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蚊式上舰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1944·蚊式上舰记

前言

作为二战中的杰作战机之一,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生产的“蚊”式可谓大名鼎鼎。空战格斗、夜间截击、前线轰炸、定点突袭、要人救援……总产量7700余架的“蚊”式战机在二战中书写了无数传奇故事,被人们誉为“木制奇迹”(The Wooden Wonder)。但鲜为人知的是,“蚊”式也曾经尝试成为舰载机,在大洋的航母上开辟新的天地。本期文章所要讲述的,便是“蚊”式战机上舰的那段故事。

起源

1942年4月,英国皇家空军的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拿出了一个全新的武器设计:被称为“高球”(High ball)的圆形航空炸弹。这一特种炸弹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类似在水面上打水漂的原理,让炸弹弹跳着越过敌人在港口、水坝等要地布置的防雷网,从而撞击到停泊在港口内的敌舰或者水坝的坝体爆炸。

“高球”(High ball)圆形航空弹跳炸弹

悬挂在“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机腹下的圆筒形弹跳炸弹,即将投放前,机上的马达会启动,赋予弹体一定的转速,从而让炸弹弹跳得更远

当时,英国皇家空军有着两个计划打击的作战目标: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水力发电大坝群,以及宅在挪威峡湾伺机而动、严重威胁着盟国北极航线安全的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2号舰:“提尔皮茨”号。能够同时由于打击这两个主要目标的弹跳炸弹,自然被皇家空军寄予厚望,他们先后使用“蚊”式战斗机和“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搭载弹跳炸弹进行飞行和投弹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投放“高球”弹跳炸弹的“蚊”式战机

1943年5月16日夜,皇家空军第617中队的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执行了代号“惩戒行动”(Operation Chastise)的空袭任务,越过荷兰、比利时上空,直扑鲁尔水坝群,用弹跳炸弹成功炸毁了鲁尔工业区的3座水坝,重创了德国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1943年5月16日夜,向德国鲁尔水坝投下弹跳炸弹的皇家空军617中队“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

虽然用“蚊”式搭载弹跳炸弹攻击“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计划未能实施,但“蚊”式的这次弹跳炸弹搭载实验让英国人产生了全新的想法:在将来可能到来的对日作战中,“蚊”式具备的反舰潜力,搭配它本身具有的高速和远距离飞行性能,或许能帮助英军有效对抗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主力舰。于是,“蚊”式战机家族中独特的舰载机型号:“海蚊”式(Sea Mosquito)战机的开发和上舰实验,逐渐拉开了帷幕。

上舰的考验

陆基飞机转型为舰载机,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正如笔者曾经在《1944·野马上舰记》中所提及的、美国海军对陆基飞机的航母上舰实验那样,英国人也在“蚊”式的上舰实验中遭遇了重重困难。

首先,是蚊式战机整体质量过大的问题。当时英国航母上起降过的最“重”的舰载机,是从美国引进的格鲁曼TBF“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空重约4.7吨,而“蚊”式的空重则是9吨左右,这会带来两个最直接的问题:1、“蚊”式原有的橡胶减震起落架悬架将难以承受着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2、英国航母上现有的阻拦索可能会被着舰的“蚊”式拉断。

其次,“蚊”式作为高速战斗/攻击机,许多设计都优先于提升飞机的高速飞行性能,而专业的舰载机要求具备良好的低空低速性能,以增强着舰作业时的操控能力。受到阻拦索等着舰设备的限制,当时英国航母甲板最大着陆进近速度为 86节(159 公里/小时),而机体已经“超重”的“蚊”式,失速速度为 110 节(200 公里/小时),着陆进近速度显然会十分难以控制,这相当考验飞行员自身的经验和飞行素质。

“蚊”式拥有优越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可在7300米的高空达到64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但这也为其上舰之路造成了阻碍

3、舰载机为了强化着舰性能,十分强调要保证飞行员的下视野,而“蚊”式作为一架双引擎陆基飞机,左右的下视野都较差,这会导致飞行员很难及时看到航母着舰指挥官(LSO)发出的手势型号,对于自己着舰姿态是过高还是过低分辨不清。

艾瑞克·布朗的挑战

为了完成“蚊”式上舰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挑战,英国皇家海军找上了他们所拥有的经验最为丰富的著名试飞员:艾瑞克·布朗(Eric Brown)。这位英国海军的传奇试飞员一生中试飞过487种航空器,二战期间的盟军和轴心国军队的主要作战飞机都曾经得到过他的实际驾驶“评测”,并在战后亲自试飞过诸多喷气式战机。而皇家海军之所以找到他,不仅是因为他拥有上百种航空器的飞行经验,他同时也是完成了皇家海军“海飓风”、“海火”等舰载机上舰实验的关键人物,在陆基飞机的舰载化实验上经验丰富。

艾瑞克·布朗中尉(Eric Brown,1919-2016),英国皇家海军的传奇试飞员,他不但驾驶过487架各型飞机,而且创下过2000余架次的航母起降世界记录

1944年3月25日至26日,艾瑞克·布朗驾驶一架经过了舰载化改装的“蚊”FB.VI型,在拥有233米长的飞行甲板的皇家海军”不倦”号航母上开始进行“蚊”式的舰载起降实验。

”不倦”号航母(HMS Indefatigable R10),是英国皇家海军“怨仇”级航母的2号舰,1944年5月竣工服役

为了配合此次实验,皇家海军还调来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舰载机着舰指挥官协助指挥蚊式的起降,原因是如果按照常规的舰载机起降指挥方法,“蚊”式着舰时飞行员会被机体两侧的发动机挡住视野,看不到站在航母一侧的LSO的手势,所以这位LSO必须冒着风险直接站在甲板正中央进行指挥,直到飞机起落架即将触舰时才迅速跑开。“蚊”式的此次舰载实验还间接促进了英国海军反思和改进着舰指挥的流程,为后来著名的航母光学助降系统(OLS)在战后英国、美国等海军的航母上大规模的应用埋下了伏笔。

“蚊”式在“不倦”号航母甲板上的着舰瞬间,可见站在甲板中央的着舰指挥官(LSO)直到最后一刻才躲到一边的惊险画面

在第一次舰载起降实验中,艾瑞克·布朗驾机在“不倦”号航母的甲板上进行了7个架次的起降实验,实验十分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但在5月9日至10日进行的第二次起降实验中,“蚊”式的着舰钩断裂,此时艾瑞克·布朗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在着舰钩断裂的瞬间就大致明白了状况,他紧急加速起飞,才避免了一场灾难。在后续的起降实验中,还出现过航母阻拦索被拉断的情况,布朗此刻反向操作,紧急刹车化解了险情。

艾瑞克·布朗驾驶“蚊”式首次着舰的画面,他也因此成为了英国海军第一位驾驶双发飞机着舰的飞行员

经过17架次的航母起降实验,英国海军认为搭载“蚊”式上舰作战是可行的,1944年12月,经过特殊训练的皇家空军第618中队和经过舰载化改装的24架“蚊”B Mk.XVI型战机被搭载于2艘护航航母上,前往澳大利亚准备对日作战,但由于皇家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就英国远东舰队在太平洋战区的指挥归属权一直争论不休,以及1945年8月日本的投降,618中队和他们的“蚊”式最终也没有得到实战的机会。

“海蚊”的诞生

战争结束后,英国海军依然没有放弃让“蚊”式上舰作战的努力,在喷气式舰载机还初现端倪的那段时期里,“蚊”式的远程突袭能力对皇家海军依然十分具有吸引力。于是“海蚊”(Sea Mosquito)的研制生产计划得以实施。

“海蚊”(Sea Mosquito)TR.Mk 33型战机

TR.Mk 33型“海蚊”进行了大量的舰载化适应性改造工作,从外观上,“海蚊”与“蚊”式最突出的区别在于螺旋桨和机鼻部分,为了优化“灰背隼”25型发动机在低速条件下的着舰控制效率,螺旋桨从“蚊”式常见的三叶变为四叶,而机鼻从原先的透明观察窗变成了装有AN/APS-4型水面搜索雷达的“顶针”状雷达罩。“海蚊”采用了折叠翼设计,但为了减轻机体重量、避免对飞机的液压系统进行重大修改,“海蚊”的折叠翼采用了手动折叠而非更先进的液压折叠翼技术。

折叠机翼的“海蚊”TR.Mk 33战机,可见其“顶针”状的机鼻雷达罩,机腹下还悬挂了1枚航空鱼雷

对于先前提到的起落架问题,“海蚊”将原先德·哈维兰原装的起落架橡胶缓冲装置更换成了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液压式起落架,并换装了用于“英俊战士”战斗机的、直径较小的主轮胎,以抑制飞机在甲板上着陆反弹的幅度。

为了减重,“海蚊”拆除了机上的7.7毫米机枪,但保留了机体中部的4门20毫米西斯帕诺型机炮。即使如此,“海蚊”的最大起飞重量依然达到了近10吨,为了满足起飞需求,“海蚊”需要安装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从舰上起飞。

1945年10月拍摄的“海蚊”原型机,可见其左右翼下都挂载了火箭起飞助推装置

1945年11月10日,TR.33型“海蚊”成功首飞。经历了重重困难,“海蚊”终于得以诞生。但是,性能更好的“海黄蜂”的服役,以及喷气化时代的迅速到来,让“海蚊”项目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海蚊”的最终总产量也仅有67架,在1953年全部退役。

德·哈维兰DH.103“海黄蜂”(Sea Hornet)舰载战斗机,作为“蚊”式的后辈,“海黄蜂”成为了在英国皇家海军正式服役的第一种双引擎单座战斗机

“海蚊”的故事虽然简短且不为人知,但它依然与闪耀在战场各处的“蚊”式一起,在历史的天空中共同书写了德·哈维兰的“木制奇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