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科技连续扩产消化受质疑,原材料依赖,高毛利率或难持续

权衡财经
2021-07-15 15:28 来自北京

文:权衡财经研究员 钱芬芳

编:许辉

针对企业上市所涉及的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能否消化,主产品市场空间充足与否,募投项目的规划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一家IPO公司的最终结局。2018年10月,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顺科技)年产量6000吨聚酯薄膜的三号线投产,整体产能由9000吨/年增加至1.5万吨/年,而今年和顺科技再新增生产线,年产能进一步提升至4.20万吨。而此次IPO募资投产后年产量将向8万吨看齐,产能增长率为90.48%。

和顺科技拟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分别于5月27日、7月14日完成了第二轮、第三轮问询。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2,000万股,且本次公开发行后的流通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资6.15亿元用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虽然现有产能足以消化,但和顺科技新增产能近乎翻倍,其消化能力仍多次被问询;一家三口控制着66.67%的表决权;资产规模弱于同行,研发支出低,毛利率却超于同行;原材料依赖万凯新材,应收账款逾期占比近两成;工伤事故多达10起之多。

一家三口控制66.67%表决权,2019年两次增资

和顺科技于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考虑到公司未来工作重心的变化,公司决定将注册地址变更为募投项目所在地的临时地址,在新三板时,和顺科技将产品分为光电膜、绝缘膜、包装及装饰膜、节能窗膜等类别,此次IPO则将公司产品分为有色光电基膜、透明膜及其他功能膜三大类。而2016年11月11日和顺科技已递交深市创业板上市申请最终未成行,在2020年12月10日再度冲刺。

在新三板时,实控人只有范和强一人,因范和强、张静为夫妻关系,此次从谨慎性角度追加认定张静为和顺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范和强直接持有公司1,885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比例为31.42%;张静直接持有公司1,015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比例为16.92%;同时范和强、张静共同控制的一豪投资持有和顺科技300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比例为5.00%;实际控制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53.33%股权。范顺豪系范和强、张静之子,为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范顺豪直接持有公司800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比例为13.33%。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可控制公司66.67%的表决权。

2019年9月由广沣启沃、陈伟、胡建东、何烽、原永丹等5名股东向和顺科技增加注册资本600万元,其注册资本由 5,100万元增加至5,700万元;2019年12月由浙富聚沣、浙富桐君、金投智业等3名股东向和顺科技增加注册资本300万元,其注册资本由5,700万元增加至6,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变化情况属于和顺科技正常的融资活动,离2020年上市申请受理就一年时间。

研发支出远低于同行,毛利率却超过同行

和顺科技主要从事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 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透明膜及其他功能膜。2018年-2020年和顺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亿元、2.37亿元和3.7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31.91万元、3585.84万元和7417.44万元。其中,公司有色光电基膜产品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74.93%和57.09%,处于逐年下滑态势,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领域,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

透明膜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71%、15.6%和38.36%,特别是2020年占比增长迅猛。2018年-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61%、30.95%和35.34%,同行业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2.59%、27.11%、31.42%,毛利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未来随着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多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的供求关系将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有下降风险。此外,若未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则毛利率无法维持在目前相对较高水平,面临毛利率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2020年,和顺科技较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透明膜的销售,透明膜2020年的高毛利率系产品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综合因素所致。如若公司产品生产结构调整无法被下游市场消化,公司存在综合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市场风险。

从技术实力上来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和顺科技已获取授权专利50项,其中含发明专利6项,截至2020年12月31日,裕兴股份共有专利58项,东材科技申请专利242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32项,长阳科技共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136项,授权107项,航天彩虹完成专利申请百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通过成果鉴定1项。

2018年-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63.23 万元、1,121.89 万元和1,536.54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79%、4.74%和4.08%,同行平均值分别为4.18%、4.38%和5.2%。对比同行,2018年和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同行业上市公司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和航天彩虹的研发费用率增加幅度较大,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从占比上看,和顺科技并不低,考虑到体量所系,其高于同行的毛利率或难以长期保持。

原材料采购集中度高,是否依赖万凯新材遭问询

报告期内,和顺科技聚酯切片主要向万凯新材料和三江化纤采购,上述两家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公司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2.59%、57.94%和59.54%,采购集中度较高。聚酯切片作为一种石油化工产品,国内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能够提供公司产品技术、品质所需的聚酯切片供应商相对较少,因此存在聚酯切片供应商集中的情形。

截至2021年3月末,聚酯切片的CCFEI价格指数已由2020年末的4.80元/kg上涨至5.98元/kg,涨幅达24.48%,且呈继续上涨趋势。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地转移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证监会首轮问询,得到的回复未充分说明和顺科技对万凯新材料采购占比较大且逐年大幅增 长的原因,以及公司向贸易公司采购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与向终端供应商直接采购的差异情况。要求进一步说明,结合替代供应商与万凯新材料供应聚酯切片的质量、价格差异等情况,是否对万凯新材料存在依赖风险,如是,请披露相关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从万凯新材的招股书可以看出,2020年度浙江和顺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日月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大有光PET客户加大了采购,直接导致了万凯新材内销销量较2019年度有所上升,重点在于产能增加和大有光PET产品价格较低。

万凯新材主要原材料为PTA、MEG等,报告期内,万凯新材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均在90%以上,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原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波动较为明显。2017年末、2018 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万凯新材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4.67亿元、3.71亿元、6.22亿元及7.37亿元,占存货的比例分别为58.58%、52.50%、61.72%及51.48%。供应商存货走高,销货前景并不乐观,这对其客户和顺科技来说,反映了所处行业的行情或不佳。

公司规模远小于同行,应收账款和存货状况或不佳

目前在和顺科技所处的聚酯薄膜行业中,国外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高端领域,受限于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包括和顺科技在内的国内聚酯薄膜厂商普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

和顺科技与同行业公司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主要客户、技术水平及关键指标等方面的对比或显弱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如裕兴股份、东材科技及航天彩虹等相比,公司在资产规模及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裕兴股份的资产总额为19.41亿元,东材科技的资产总额为41.97亿元,航天彩虹的资产总额为88.03亿元,和顺科技的资产总额为5.34亿元,资产规模相对较小。

在现有产能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裕兴股份的设计产能为12万吨,东材科技的设计产能为5.48万吨,航天彩虹功能聚酯薄膜的生产能力为8万吨,和顺科技的设计产能为4.2万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的产能规模相对较小。

报告期各期末,和顺科技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688.81万元、5,456.34万元和6,508.4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4.81%、39.30%和30.64%,存货规模总体上较大。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存货规模亦相应增长,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08次、3.14次和3.92次,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为实现差异化、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需要储备一定的存货,导致部分存货库龄超过 1 年以及公司产品结构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差异较大。

反映到现金流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97.36万元、3,193.41万元和 5,045.9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231.91万元、3,585.84 和7,417.44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均低于当期净利润,净利润入现难,体现在财务上,则以应收账款形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存在一定幅度波动且整体流入水平较低,主要系存货余额随业务规模扩大而增长,同时公司使用收到的承兑汇票支付设备工程款,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趋紧。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存在一定逾期的情况,逾期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分别为35.16%、26.73%以及22.87%。

连续扩产产能消化遭问询,新增折旧及摊销费用或存风险

和顺科技此次拟募资6.15亿元,其中,近70%募资将用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权衡财经注意到,和顺科技几年来不断扩大产能,公司成立初期,聚酯薄膜产能仅为3,000 吨/年。2015年7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和顺,陆续新建四条生产线以扩大产能。2018年10月,公司年产6000吨聚酯薄膜的三号线正式投入生产,公司整体产能由9000吨/年增加至1.5万吨/年,产能增长66.67%,在申报IPO前,2020年6月、8月,公司新增的两条生产线先后投产运营,公司年产能由1.5万吨扩大至4.2万吨,产能增长高达180%。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和顺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实现了满产,2017年和2018年的总体利用率分别为90.93%、96.67%,2020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为94.78%。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年产能将由目前的4.2万吨增长至未来的8万吨,产能增长率为90.48%。

对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和顺科技说明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情况,公司有色光电基膜、透明膜等主要产品是否具有充足市场空间,公司是否可以消化本次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本次募投项目的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该领域市场开拓能力。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将新增设备仪器65台(套),新增员工150人,截至2020年末,和顺科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57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因此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总额将大幅增加。而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预期产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未来市场环境、下游市场发展等方面也可能会发生不利于公司的变化,以至于公司的募投项目不能够获得预期的市场销售规模,公司将面临销售收入增长不能消化每年新增折旧及摊销费用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所得税后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32 年(含建设期),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4.72%。

工伤事件频发,专项储备与安全生产费用计提遭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和顺科技发生10余起工伤事件,主要系因误操作导致的摔伤、割伤、压伤等;发生1起工亡事件,工亡事件的具体情况为:2019年1月,和顺科技的货车驾驶员陈旺兵在厂区内等待装货时突然晕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德清县人民医院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确认其死亡原因为猝死。2019年3月29日,杭州市余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了《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陈旺兵为工伤。后续公司及时通过工伤保险向陈旺兵家属及时支付了相应款项并额外向其支付了相应抚恤金。此外,子公司浙江和顺有两名员工因仍未完成工伤认定后的医疗费报销、伤残补助金等费用申 报手续,社保局尚未支付相关赔偿金。

证监会要求和顺科技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关于专项储备与安全生 产费用计提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以及各期安全生产相关费用、成本支出及未来支出情况,安全生产费计提情况、依据及使用情况,是否符合国 家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生产费以外是否存在其他专项储备,如是,请披露其具体构成、计提依据及使用情况。

和顺科技称,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的裕兴股份和长阳科技均未计提安全生产费,东材科技和航天彩虹计提安全生产费是因为其部分业务和产品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行业。因此,公司不计提安全生产费符合行业惯例。 此外,最近三年,和顺科技因工伤赔偿的金额分别为4.46 万元、0.14万元和1.41万元,对当期利润总额影响甚微,无须计提其他专项储备。 未来,和顺科技的资本市场之路将如何发展,有待后续观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