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提倡“鸡毛换糖”有害垃圾兑换新方式

凤凰周刊
2021-06-28 15:14 来自北京市

“有害垃圾兑换咯,有害垃圾兑换咯!收废旧灯管、电池、油漆桶、农药瓶!换生活用品咯!”近日一声吆喝一记鼓,惊起了善琏镇观音堂村树上的鸟儿。

家住南浔区善链镇观音堂村的陈大叔推窗喊:“我家有农药瓶,能换些啥?”“陈叔,我们这儿有纸巾、牙膏之类的,您拿下来我们先帮您称下重后您再选。”善琏镇观音堂村的巾帼志愿者小刘拿着大喇叭喊。

观音堂村书记杨国琴作为“鸡毛换糖”有害垃圾兑换模式的发起人,她告诉我们,一直以来垃圾分类积分兑换主要针对的是易腐及其他垃圾的正确投放,有害垃圾因平日里数量较少,对其没有正确投放的鼓励措施。故而村里的党员们多次商量后决定探索一下针对有害垃圾正确投放的奖励模式。对于为什么起名“鸡毛换糖”,是因为村里农户以老年人居多,都经历过鸡毛换糖的年代,这个名字既易让大家理解这个模式,又容易引起共鸣,增加农户参与感。经过村里党员、巾帼志愿者几天的“吆喝”,农户们纷纷积极参与到有害垃圾的兑换当中。有害垃圾被分类处理,得到有效利用,生态危害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鸡毛换糖”有害垃圾兑换模式除了给垃圾找到出路,还可以发挥正面倡导、润物无声的作用。自观音堂村垃圾分类教育平台领衔开创有害垃圾兑换新方式

——“鸡毛换糖”以来,妇联积极发动,将观音堂村的先进做法向全镇垃圾分类教育平台进行推广,鼓励各村妇联动员女队长、女党员、巾帼志愿者利用传统智慧来助力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将垃圾分类真正落实到实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