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孟京辉谈网红地之变:阿那亚戏剧节让志趣相投的人相遇丨对话
阿那亚戏剧节海边放映现场。主办方供图
如果将时针拨回八年前的秦皇岛市西南部的昌黎县,这里曾是一片“寂静之地”,“孤独图书馆”与“阿那亚礼堂”的构想或许还尚未在阿那亚创始人马寅的心底孕育。而那一年,孟京辉与陈向宏、赖声川、黄磊共同发起了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八年后的初夏,孟京辉再次通过戏剧节,让“文青”们得以在北方的海边相聚。相比于内陆,海边的空间环境给了艺术家们更宽广的创作空间。25部特邀剧目,37场环境戏剧朗读,15座戏剧房子开放居住;300位艺术家横跨300小时缔造“候鸟300”生活艺术创作马拉松;海边对话、海边放映、海边工作坊、戏剧大巡游、海边篝火等系列以戏剧为主题的活动开启、落幕,孟京辉也在海边开启了新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首演。
戏剧存在的空间最远可以拓展到哪里?孟京辉一次次把戏剧带去各个场域的“戏剧理想”又是什么?“戏剧节”的作用又是什么?坐在新京报记者对面的孟京辉思考了一下说,“创造一个小氛围,让志趣相投的人走进来。”
阿那亚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戏剧可以让人与自然有所联络”
午夜,喧嚣散尽的“阿那亚”街头恢复了片刻宁静。此刻,走在街上的人们并没有倦意。与孟京辉的采访约在了午夜时分,他的新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第二场演出刚刚完成,全体演员,正在与孟京辉热烈地谈论着演出的调整。
见到记者到来,孟京辉关切问道“是否看了今天的演出?”这个问题源于前一天《伤心咖啡馆之歌》首演,并未达到他心中完美的状态,以至于在第二场演出前,他临阵又做出了新调整,他在等待着一位“外来人”的肯定。此时除了楼下院落中,演员们时高时低的说笑声,唯有微柔的海风摩挲着午夜。而这次的谈话,便是从“环境与戏剧”的结合引出。
孟京辉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剧照。主办方供图
孟京辉特别分享了在前一天凌晨三点,他去观看陈明昊导演《海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首演感受,他觉得那个作品里,有着“海边戏剧节”的独特气质。在初夏的海边,黎明前依旧寒冷,孟京辉跻身于一群与他一样彻夜未眠的青年人中间,戏的尾声,音乐现场响起,所有面朝东方的人迎来地平线的曙光,此时全体演员迎着日出的方向走进了大海,“这绝对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不到的感觉,自然与人类的一切联系,在此时唯有戏剧可以把它们联络起来,那一刻我特别感动、高兴。”
作为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艺术总监,如今孟京辉再次将“戏剧节艺术总监”的身份带到了阿那亚这座北方海边小镇,这一次,孟京辉开始反思如今众多的“戏剧节”,应该如何与当下不同的人群产生关系。
陈明昊作品《海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主办方供图
“戏剧节策划不需要任何经验与捷径”
新京报:你策划了那么多品牌戏剧节,“戏剧节”的功能究竟是什么?
孟京辉:戏剧节的作用,就是在大环境之中去创造出小氛围,让喜欢这种小氛围的人融入进来。比如乌镇戏剧节发起之初,我们就特别希望强调国际性、专业性和当代性,让大家相聚在极小又特别美的小镇里,这样能营造出一种特别有亲近感的氛围。地域的不同其实能寻找到与戏剧有关主题的区域也不同,戏剧节无非是在小气候下,趣味相投的人的集合。往往在日常的大环境中,由于商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家的生存空间并不是特别完整,我们希望通过戏剧节的形式,将每个人完整的聚拢到一起,达到一种舒服的状态。
《美狄亚》剧照。阿那亚的“海边”是艺术创作的独特场域。主办方供图
新京报:你过往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创办经验,有助你在这次的阿那亚戏剧节中找到“捷径”吗?
孟京辉:不需要借鉴任何所谓的经验与捷径。正如很多人说,这里是个“网红”的地方,但同时也是青年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界处,这里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应该让人感觉到“活跃”与“活力”。戏剧和音乐、戏剧和文学、戏剧和建筑、戏剧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在这里都能有互动,激发艺术家跨界的灵感,而“在海边”的艺术氛围在国内应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阿那亚戏剧节,按照自己的特色走下去就挺好。
新京报:在本届戏剧节的剧目选择上,比如《白鹿原》《狂人日记》等作品其实与你一直以来倡导的戏剧美学有所区别。
孟京辉:戏剧节其实要应对各类人群的需求,戏剧更要承载很多的东西。比如《白鹿原》整个剧组80人,而舞台上演员占了40人,虽然在阿那亚的舞台上呈现会比在更大的剧场里演出要有难度,但我依然坚持邀请他们的原因是,希望大家来到这里可以看到更多元、有不同戏剧质感的作品。
新京报:很多大剧场作品其实在阿那亚最大的剧场“A剧场”里演出有点难度,未来要是选戏的话,是否会考虑剧场的技术因素?
孟京辉:其实这些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在阿那亚戏剧节里,我不希望人们总去用固有的眼光与思维看待问题,城市里有剧场,有艺术馆,有体育馆,而这里有沙滩,大海,阴晴不定的天气,这都是能让人感到“戏剧是自由的”另一种表达。不管是在阿那亚,还是任何一片区域、建筑,都可以随时随地成为戏剧表达的载体。有许多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我也总劝他们,别总跟自己较劲,轻松一点!
阿那亚戏剧节上,歌手老狼的“戏剧房子——奥涅金”。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新京报:戏剧节已经圆满落幕了,作为艺术总监,你个人还对它有什么愿景与期待?
孟京辉:目前还真没有。其实我更多的还是在沉溺于享受。分享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瞬间,就是在篝火晚会上,当熊熊火焰燃起来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的面孔,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笑容,瞬间让我觉得年轻真的太美了,我也愿意让阿那亚戏剧节年轻,真的!年轻太美了。
新京报:孟京辉的“气质”会在阿那亚发生什么改变吗?
孟京辉:其实无所谓,后来我想想自己,也没什么特别多跟人不同的气质,我的气质是破坏中建立,建立中反思,反思中回顾自己,回顾之后再继续前行。从一开始我就按照这种方式来要求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想过要在某种环境或境遇的影响下,让自己改变。
新京报:你提出阿那亚戏剧节的主题“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梦想(戏剧)”,或许很多人都会好奇,孟京辉所倡导的“戏剧梦想”究竟是什么?
孟京辉: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你问的特别对,梦想是什么?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梦想自己造一座足球场,跟一群好哥们在里面踢球。后来我做了导演,发现有了“戏剧的梦”让我变得有自信、更有尊严,变得热情和充满善意,还有一种敢于憧憬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就能不断地看到新的东西。
编者注:本文图片除署名外,“主办方供图”版权归属和平团队、倪楠、在野照物所
新京报资深记者 刘臻 摄影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