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火眼金睛,先背电池30斤,失败的二战德军突击步枪夜视仪

疯狗的轻武
2021-06-27 15:42 来自浙江省

首先这套被称之为“吸血鬼”的单兵夜视装备采用的是主动红外原理,而说这个原理之前咱们还是先简单捋捋红外夜视这玩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光(电磁波),我们常听到某种东西的红外特征明不明显,这其实就是某种物体的红外辐射明不明显,通常来说越热乎的东西红外特征就越明显,比方飞机坦克发动机排气孔的红外特征就很亮眼,但光靠肉眼依旧没法捕捉红外光,所以得用红外探测设备去把这红外线转换成肉眼可见光才行。

1929年那会儿一个匈牙利物理学家跑去英国设计了一种红外敏感摄像机,这玩意对照天空照的时候能捕捉到飞机发动机发出的红外特征,因此被英国人用作防空预警装备。然后问题来了,那玩意可是飞机,红外特征明显,因此能被当时的设备捕捉,而如果说是地面打仗,比如夜袭敌营时,光靠当时的红外捕捉设备很难看得清红外特征不怎么明显的房子、士兵之类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得换个脑洞——

既然目标红外特征不明显,那我就拿红外灯照它!

然后问题就来了,红外灯这玩意当年妥妥是个耗电大户,功率一般在数百瓦,单兵压根不可能扛得动电池设备。德军从1936年开始也只是尝试将其安装在装甲车上。但这一时期也就是试验阶段,一方面是设备昂贵,二方面是主动红外探测的距离有限,所以陆军不是很感兴趣。

到1942年,东线苏军经常在夜间发动进攻,这让德国陆军重新开始考虑主动红外夜视装置。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们捣鼓出了各路功率不同的车载主动探照灯。

比如用在装甲车和黑豹上的ZG1250↑

用于反坦克炮/自行反坦克炮的ZG1221

6千瓦超大功率的Uhu(猫头鹰)

当然,这会儿也不光是德国在进行主动红外夜视装置的研发

比如上图这个是1940年初捣鼓的车载主动夜视仪。

甚至还有便携版的...只不过看起来有点2是真的...

英军也美军同样也有自己的主动红外设备,多数是车载,不过同样没有大规模装备。

咱们回到主题,ZG 1229说白了就是一套轻量化的主动夜视设备,主要构成就是主动红外灯,红外光接收镜以及电池系统。尽管德国人想尽办法让其轻一些,但光是主动和接收设备就重2.25公斤,架在stg44突击步枪上之后全枪重7.38公斤。

(这里插一句话,UC上有个臭不要脸的叫小侃爷的整天无脑搬运,我就看看它会不会把这句话也照搬过去~大家方便的话也顺手来个举报谢谢)

电池也分两套,士兵背着的木箱子里是给红外灯供电的电池,全重13.5公斤,另外还有个小电池是塞在那个防毒面具罐子里,这玩意给红外光接收镜供电。整一套下来三十多斤没跑了...

另外这货的效用也有点着急,虽然号称红外灯能照亮600-900米的目标,如果是车载那种我勉强信,但单兵这种35瓦的小功率灯在夜晚实际上只能识别出100米内的人形目标。官方说法是电池能持续使用3-5小时,但外网一个武器博物馆的人说他试过给这货充完电只能用十几分钟(当然,大概率是设备老化)

这批ZG 1229总共就产了310件,东西线都有少量装备,首次战斗在1945年2月,这会儿德军也都快凉了。而且即便是有条件大规模装备也未必有效,因为主动红外灯自己的红外特征就超级明显,苏军、英军、美军当时都有红外观测设备,如果德军真大规模采用的话估摸自己能先成为黑夜中最靓的靶子~

(美军在二战末期也将主动夜视用在了M1卡宾上,后来他们将这票武器称为M3卡宾)

总的来说这种早期的单兵主动红外夜视仪只能算是个试验型武器,按照迭代来说,它只能被称为“第0代”。原理也足够简单,因为当时的红外探测设备不成熟,无法直接捕捉自然物体的红外特征,所以只能用一个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灯去照对面,然后再通过瞄具中的红外捕捉镜将反射的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