

带孩子出门,遇到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怎么办?不必恐慌,潮汕妈妈的脑子里都有个庞大的数据库,能迅速调出和此人的关系——“这是你二姑婆”、“这是你三表舅”,孩子乖巧地打招呼,妈妈满意地功成身退。

不管有再多旁支的家族,过年走访亲戚都必须每家不漏;礼尚往来要当场结清;亲戚办红白喜事需要帮忙打理招呼客人;逢年过节给亲邻孩子的红包里的钱必须是双数;春节要互赠大桔……

亲戚、邻里之间,每件事都是礼数,每件事都需要潮汕妈妈上心。因为这与在外打拼的潮汕爸爸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

图片

在潮汕,你很容易发现一条街中各家店铺有许多同姓老板;产业链中的各级供应商往都沾亲带故。这是因为潮汕人民对“胶己人”(自己人)有着高度的信赖和认同感,归根到底是潮汕特有的宗族观念。

三面背山、一面向海的潮汕地区,从明代中后期起频繁受山贼和海盗侵扰。为了抵御外敌侵袭,潮汕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生活,互相照应,慢慢地就形成了宗族。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因为广东巡抚推行“粮户归宗”的税收改革,宗族成为了赋税的单位。在这样的政策下,许多小姓人群纷纷改姓以成为大宗族的一份子,这样既能减轻赋税负担,又能得到大宗族的庇佑。

图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潮汕人习惯了彼此照应、彼此依赖,“胶己人”之间来往的习俗礼节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人爱长交,数爱短结”、“买卖算分,相请无论”是潮汕人代代相传的箴言,意思是买卖和情分要泾渭分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奔着长远的去,钱财的往来则要尽早结清。

处理好家族和邻里关系,就是守护自家的荣誉和名声,为家人在“胶己人”的团体中得到更好的照应和更多的机会。因此,潮汕妈妈恪守各种传统习俗和人际交往之道,总能不动声色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算清每一笔人情债,在错综复杂的人际网中自由行走。

02.

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

因为有着长期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潮汕地区形成了相对内向的传统文化。面对人,他们更相信“胶己人”;面对吃,潮汕人也更偏爱本土的佳肴。

手打的牛肉丸弹牙爆汁、肥美的卤鹅香滑入味、新鲜的鱼饭紧实鲜甜,此外还有大虾、鱼丸、粿条……太多潮汕特色美食让人心驰神往。

有俗话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要抓住Ta的胃。出门在外,难免思乡,潮汕妈妈们总能在儿女最需要的时候,寄去一份满是家乡味的大礼包。像牛肉丸、卤鹅、咸杂都是基本操作,许多妈妈还会邮寄自己做的辣椒酱、酱油、甚至大米、新鲜蔬菜。这些东西虽然看似随处可见,但在潮汕妈妈眼中,只有潮汕地区出产的才独具风味,外面都买不到。

图片

当儿女终于回家时,潮汕妈妈拿起锅铲,牢牢地抓住的不仅仅是儿女的心。两三个炉灶同时开火,Multitask不在话下,不到两个小时,十几道菜撒上香菜葱花后上桌。一顿饭下来,外来的儿媳和女婿也要俯首称臣。

潮汕妈妈们还很擅长在平凡的生活中就地取材、举一反三。不起眼的萝卜和芥菜,腌渍入味后日晒脱水,马上变成美味的菜脯,铺在粿皮上成了连吃八个都不腻的咸水粿,撒在肠粉上的则成了点睛之笔;原本略带酸涩的橄榄,和芥菜一起清洗盐渍油煮后,摇身一变成“橄榄菜”,用来炒肉末豆角、做成橄榄菜饼,样样让人叫绝;编绳子剩下的麻叶其貌不扬,过水除涩后翻炒,竟然也能变成夜粥的最佳伴侣。

图片

农田、市场、厨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场所里处处是智慧,不管多么不起眼的食材,潮汕妈妈都能用灵巧的双手让它们物尽其用。这无形之中也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不管条件怎样简陋,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总能创造出新的机会。

凭着这样的智慧和巧手,潮汕妈妈在过去那些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维持了家人的生活,在今天富足的日子里,也为生活继续添加着古早味的乐趣。

03.

“传女不传男”的独门秘学

“拜老爷”是潮汕人民的传统之一。“老爷”其实就是“老天爷”,就是各路神仙。在海上讨生活,一直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尤其是在古代设备和技术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朝不保夕也是常有的。人靠不住,只能靠“老天爷”。

岸上的家属,用一柱香向“老天爷”许愿祈福,希望漂流在外的家人平安归来,今后的一年风调雨顺。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拜老爷”的传统。“老爷”拜得好不好,关系着一家人平安和今后的生活质量,所以一度被视作潮汕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门大学问。而这门学问自古都由在岸上等候的女性家属操持,属于“传女不传男”的独门秘学,潮汕爸爸们对此表示看不懂也管不着,所以通常都是都潮汕妈妈们一手操办“拜老爷”的大小事宜。

图片

每月初一和十五要拜天公和地主爷,大年初七要拜三山国王,清明节拜祖公,七月半拜孤爷,中秋拜月娘……除此之外,还有佛祖、观音、财神、灶王爷、门神、自家祖先……一年不同的时间要拜不同的“老爷”,对不同的“老爷”也要许不同的愿。

拜天公和地主爷的时候要摆上香炉、烛台、三牲和粿食,烧香祈祷后要烧冥纸;拜月娘的供桌上必有芋头,有时还需要供奉一些手工艺品,像茶塔,糯米饭塔,还有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拜其他神仙的供品也是五花八门,有三牲、五果、干果、粿食、斋碗、菜碗......样样都需要潮汕妈妈准备,甚至亲手制作。

也许每个潮汕妈妈脑子里都有一本《“拜老爷”宝典》,事无巨细记下了每个流程。就算每次都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忙个不停,也从不出错。

图片

除了供奉、燃烛、烧香,“拜老爷”还有个有趣的环节叫“问杯”。“问杯”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具体做法是选两片木制或竹制的杯,对神灵许愿之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落地时呈一正一反,就说明神灵同意了你的请求;如果两片都是反面,代表很有希望;如果两片都是正面……那潮汕妈妈可能会选择重新摔一遍,直到摔出满意的结果为止。

所以,潮汕人民并不是真的迷信神灵,“拜老爷”更多只是单纯出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民间风俗的传承。每个潮汕姑娘都从自己的妈妈那里学会怎样“拜老爷”,当她们有了自己的儿女后,也自然而然接过了母亲的衣钵。传统习俗就是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去。

04.

雷厉风行的职场精英

今天的潮汕妈妈,会的远不止“相夫教子”。越来越多的潮汕妈妈走出了家门,她们有的走向了职场,有的则是运用自己的智慧经营起了家族生意。

千百年来积累的海洋商业文化深深的刻在潮汕人的DNA里。明朝以后,潮汕人开始乘船出海经商,在东南亚迅速发展成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到今天,这份外出经商的传统没有丢,越来越多年轻的潮汕人走出了潮汕,在其他城市开始经营一份自己的生意。高端的如经营茶酒,接地气一点的就开小卖部和食铺,不论领域,重点是用自己的双手把生意从小做大。

图片

这时,细心能干的潮汕妈妈们再次找到了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许多在外打拼的潮汕人一开始往往是到亲戚的店里打工,在那里学到统筹进货、待人接物,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本后,走出去自立门户。

凭借着在家庭生活中磨练出对琐碎事务处理的本事,潮汕妈妈可以迅速掌握经商的精髓,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把自家店里的财务、物流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快节奏的都市中做到赚钱带娃两不误。

图片

走入职场的潮汕妈妈,更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在职场和家庭都做得风生水起,在家是慈母,在外是雷厉风行的职场精英。

毕竟,人事管理难不过走亲戚、谈生意难不过邻里往来、管理公司的财物难不过算人情账、物流运输难不过做一桌美食、项目管理也难不过“拜老爷”……再难再繁琐的工作,都在看似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有迹可循,而精通于此的潮汕妈妈,在今天这个时代找到了开发自己潜能的方式,活出了一个温柔又坚韧、能干强大的新母亲形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