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如何笼络人心12:甄嬛是如何化解她和皇帝误会的?

谢汶青396
2021-08-07 09:19 来自陕西省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侣,只要在一起相处,过程中都是会有误会的,如何化解呢?这里真的是有技巧的。看过甄嬛的化解过程后,或许会对你以后的两性交往有所帮助。

说到情绪价值,很多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其实真不是。会提供情绪价值,懂得什么时候索要,什么时候给予的人那可是赚大了。

不信,可以看看我今天的内容。

一、甄嬛是如何化解皇帝对她的误会的呢?

眉庄假孕事件时,皇帝见找不到方子,就让苏培盛去找刘畚,苏培盛说刘畚已经人去楼空了。

皇帝:好一个人去楼空!沈贵人,他是你同乡是不是?他是你举荐的侍奉龙胎的对不对?

甄嬛连忙跪地求情。

皇帝叫道:谁敢替沈氏求情,一并同罪而视!

皇帝发怒了,这“怒”里面有一部分是他在生气甄嬛和眉庄是昔日闺蜜,怀疑甄嬛也是知道内情,还同眉庄一起欺骗他,害怕甄嬛假以时日也做出同样的事情欺骗他。

可是,皇帝即便在盛怒之下,他还是选择保护甄嬛,他不想因为这事牵连甄嬛。

齐妃说道:莞贵人一向与惠贵人交好,不知今日之事…

皇帝怒喝:住口!

即便在人多的时候保护了甄嬛,皇帝潜意识对甄嬛还是多少有了误会。甄嬛主动去找了几次皇帝都不见。后来皇帝要来看甄嬛,甄嬛就借着这个机会化解了他和皇帝之间的误会。

她是如何做的呢?

皇帝好多天不来见甄嬛,主要是害怕甄嬛给眉庄求情,还有就是他在怀疑甄嬛是不是和眉庄一起隐瞒假孕一事。

大家要知道皇帝是个疑心非常非常重的人。

按照常理,皇帝来了肯定会想着甄嬛会为眉庄在他的面前求情,但是,甄嬛没有。这就是甄嬛最厉害的地方,她能沉得住气,还能揣摩出皇帝的心里。

甄嬛说到:如今天气炎热,金箔的花钿太过耀眼刺目,而鱼腮骨的色若白玉却不显眼。四郎帮嬛嬛想想,嬛嬛是用珊瑚好,还是黑玉好?

皇上:依朕看不若用珊瑚,嬛嬛姿容胜雪,眉心一点红反而俏皮可爱。

皇帝发现甄嬛没有按照一般常人的剧本走下去,他憋不住了,然后问道:你不为沈氏求情?

甄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此事若有端倪,必定有迹可寻。

皇上:人人都说你与沈氏亲厚,沈氏之事与你必有牵连。怎么你也不为自己剖白?

皇帝之所以憋不住来问,其实从这句来看是有原因的。因为“人人都说”,由此可见,后宫的嫔妃是如何乌合之众般的一起诋毁甄嬛的。

皇帝想着甄嬛肯定是知道的,可是,她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呢?所以他才没有忍住问了甄嬛。

甄嬛:虽然三人成虎,但四郎是明君,又知晓嬛嬛心性,自然不会听信一面之词。若四郎疑心嬛嬛,恐怕嬛嬛此时也不能与四郎如此并头夜话了是不是?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大卫·J.利伯曼所写的书《让一切如你所愿》中就说道: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以及他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那么他的行为表现就会趋向于和这些看法保持一致。

当你的语言可以有效激发对方心中的“内在一致性”。他在听到这样的话时,心中那个“履行承诺的自我”就会被唤醒了。

甄嬛的语言“四郎是明君,又知晓嬛嬛心性,自然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就是一种正面对自己非常有利的语言,他有效的激发出了皇帝心中的“内在一致性”。

皇帝在听了这样的话后,心中那个“履行承诺的自我”就会被唤醒。

皇帝刚走进来的时候,有可能还会相信后宫众多嫔妃对甄嬛在假孕事件中的各种猜测,但是,现在皇帝会为了维护自己在甄嬛口中的那个“明君”去改变。

你假如是皇帝,你这个时候会把自己对甄嬛的那些怀疑都说出来吗?说出来了你就不是个明君了,皇帝不是个傻子,所以,他不会说。

不过,历史上的雍正疑心病是很重的,他还在试探:你就如此相信朕,对你没有一分疑心?

这句话也暴露了皇帝其实潜意识真的是怀疑过甄嬛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假如我是甄嬛我会如何说呢?

我想我会说:你不是说我在你的心中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你怎么也怀疑我呢?

可是,甄嬛不是这样的,她说到:四郎是嬛嬛枕边人,若连自己枕边之人也不相信。偌大后宫嬛嬛还可以信任谁?依靠谁呢?

继续激发皇帝内心中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意。

而我用的则是怀疑的语言,怀疑皇帝对我的情意。你说你假如是皇帝,你喜欢听那种话,那种话可以激发你的爱意和信任呢?

我很久之前说过人其实是个综合体,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有的人会激发出一个人善的一面为自己所用,而有的人则会激发出一个人恶的一面去害自己。

甄嬛最后能赢,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甄嬛对皇帝表达的意思是:我在后宫中能信任的人只有你一个,我相信你也是信任我的。

甄嬛内心期望皇帝是个明君,对自己保有绝对的信任,不受其他人对她诋毁的影响,她用了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皇帝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甄嬛对自己的暗示,甄嬛左右了他的潜意识,甄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大家回放一下甄嬛在和皇帝说这段话的时候,她的语调语速,还有神态和微表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伯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结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

甄嬛在说话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整个淡定,为她说的话的内容增加了很多的可信度,皇帝信了。

看到甄嬛如此风轻云淡的化解了皇帝对她的误会,大家会觉得如此简单。

其实,不是的,甄嬛真的太懂心理学了。谈恋爱,夫妻沟通也是要用到心理学的,要不问题会变得更复杂。

要知道在当年的后宫,一个妃子失宠意味着失去生命,意味着家族受到连累,即便再不在意皇帝恩宠的人估计都不会内心不慌乱。

而内心一旦慌乱,在皇帝来看就是心虚。眉庄在茯苓揭发她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气急败坏,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做贼心虚。

甄嬛这个时候已经能感觉到皇帝对她重拾了信任,然后说道:四郎不是早嘱咐过,华妃复宠后嬛嬛许会受些委屈,嬛嬛不会叫四郎为难。近日朝政繁忙,四郎睡吧。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华妃让我受了冤枉和委屈,我不辩白是害怕你为难,因为你近日朝政繁忙,我体贴你。

甄嬛多善解人意,多贴心,皇帝已经处在了感动甄嬛的浓浓情意中,哪还有心思去怀疑她。情绪价值在很多时候简直比黄金万两还值钱。

这里大家肯定有个疑惑,甄嬛为何不为眉庄求情?

我是这样认为的:第一,甄嬛觉得自己已经被怀疑,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果再为眉庄求情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中。

第二、皇帝在眉庄假孕事件上面已经有了决断,自己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是不可能改变皇帝的,因为这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第三、假如在皇帝面前表露自己很聪明,会反衬出皇帝是个傻B,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人有时候即便觉得别人说的是对的,但是,在感觉上也会不舒服,尤其是那些已经被很多人都知道的错误。

大家总的来看甄嬛在化解她和皇帝的误会中的表现,你会发现她用的一直都是温言软语,几乎都没有看到任何的”气势“,可是,就是这样最后却成功的让黄规全受到了惩罚。

我很久以来一直认为华妃那样的算厉害,其实真正经历过以后,你会发现甄嬛,皇后,端妃这样的人才算是真厉害。

二、甄嬛不向皇帝索求情绪价值

皇帝一大早在甄嬛的院子里面看到黄规全羞辱甄嬛的那盆枯萎的盆栽,就下令把黄规全给撤职了。

甄嬛从皇后处回来,浣碧担心地问甄嬛:小主昨夜向皇上表明情由了吗?皇上不会再以为您和眉庄小主假怀孕的事有牵连了吧?

甄嬛淡淡地答:皇上信与不信全在他一念之间,我只需做好我分内之事也就罢了,何必惹他不痛快呢。

甄嬛说完,小允子顿悟:奴才明白了,就是因为皇上痛快了,才会在意是不是有人让小主不痛快,惩处了黄规全。

浣碧还在担心,继续追问:那皇上现在应该对小姐半分疑心也无了吧。

甄嬛依然是不咸不淡地回:应该吧。

皇帝每天日理万机,女人对于他就是闲余时间的一个消遣,假如有人给他增添太多麻烦,我想皇帝会烦,烦了就会换新的。

皇帝已经处置了黄规全,假如甄嬛这个时候还不停地问皇帝你真的相信我和眉庄假孕事件无关,那就是在质疑皇帝对她的信任度。

问得多了,即便皇帝不疑心甄嬛质疑自己,也会烦。这种多问站在甄嬛角度就是在索取情绪价值。因为她在反复向皇帝索证他的心意,也在反复求得心安。

两性在一起,也是要遵循“平衡”原则的,能力强的可以为能力弱的提供物质满足,而能力弱的一般回报的大多就是情绪价值。

对于甄嬛和皇帝来说,皇帝可以给予甄嬛世俗意义上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是,情绪价值估计不会。

或许也有,但是微乎其微。而甄嬛作为后宫的一个嫔妃,能给予皇帝的就是情绪价值。假如再去索要情绪价值,就是贪心,皇帝会烦。

甄嬛很明了这种平衡,所以,她不会去索要。

我同时关注了两个作家,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写,每次只要她发了她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都会10万加;而另外的一个每天都写,非常非常的勤快,阅读量并不高。

大家都知道很多粉丝在看了文章后,都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说的好听一些,而有的人则说的不好听。

阅读量高的那个作家,在别人发表意见只要不是很过分,她基本都能接受,还会顺着粉丝的话幽默的黑自己几句,让很多人觉得她很可爱。

而阅读量低的那个作家就不了,只要粉丝说的话她不爱听,立即马上,一刻不停就反驳,亦或者拉黑,她一点都听不进别人和她不同的意见。

她很多时候在微博吐槽自己写得整个身体都不好了,文章阅读量和赚钱上面还没有一些没有她勤奋的人多,她有时候很不解。

今天借着甄嬛不往皇帝索要情绪价值这个梗我来分析一下她的原因。

能给她提意见,或者评论的人一般可以说是看过她文章的人,能看就说明在行动上面已经认可她的才华。

之所以吐槽一下,那也只是观点上面有些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所以发表评论无非就是往她要点情绪价值弥补一下,心理上舒服了还会继续关注她,继续看她的文章。

她假如像阅读量高的那个作家一样,解释解释,她的阅读量也会高,阅读量高了广告商开价就高,那么她的赚钱能力自然就高。

要知道她言语激烈地去反驳,去辩论,去试图说服粉丝以及强迫粉丝认可她的观点,其实就是在向粉丝索取情绪价值。

粉丝就是她的金主,她往粉丝索取情绪价值,你说她能好到哪里去呢?

对于甄嬛来说,皇帝就是她的金主,她只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才不会往皇帝索取情绪价值,这就是甄嬛的聪明之处。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