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筑起祖国边境的安全屏障——探访甘肃省唯一的边防乡镇马鬃山镇
在中蒙甘肃边境线执勤的哨兵
恩来井
人民解放军某部边防营官兵擦拭中蒙边界496界碑
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国门
这22个字是红石山哨所所在连队的”连魂“
马鬃山镇是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一块“飞地”,全镇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接壤,边界线长65.018公里,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拥有甘肃省唯一的陆路边境口岸——马鬃山口岸。
作为甘肃省唯一一个边防乡镇,守边戍边是马鬃山镇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这里勤劳勇敢的蒙古族牧民和退役军人、武装干部、边防民兵、人民警察组成了戍边服务志愿队,与边防官兵共同筑起了守护祖国边境的安全屏障。
马鬃山地区不仅区位重要,而且蕴含着富集的矿产资源,素有“聚宝盆”的美称。2020年7月,酒泉市委、市政府立足马鬃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成立了马鬃山经济开发区,将马鬃山地区推向了全面开发、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也让黑戈壁上的这个璀璨明珠焕发出新的生机。
几度繁荣的马鬃山口岸
马鬃山口岸的通商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中国经马鬃山地区与蒙古国进行民间贸易往来。内地的商旅利用庞大的驼队贩运丝帛、布匹、砖茶、皮毛等货物,经桥湾或明水,汇聚到滚坡泉(公婆泉)打尖休憩,补充草料食物,然后由那然色布斯台抵外蒙古国乃至俄罗斯进行贸易。为行商方便,在桥湾、伊哈托里、那然色布斯台沿线建有住宿的土房并掘有水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的通商路线。
20世纪80年代,中蒙两国均有在中蒙边界甘肃段开设口岸进行经贸往来的意向。经双方对接,1992年4月,甘肃省政府代表团与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戈壁阿尔泰省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在马鬃山区滚坡泉(公婆泉),就开通口岸问题进行会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果尔省关于开设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会商备忘录》。双方商定在中蒙边界原182号界标东35米处设置过境标志,即国门,建设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1992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蒙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作为边境贸易公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至1993年共季节性开放4次。口岸开放后,地域之间都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双方经贸往来活跃。
1993年8月,蒙方以自然保护区(蒙古国大戈壁国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为由提出关闭口岸。对此,省人民政府请示外交部,外交部同意蒙方要求,暂时关闭马鬃山口岸,保留继续开关的权利,至今未能复关。
扎根戈壁的国门“守护神”
马鬃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黑色戈壁滩。自古以来,马鬃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让古人望而胆怯,勒足不敢前行。
在这片茫茫“黑戈壁”上,那然色布斯台国门像巨人一样巍峨矗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和正上方庄严肃穆的国徽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驻守那然色布斯台国门和边境线的是人民解放军某部马鬃山边防营的官兵。
在距离那然色布斯台国门约5公里处,马鬃山边防营红石山边防连红石山哨所孤零零地矗立在黑山头,放眼望去,方圆百里是空旷无际的黑戈壁,除了哨所上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只有寥寥几棵梭梭树迎风而立。
“在望不到头的黑戈壁上,孤零零的一排平房,没水没电没有路。”这是一位军医刚来哨所时的第一感受。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毅然坚守了7年。他说,“人生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国家和担当。”
红石山哨所没有自来水,官兵们的生活用水要到几公里外的营部拉运,哨所采用太阳能发电,没有阳光就立刻停电。因为生活资源稀缺,大伙儿都非常节约。
2018年,路通了。2019年,有电了。红石山哨所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马鬃山的天蓝得很纯粹,蓬松的云朵压得很低,似乎触手可及。营区附近方圆百里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动物也很少见,被外界称为“生命禁区”。
有一次,哨所一位战士经过牧区时,一位牧民送他一只白色的小奶狗,他把它裹进怀里带进了哨所,大家围着这个毛茸茸、肥嘟嘟的小奶狗稀罕极了,还给它起名叫“小白”。可是,尽管大家竭尽全力照顾它,但这个小家伙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大伙儿把它埋在了哨所附近的一棵梭梭树下。
“我是义务兵,来自江西宜春,今年9月2日服役期就满了,但我还想继续留下,父母也很支持我。我父亲说,国家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一位00后哨兵说。
全年六到七级大风、冬天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变幻无常的天气、夏天夜里需要裹着棉衣、全年不到80毫米的降水量和3000毫米的蒸发量。除了蓝天白云和茫茫黑戈壁,能看到的颜色只有他们头顶上的五星红旗和身上的橄榄绿。
红石山哨所的官兵们大多都是90后、00后。但就是这群年轻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和热忱,无怨无悔地驻守着祖国边防,守护着万家灯火。
欣欣向荣的马鬃山镇
与孤独沉寂的红石山哨所不同的是,在距离那然色布斯台国门100多公里的马鬃山经济开发区里,工人忙碌、机器轰鸣,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
马鬃山经济开发区是酒泉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两极四点”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是酒泉市乃至甘肃省对外开发开放的“桥头堡”。
马鬃山镇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发现和探明的有铁、煤、金、铜、镍、花岗岩各类矿产38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151处,有博伦、亚峰、南金山、北东、吐鲁等10多户规上企业和近10项亿元以上在建项目。目前,中节能20万千瓦风电场、鲁能20万千瓦风电场和龙源4.95万千瓦试验风电场已建成并网发电。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额哈铁路、G7高速、马桥公路、马口公路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实施,马鬃山交通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路网等级进一步提升,呈现出铁路、公路并举,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多级路网多线交织的交通格局。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马鬃山镇经济、社会事业也迎来了全面发展,当地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镇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9780元。马鬃山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累计发放草原奖补资金9000余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医疗救助金、低保金、计生补助金、高龄老人补贴金等补助资金100余万元。全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全覆盖。
未来,马鬃山镇将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经济开发区,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一流的省级开发区。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将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景区品位提升,加快推进边境蒙古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重点做好以马鬃山地区为主的戈壁观光与边贸风情旅游区旅游品牌,带动餐饮住宿、民俗体验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为镇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酒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