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梦龙“翻车”:国内外双标竟“甩锅”环保?背后资本帝国更傲慢
财经
财经 > 风暴眼 > 正文

风暴眼|梦龙“翻车”:国内外双标竟“甩锅”环保?背后资本帝国更傲慢

风暴眼|梦龙“翻车”:国内外双标竟“甩锅”环保?背后资本帝国更傲慢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核心提示:

1、有微博爆料梦龙国内版冰淇淋大比例为人造植物奶油,只有少量的奶粉,但其在欧洲生产的版本却是牛奶制作的。对此,梦龙的回应虽承认了国内版冰淇淋使用了植物油脂,却避而不谈网友们最关注的核心问题——都叫梦龙,为啥国内外的产品配料上有所差异?

2、多年来,双标企业不止梦龙。2017年,宜家马尔姆抽屉柜因设计缺陷,不固定会造成倾翻和扣压危险,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了1730万件产品,却不在中国召回;云南白药在国内销售的牙膏中含有处方药“氨甲环酸”,在美国销售的则没有这一成分;蒙牛境外产品用规模化的牧场生产的原奶进行生产,出问题的几率比内地少,并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香港、新加坡市场。

3、梦龙是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在和路雪背后的,则是近百年历史的联合利华,该企业孕育了立顿、多芬、力士、奥妙、旁氏等多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其中,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立顿也有双标史。

-------------------------------------------

翻车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继60多块钱一支的钟薛高后,一觉醒来,10多块钱一支的梦龙又被送上热搜了!

这年头,难不成已经卷到连雪糕界都有水逆了?

凤凰网《风暴眼》仔细一看,好家伙!原来是梦龙玩起了套路?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博主爆料称,梦龙在国内外搞双标,国外用奶,国内用人造植物奶油。随后,梦龙“沉着反击”,抛出四大知识点以及万能环保梗,再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自己删了……

但,删了就能万事大吉?不能够。网友们没有吃素的,合力把梦龙这顿操作再顶上热搜,并纷纷表示以后将自动“劝退”:

所以,梦龙双标到底有没有实锤?又究竟犯了什么大忌,引发大家如此大的不满?以及,明明发了回应,为啥又有主动删除这番操作?凤凰网《风暴眼》就带大家来扒一扒梦龙“翻车”始末以及藏在这家品牌背后更大的瓜。

1、国内外双标竟“甩锅”环保?

根据网友的爆料,梦龙的几款冰淇淋中,都同时出现了“植物油”。

这是啥?

根据这位博主的文字以及梦龙的回复,可以简单理解为,植物油脂是真奶以及动物油脂的“平替”,由于大量使用植物油脂,因此爆料者表示,这类冰淇淋“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

同时,爆料还称,“梦龙国内版的冰淇淋外面那层巧克力本应和其它地区一样,都采用来自比利时的可可脂作为主要原料,但事实却是,国内版里面包的冰淇淋大比例人造植物奶油,只有少量的奶粉”,以及“国内版的梦龙连‘M’图章标识都没好意思打上,而其在欧洲生产的梦龙却是牛奶制作的。”

凤凰网《风暴眼》没见过国外梦龙更没吃过,于是尝试找了找有国内国外经历的网友,好像还真有点区别:

总结起来就是:

关于口味:站国内和国外的都有,不少在国外吃过梦龙的网友都表示跟国内的口味有一定区别,当然口味这种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M标记:国外有的地方,M会敲在巧克力外壳和棍子上,但也有没敲的,这可能和各国生产商不同有关。

口味和标记,也许都是次要,真正惹众怒的,是刚刚提到的国内外在原材料上的区别对待。

很遗憾,凤凰网《风暴眼》没有找到来自国外的梦龙配料表,反而却从梦龙的回应中发现了一丝实锤味道:

懒得看全文的朋友,凤凰网《风暴眼》给各位也敲个黑板:

首先,梦龙承认国内版冰淇淋使用了植物油脂;

其次,梦龙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顺应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及,全文分别科普了植物油脂和植脂末、雪糕和冰淇淋的区别,并美其名曰这些是“冰淇淋小知识”,同时不忘字里行间打广告,但却避而不谈网友们最关注的核心问题——都叫梦龙,为啥国内外的产品配料上有所差异?

很庆幸,梦龙的公关团队很快删掉了这份回应,要不然,恐怕会入围《2021“自杀式”品牌公关十大经典案例》。

大家都懂,虽然植脂和乳脂在用作食物配料中各有所长,但从价格上看,二者却大相径庭。

并且,一直主打高端路线的梦龙,嘴上喊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一边用着便宜的原材料,一边卖着比市面上80%冰淇淋都贵的价格。

最最无语的是,还“甩锅”给环保?

在这个冰淇淋正当道的炎热夏日,经过了一天时间的发酵,梦龙的口碑可以说是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截至发稿时间,梦龙官微并没有新的回应,倒是评论区,早已被淹没:

2、宜家、蒙牛、云南白药“双标”史

事实上,太阳底下无新事,双标的企业又何止梦龙一个,凤凰网《风暴眼》来盘点盘点。

2017年,宜家在美国和召回1730万个马尔姆抽屉柜,原因是又一名儿童被这种抽屉柜翻倒后砸中身亡,加上该起事件已有8名儿童命丧这种“夺命抽屉柜”。

“马尔姆(Malm)”系列抽屉柜本来凭借简约的外观和巨大的收纳空间在全球畅销超6500万件,但其设计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款柜子高123厘米,而地面支撑面积只有40*48.5厘米,要想安全使用,必须固定在墙壁上。

事故发生后,宜家方面辩解称:事故的主因是没有按照宜家说明书要求,将橱柜固定在墙壁上。然而,固定柜子的墙钉及工具需要另外单独购买,并不配套出售。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款问题抽屉柜需要固定,凭什么不配套出售墙钉及工具?

彼时,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还在官网上提醒,此次涉及的宜家橱柜和抽屉柜,如果没有正确固定到墙上,可造成严重的倾翻和扣压危险,可能会造成儿童受伤或死亡。

不过,宜家并不当回事。

时任宜家零售中国总裁朱昌来回应称,马尔姆系列抽屉柜产生倾斜并不是质量问题,在中国不重申召回,但受影响的消费者可持续寻求上墙配件、上墙安装,以及上门收取全额退款等服务。

同款产品有问题,北美召回,中国就不召回。

除了宜家,靠着“国家保密配方”让人耳熟能详的云南白药也玩的一手好双标。

2018年,一对青岛医生夫妇在云南白药牙膏中发现了处方药—氨甲环酸,并怀疑其可治愈“牙龈出血”是靠的处方药,并非其着重宣传的中药功效。

云南白药牙膏对外的宣传一直是“富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减轻牙龈出血”,然而实际上起作用的是处方药?

中药负责赚钱,西药负责治疗。

此事一出,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不久,湖南一名消费者刘某以虚假宣传及违法添加处方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为由,将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并且,刘某还发现,在国内销售的云南白药牙膏中有效成分有一种为“云南白药提取物”,在美国销售的则标注为“三七提取物”;国内的含有“氨甲环酸”,在美国销售的则没有这一成分。

针对此事,云南白药回应表示:

1、牙膏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

专论(非处方药)牙膏如若要登陆美国市场,须经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根据添加活性成分的不同进行备案或审批之后才能上市。而公司为抢占海外市场先机,目前出口到美国的云南白药牙膏先以普通版上市,属于普通化妆品分类。

好一个“因地制宜”。

更早之前,还有蒙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除三鹿外,伊利、蒙牛、圣元等乳业集团也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一时间各家都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时,主体在香港上市的蒙牛,自然要被香港媒体质询。

时任蒙牛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香港是与国际接轨的地方,出口的产品往往是用规模化的牧场生产的原奶进行生产,这样的话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少,要比内地发生的几率少的多。”

过了十年后,蒙牛总裁卢敏放与姚同山“一脉相承”。

在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被问及2008年牛奶丑闻后如何解决质量问题时,卢敏放表示,蒙牛的酸奶业务在香港和新加坡发展得非常快,“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这些市场,这就改变了大家对我们的看法”。

3、梦龙背后,竟是这家傲慢的资本帝国?

资料显示,梦龙是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而后者为英国冰激凌企业,可爱多就是它家的。

据联合利华7月22日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财季,梦龙所在的冰淇淋食品业务销量实现了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幅达到两位数以上。另据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可爱多和梦龙两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都接近10亿元。

而在这些背后操刀的,则是大名鼎鼎的联合利华。

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企业,孕育了多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食品及日化品牌,如立顿、多芬、力士、奥妙、旁氏等等。

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联合利华位列第175名;而在荷兰合作银行颁布的2020年全球乳业20强名单中,联合利华位列第12。

据联合利华财报,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07.24亿欧元,2019年为519.8亿欧元;全年净利润60.73亿欧元,2019年为60.26亿欧元。

作为世界世界领先的快速消费品公司之一,联合利华集团主营业务分为三个部分:个人护理,食物和饮料,家庭护理。其中,2020年,其美容和个人护理业务营业收入为211.24亿欧元,家庭产品营业收入为104.60亿欧元,食品及茶点营业收入为191.40亿欧元。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联合利华的高端化妆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但其电商渠道增长了61%。

有此意外之喜,与中国市场也离不开关系。财报显示,联合利华在中国的电商业务增长超过了50%,线上交易占联合利华中国营业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2020年,中国为联合利华贡献了28亿欧元(约合217亿元)的销售额。

但有喜就有忧。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0年年报中,联合利华曾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旗下品牌立顿将进行业务剥离。

事实上,联合利华剥离立顿的想法由来已久,更准确地来说,是旗下所有茶业务。

对此,外界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红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疲软态势。

这一猜测也得到了联合利华的高管的印证。早前,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乔安路(Alan Jope)曾表示,“红茶在公司茶业务中的销售占比过高,在过去十年间,已然成为了一大趋势,这对联合利华的增长和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

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时间里,英国、美国和俄罗斯市场的红茶零售交易量下降了10%。彭博社也曾分析指出红茶增速放缓是一个普遍趋势。

风水轮流转,这个曾经被国内媒体评价为“7万家中国茶企不如一个立顿”的茶品牌,如今不仅不赚钱,还给联合利华惹了不少麻烦。

凤凰网《风暴眼》注意到,此次联合利华的“双标”,让不少网友翻到了一本旧账——原来早在十年前,联合利华就曾经有过“前科”,而引发争议的正是立顿。

2011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一份产品质量抽查报告显示,联合利华旗下品牌立顿铁观音因稀土超标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事实上,早在当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发通知称,立顿铁观音袋泡茶产品稀土含量超标,产品不合格。

然而,直到1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发布公告后,联合利华才发布相关声明。对此,联合利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为何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未给予消费者任何解释避而不谈,仅表示“已于当月全部回收了该批次产品并已全部销毁”。

紧接着到了2012年4月,一份名为《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立顿的4款样品中共含有17种农药残留,其中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样本中均检测出含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毒的农药,而这很可能会影响到饮用者的生育能力、胎儿发育以及损害遗传基因。

对此,联合利华搬出回应称,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被曝光的17种农药残留中,国标有过限量规定的仅4种,而欧盟几乎在所有的农药品种残留上都有标准,并且有7种还是欧盟尚未批准使用的,但这些全部都出现在了中国消费市场。

显然,无论是立顿也好还是联合利华也好,它们都很清楚,这样的茶叶若是在欧洲,肯定是不允许出售的。

同样是在2011年,联合利华还曾玩起了耍过一次“涨价”威风。

2011年3月,联合利华向各大超市发出调价函,通知本品牌部分日化产品4月1日起涨价。同期,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新闻晚报》、《上海商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发表“日化行业进入涨价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涨价的可能性”等言论,导致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个别超市联合利华的产品日销售额超过正常时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随后,国家发改委出手,判定联合利华该行为属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社会影响较大。最终,联合利华被罚了200万元,成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

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品牌,一味的傲慢和不尊重,终将是自掘坟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