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12日,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张海迪赴青岛再度调研正在筹建中的康复大学。
在此期间,国务委员王勇也来到康复大学,调研建设情况。
作为国内首座专注康复领域的国字号大学,康复大学自筹建阶段便备受关注,更是有来自国家及省市领导前来调研,其价值显而易见。
而康复大学揭牌落地至今,两年的时间,校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37栋建筑主体已基本完工。
残联主席张海迪再度调研康复大学
10月11-12日,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张海迪赴青岛调研康复大学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讨论校园装修方案,听取校园建设和筹建进展情况汇报,研究下步重点工作。
调研中,张海迪提到,下一步仍要加快推进筹建工作,尤其是下大力气开展高水平人才的招引,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快速去“筹”奠定坚实基础。
在康复学科设置方面,要深入研究残疾人、老年人等健康康复需求,努力创新学科设置体系,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康复专业人才。
另外,在听取康复大学建设专班(青岛)负责人李典龙汇报的康复大学校园装修和校门设计方案后,张海迪指出,在短短2年的时间,青岛克服疫情挑战和困难,校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7栋建筑主体已经基本完工。
她还提到,未来,校园建设工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现代、创新、简约和节能要求,色彩风格上追求简洁明快,注重历史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以及学术氛围和城市特色的融合,着力打造富有康复文化特色的建筑群。
此前,张海迪便多次来青实地调研康复大学建设情况。
2020年9月18日至19日,在康复大学和青岛市康复中心建设工地,张海迪一行实地考察校址土地整治、校园环境绿化、建筑规划和设计、专家公寓、教职工区、幼儿园等功能区和附属设施情况和工程建设进度,详细询问康复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1年3月17日,康复大学(筹)建设推进会在校园建设工地举行,张海迪一行深入康复大学项目工地,对校园规划和工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1日至12日,国务委员王勇同样也来到康复大学调研建设情况,并指出要以加快建设一流康复大学为契机,多渠道培养康复人才,为促进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看到,省市乃至国家层面对康复大学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也折射出这一项目背后对于整个康复事业的重要性。
康复大学建设为何备受关注?
作为一所扎根于青岛本地的高校,康复大学能为青岛带来的,远不止本地高校数量“+1”,更重要的还是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整个康复事业蓝海的撬动。
2019年7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了山东把医养健康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的具体做法。其中提到,以青岛为支撑点,打造康复大学、全球健康论坛为抓手的医养健康胶东片区。
此前,于2018年底出台的《青岛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7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左右,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际健康养生宜居名城。
作为被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亲承为未来10万亿市场的青岛,也用全市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115个健康产业项目勾勒出青岛大健康发展的蓝图。
然而,青岛却不能止步于此。面向未来,其发展康养产业,最好的抓手有两个,其中一个便是康复大学。
对于青岛来说,需要充分借势省部共建的康复大学这一国家战略项目,一方面补足医疗资源方面的短板,在三甲医院等医疗资源引进和建设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康复产业的应用场景,引进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
而就全国范围来看,康复大学“填补国内康复教育体系的空白,为全国培养专业型医疗康复人才提供规范化的平台”的行业地位,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全国大约有8500万残疾人士,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而国内仅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康复专业,这座专业院校的建设,可以说是承载了亿万生命的新机会。
此外,当前围绕人才展开的“城市争夺战”愈演愈烈,可以预见,定位国际化的康复大学,未来吸引来的必然是国内外优质的康复教育人才和资源,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专业型医疗康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