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说《三国演义》影响,曹操和汉献帝的人物形象被严重刻板化和程式化,他们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一个是唯唯诺诺、形同傀儡的末代皇帝,似乎这一人物设定已经成为了二人难以抹去的标签。可通过深入研究史料并结合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来综合分析,我们却发现后世给他们设定的人物标签并不完全可信,二人之间的关系也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么曹操和汉献帝真实的历史形象是怎样的?围绕在二人之间又有怎样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呢?
曹操和汉献帝
一、“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奸雄更是英雄
作为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却在后世的绝大多数时间中充当着“反面角色”。人们称颂刘备匡扶汉室的信念和仁慈宽厚的为人却指责曹操来路不正、阴险狡诈;人们钦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珍贵品质却诟病曹操投机取巧、见利忘义;人们赞赏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气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英勇却讽刺曹操老奸巨猾、胆小如鼠。
正因为诸多文学作品是以蜀汉为正统的视角来书写这一段历史,才造成了后世很多人对曹操的误读和曲解。但只要我们翻阅正史,以客观辩证的思维来综合分析这一历史人物,就会从中收获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
可见,年少时的曹操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才华和素质。而当时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对曹操也有过一段精彩评语。
《后汉书·许劭传》记载:“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邵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动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这也成为了后世对曹操最经典的评价,只不过“英雄”二字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改成了“奸雄”并流传至今。
曹操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伴随在他身上的既有雄才大略也有阴险狡诈,既有英雄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但无论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曹操都称得上是成功的。了解了这点再来分析他与汉献帝的关系,就会更有说服力了。
曹操是奸雄更是英雄
二、虽在傀儡之位,却有贤主之才,汉献帝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提线木偶”
提到汉献帝刘协,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他是一无是处的末代皇帝,大汉王朝正是毁在了他的手上,同时将其视作为受曹操胁迫而软弱无能的傀儡皇帝。但真实的汉献帝并非如此,至少不是完全如此。
虽然朝廷被胁迫迁往许昌后,朝中的大权被曹操一手掌握,但名义上的皇帝还是汉献帝。虽然彼时的天下早已脱离了旧有体制的规范,但制约各路军阀及政权的最后底线依然存在,人心所向还是偏向于汉朝的。汉献帝自然清楚自己的处境和面临的威胁,但他遇事沉着冷静,对曹操的态度有礼有节,既维护了作为一朝天子的尊严和脸面又抓住有限的机会奋力抗争,让雄才大略的曹操终极一生都不敢对皇位有非分之想,这从客观上看已经做得很好了,后世本不应该过于苛求。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记载:“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
可见,汉献帝的才能还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因为生不逢时而无处施展,王朝灭亡的责任也不该推到汉献帝头上。
事实上,汉献帝自9岁登基到40岁退位最后54岁去世,度过了看似屈辱但丰富完整的一生,这在三国时期的乱世中本属不易,而要以一个亡国之君的标准来看的话,汉献帝可以算作寿终正寝、结局完满了。汉献帝的命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亡国之君,除了曹氏父子的态度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处世和斗争哲学。正是汉献帝这种不卑不亢的处事方式和对曹氏关系的精妙把控,才使得曹操在世时没有觊觎皇位,也得以在曹丕称帝后保全了性命。从这点来看,汉献帝的智慧不应该被低估。
汉献帝虽在傀儡之位却有贤主之才
三、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在曹操和汉献帝两个聪明人之间,有一个不可言说的平衡点
曹操和汉献帝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的过招自然是绵里藏针。他们既相互提防又相互利用,而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之所以能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主要原因是双方利益需要及当时的形势发展。
01 从抗拒到配合,汉献帝心中藏着自己的“小算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中外戚和宦官势力反复争斗,拥兵自重的军阀武装和农民起义在各地蜂拥而起,局势早已脱离了皇室的掌控。汉献帝刘协本是陈留王,在董卓的扶立下才得以登上帝位。但汉献帝清楚自己这个皇帝实则是个有名无实的幌子,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乱世之中寻一片安宁之地得以安身立命。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汉献帝的朝廷流落到了东都洛阳,当时的情景惨不忍睹。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记载:“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而此时的曹操看准了摆在面前的大好时机,于是派大将曹洪领兵西迎汉献帝。汉献帝的第一反应是抗拒的,他不想刚逃出董卓的魔手又落入曹操的手中,于是一度在董承的建议下拒绝前往。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韂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在经过这段插曲后,汉献帝渐渐发现与其像浮萍一样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倒不如依靠一方势力而徐图后进。也正是基于此原因,汉献帝带领残破不堪的文武百官随曹操来到许昌,建立了许昌朝廷,也开启了同曹操的一段特殊的“君臣关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02 面对汉献帝的“疯狂试探”,曹操还击手段凌厉但却适可而止
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昌的目的昭然若揭,无论是曹操自己说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好,还是孙、刘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在许昌朝廷中,独掌大权的必然是曹操。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夏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为丞相。”
面对日益专横的曹操,汉献帝虽然力量薄弱但也在暗暗地积蓄力量。借由一次机会,汉献帝暗下衣带诏,令自己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设法发动政变,企图摆脱曹操的控制。但汉献帝的这次“疯狂试探”显然是以卵击石,政变的谋划很快被泄露,董承及参与政变的相关人员也一并被诛杀。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记载:“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
通过史书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汉献帝企图发动政变的计划失败,相关参与人也被诛杀,但汉献帝自己却没有受到影响。曹操对这次政变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处理措施,即对以董承为首的政变参与者和执行者给予严厉打击,甚至将董承夷灭三族;而对政变的实际谋划者汉献帝却采取从轻处理,没有给予任何处罚。
这其实体现了曹操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他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处理方式,既打击了反对自己的政治势力,让汉献帝明白后果的严重性;同时又保留了汉献帝的皇位,堵住了世人的悠悠之口。经此一役后,汉献帝深知通过暴力手段恢复权力是不现实的,他也在此后停止了“疯狂试探”,开始和曹操“和平相处”。
董承因政变失败而被曹操诛杀
03 看似凶险实则稳固,曹操和汉献帝共同打造了一套新型君臣相处模式
经过了长时间的相处和磨合后,曹操和汉献帝似乎找到了相互之间可以共生共存的新型君臣相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二人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尽管根本利益不同也偶有摩擦,但维系二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基础却牢不可破。
曹操寄希望借由汉献帝的皇帝名头来实现他打击敌对势力、实现统一大业的目标,汉献帝则利用自己名义上还是大汉天子的身份安身立命以静待时局变化。二者都有自己的底线也都清楚对方不会轻易越过这条底线,于是在相互试探及长久磨合后,曹操和汉献帝达成了看似难以形成的默契,这种在平衡之中又极具微妙色彩的关系不同于以往及今后任何一对君臣。而这种关系即使在曹操去世之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继承和延续,汉献帝能在曹丕称帝后仍然享受优厚待遇并寿终正寝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记载:“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十分微妙
综上所述,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胁迫与被胁迫、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相互妥协和平衡。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既相互提防又相互依赖。在那个乱世之中,雄才大略的曹操和夹缝中求生存的汉献帝都是成功者和胜利者,他们的形象本不应该被固化,但这也是他们无法左右的历史必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