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人到9000多万人 这才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从13人到9000多万人 这才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上,名为《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的五组雕塑庄严矗立,气势恢宏。图为作品《攻坚》。图/新华社

1921年7月,上海,黑夜沉沉。13个刚刚相识的人正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举行会议。他们衣着各异、口音不同,有人已经年过四旬,有人才刚刚19岁,全部平均年龄28岁。

“会议进行得并不顺利,最后一天的会议不得已之下还转战到了嘉兴南湖的一叶游船上进行。

“但他们最终商讨成了一件大事:创建中国共产党。”

这是《从13人到9000多万人: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以下简称《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一书中第一章的开头。作者曹磊和杨丽娟用生动的叙述方式,将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历程娓娓道来,用故事、案例串联起这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百年风华。

“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将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位代表比作创业团队的初始成员,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导帮助比作“孵化器”,将党的不断自我革新能力与“创新”“再创业”作类比,还有国际“朋友圈”和“逆生长”,在曹磊和杨丽娟的讲述中,严肃的党史就这样“鲜活”了起来。

1949年解放前夕,毛泽东致信李达,信中写到“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电影《1921》剧照

其实,将中国共产党比喻成“创业团队”在历史上早有渊源。1949年解放前夕,毛主席给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寄去了一封信。当时李达在南方,邮路要通过国统区,毛主席担心信中的内容被识破,于是用暗语写道:“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

著名党史、军史专家金一南教授曾在演讲中采用了类似的说法。在他的讲述中,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业绩非凡”的创业团队——1921年“公司注册”,资本金接近于零,靠共产主义的奋斗故事拿到了苏联的天使轮和A轮,历经艰辛,打败了西方跨国公司和国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主板市场“上市”。

到了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说法逐渐“破圈”,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传播,不少网友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受这些因素启发,人民日报客户端在2017年推出《从13人到8944万人,中国最牛团队的创业秘笈来了》一文,围绕创新、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自我革新等不同角度,描绘这一创业团队的独特气质。

文章发布后,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累计阅读量超过1亿次。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据此联系文章作者曹磊、杨丽娟,建议他们在这篇网络文章的基础上撰写一部书稿。编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波澜壮阔,需要对各种故事、细节和独特的精神力量进行更为细致、准确的描写,而将这种内核纳入“创业团队”的形式来讲故事,是一种不错的写作尝试。两位作者接受了建议,并精细打磨写作提纲,于是有了这本讲述中国共产党创业故事的书。

2018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艰苦奋斗再创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是1921年在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小楼里集结出发的”。这一表述,给了两位作者很大的启发,也让他们有了信心。从最早的13位“发起人”集结,到现在全国9000多万名党员接续奋斗,革命的过程中大浪淘沙,其间各种英烈楷模的奋斗故事,无不激励着后人热血奋进,也激发了作者的写作热情。

相较于其他党史类著作,《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一书更倾向于从创业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可贵的精神气质。/电影《1921》剧照

相较于其他党史类著作,《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一书更倾向于从创业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可贵的精神气质,为此,作者在写作时跳脱了传统的时间叙事逻辑,而是将共产党人的风险意识、执行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气等特点作为故事线索,把百年党史中的各种创业史实,放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重新进行归纳整理。

曹磊表示:“建党百年的历史波澜壮阔,其中,很多具有很强辨识度、关注度和认知度的人物和故事集中在1921年到1949年这段时期,所以书中我们选择的大部分案例、人物和故事情节,来自新中国建立前的革命历史。”

一定要呈现“年轻态”

作为媒体从业者和媒体融合的参与者,曹磊和杨丽娟深知,只有保持年轻态的语言表达和情感铺陈,才会对80后、90后以及00后这些年轻人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整本书的语言风格就比较口语化、年轻化。

此外,加强情感力量的传递也是作者写作时尤为注意的一点。“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文字,都是端起架子来讲干巴巴的故事,很可能别人是不买账的。”曹磊说,“只有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然后以强大的情感力量去传递精神,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比如,书中讲到1928年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攻下遂川县城,为巩固红色根据地,指示遂川县委书记陈正人起草一个遂川工农兵政府施政大纲。毛泽东在审阅施政大纲初稿时认为,“内容可以了,但有些条文不够通俗。当地老表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一辈子都没进过学堂门,他们就不一定懂了”。

于是,毛泽东亲自逐条修改条文,把初稿中的“废除债务”改成“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把“废除聘金聘礼,反对买卖婚姻”改成“讨老婆不要钱”,把“反对虐待儿童”改成“反对大人打小孩儿”……修改过后的施政大纲,不仅普通人一看就懂,而且朗朗上口、很好记。

参加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秦邦宪、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

在挑选案例和故事时,曹磊和杨丽娟颇费了一番功夫。首先,故事内容和情节要生动活泼、有辨识度,还不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比如,书中提到的“人民的苹果”,就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既有辨识度又感人。1948年秋,辽沈战役烽烟正盛,解放军战士驻守锦州周边。锦州盛产苹果,又恰逢丰收季节,因此战士借宿在果农家时,就睡在苹果堆旁边;还有部队把大炮架在果园里。自始至终,没有一位战士拿老百姓的苹果吃。毛泽东对此颇为感慨,他在八年后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说道:“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卑鄙的,因为那是人民的苹果。”

材料权威、可靠,也是作者选取故事时的重要标准。党史中的许多故事似是而非,甚至一些流传很广的故事,经过党史专家的严格考证,最终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因此,在《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写作过程中,作者们查阅了大量参考书及学术论文。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表述,得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专门机构的资料中查找。对于一些具体的细节和个人视角的表述,作者们则认真参考历史参与者的回忆录,并通过多方核实、多方材料佐证来确定资料内容准确无误。

做了一件恰逢其时的事情

《史上最牛创业团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党史类著作,作者也从一开始就立意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作。不过,作者们并非党史专业出身,作为“非专业”写作者,用通俗化的语言讲党史故事,面临着很大压力。

在语言风格方面,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大文件都有着深刻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判断比较概括、宏观。为了帮助读者读懂这些表述,作者努力充当“翻译者”和“旁白”的角色。“这个过程是慎之又慎的,许多地方大量引用原话,不做过多的阐述,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铺陈和延展。”曹磊说道。

何红舟、黄发祥绘制的油画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在故事讲述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也有过很多分析、概括和总结。很多党史学者围绕这些历史做了很多深刻、独到的分析和理论评述。在写作时,如何做到准确、全面地援引这些理论,如何确保选取的案例精确地反映理论内涵,是写作过程中最费力气的地方。

由于工作条件所限和资料不足,作者除了去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有时还会在网上购买旧书籍和历史材料,尽可能地做好归纳整理,从中挑选精彩的故事和数据、案例。

该书出版之后,作者们经常留意网上读者的评论和留言。对于读者的肯定以及批评、建议,他们都感到既欣慰又感动。曹磊和杨丽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恰逢其时又很酷的事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