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九)赤子之德

站长带你飞
2021-08-27 11:44 来自河南省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九)赤子之德

今本德经第五十五章(18)

分段解析(一)

甲本:囗囗之厚囗比於赤子

乙本: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王本: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站长解析:

甲本缺失3字,以乙本补上,经义相同。

“赤子”,《汉书,贾谊传》曰:婴儿体色赤,故曰赤子耳。即说新生的婴儿,没有眉发,其色赤。即为刚出生的婴儿。

对于“婴儿”,不仅柔弱,而且无为,更无以为,深得上德之性,故老子在帛书其它章节也多次提到如“槫氣至柔,能嬰兒乎”,“我泊焉未佻,若嬰兒未咳”,“恆德不離,復歸嬰兒”。

本义求真: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分段解析(二)

甲本:逢刺(左双人旁)畏(左加虫旁)地弗螫,㩴鳥猛獸弗搏

乙本:蠭(无走之)癘䖝蛇弗赫據鳥孟獸弗捕。

王本: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站长解析:

甲本无缺字,但多用借字,经文基本相同。

“逢”为“蠭”之借字,《说文》曰:飛蟲,螫人者。即“蜂”字的古字。

“刺”为“蠆”之借字,古書上說的蠍子一類的毒蟲,蠆芒(蠆的毒刺),蜂蠆有毒。

“畏”为“虺”之借字,一种可怕的虫子,为虺蜴,《字汇》曰: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本义为蜥蜴。

“地”为“蛇”之借字,《说文》曰:蛇,它或从虫,本义为一种爬行动物。

“螫”,《说文》曰:蟲行毒也。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㩴”,《说文》曰:爪持也。而“攫”字,本义为鸟用爪子迅速抓取。“㩴鳥”则为会飞的利爪之鸟,如鹰隼之属,而“猛獸”则为虎豹之属。

“搏”,《说文》曰:索持也。即搏斗,捕捉之意。

本义求真:

蜂蠆虺蛇弗螫,㩴鳥猛獸弗搏。

分段解析(三)

甲本: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囗囗而朘囗精囗至也

乙本:骨筋弱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

王本: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站长解析:

甲本缺失4字,以乙本结合王本补上,经义基本相同。

“握固”,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又叫婴儿诀。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讲“握固守一”。也就是把拇指放在无名指的根部为十二地支之“子”水,而此处为生命之机的发源地。而婴儿却能自然握固。

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出自《云笈七签》

“牝”与“牡”,《说文》曰:牝,畜母也,牡,畜父也;即雌性和雄性禽兽。“牝牡之會”即雌雄交配。

“朘”,赤子阴也,即男孩的生殖器。“怒”为作,挺举也。指的是婴儿的阴经翘起。“朘怒”即阳具勃起之意。

本义求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

分段解析(四)

甲本:終日號而不嚘(无口与夏上部)和之至也。

乙本:冬日號而不嚘和囗囗囗

王本: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

站长解析:

甲本无缺失,经文无别。

“號”,为拖长声音大声呼叫之意(二声)。

“嚘”,《玉篇·口部》曰:嚘,气逆也。同德经今本第三十九章中的“胃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欮”中的“欮”字含义一致。

此处的“和”即阴阳和合,即“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

本义求真:

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

分段解析(五)

甲本: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乙本:囗囗囗常知常曰明益生囗祥心使氣曰強

王本: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站长解析:

甲本完整,重点分歧为“知和曰明”还是“知常曰明”。

乙本与王本用的都是“知常曰明”,而且在帛书道经,今本第十六章中也有“復命常也,知常明也”的句子为证。好像应为此为真。

但结合文意,帛书甲本第一句并没有“知”字,仅为“和曰常”,老子想表达的意思,这种阴阳和合是一种自然的永恒的常理,也就是重点谈的是“和”,而不是常,此处重点表达的是“和”。而最后的“知和曰明”,是让我们明白“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的重要性,因为和则生“有”,“有”即为三,而“三”能生万物。

“益生曰祥”分析:

庄子曰:当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就是以生不可益,益之则反乎自然而灾害至矣。

对于“祥”,此处非作善之祥,而是灾异之祥,为妖祥,即恶事亦称为祥。

对于“益生”,在帛书甲本中有老子有不同的表述,如“而民生生,勭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亓生生也”,又如“不言之教,无爲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民之輕死,以亓求生之厚也,”等等。

故这里的“祥”为灾眚,灾殃,祸患之意,即不祥。

“心使氣曰強”分析:

何为“心使氣”,直译为动心机,耗气力。对于“心使气”在帛书老子甲本中描述也很多,如“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

对于“强”,多为对“灾祥”的强调,即遇到的的灾殃,祸患更强更为凶险。

此句的意译应为:心宜虚静守柔,无思无欲,若因情而动,气必非正,感物而欲,心使其气,失于守柔,去静离道,陷于危险之境,非灾既祸。

本义求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分段解析(六)

甲本:囗囗即老胃之不道不道囗囗

乙本:物囗则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王本:物壯则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站长解析:

甲本缺失4字,以乙本结合王本补上,经文基本一致。

此句表达与道经今本第三十章阐述一致,即“物壯而老,是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故“物壮”指是的与“益生”,“使气”而言的,即动心机,纵物欲,“兵强天下”而获得更多的财货之物,即为“物壮”。“物装即老”,就是与守柔,虚静,无为之德的背离而言。此句与德经第五十三章讲的齎財有餘,是胃盗桍,非道也哉!表达完全一致。

本义求真:

物壯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最后站长把分段校对的本义求真汇总如下:

帛书老子18(今本德经第五十五章)本义求真(以此书校对为准):

静坐修心,延年益寿,改善心性,找到真我

本文发布自知卜易社“站长带你飞”平台,版权所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