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转正,歼8战机发展史上不为人知的秘密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备胎转正,歼8战机发展史上不为人知的秘密

歼-8是国产战斗机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型号,在其之前的歼-7,是一款彻头彻尾的仿苏联米格-21型号,而在其之后的歼-10,则是一款由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只有歼-8是一款在仿制基础上,融入一定自主研发因素演变而来的过渡型号。但由于其先天设计的不足,加上国内诸多关键子系统性能长期不成熟,使得歼-8在服役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出色,为这款本应该在关键时刻挑起大梁的重要型号,抹上了一丝悲剧的色彩。

▲歼-8战斗机后期型号

歼-8早年在立项时,并不是空军关注的主要型号,当时空军只是希望在歼-9、歼-11、歼-13等新型战斗机现身之前,利用放大歼-7推出来的歼-8来承担过渡作用。然而,上述先进战斗机却都因为种种原因下马,唯有歼-8由于预期性能较低得以幸存。而从歼-8日后的研发经历来看,歼-9、歼-11早以超出当时国内的研发能力,最终下马其实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之下,歼-8无疑是理性很多的方案。1969年7月,歼-8成功首飞,而在随后的试飞过程中,国内航空工业则表现出对新型战斗机试飞的极度不成熟。首先,由于国内此前试飞的歼-5、歼-6、歼-7等战斗机都是仿制组装的型号,性能比较可靠,不存在太大的设计风险,因此,在歼-8试飞时,也沿用上述型号的习惯,早期仅提供一架原型机试飞,大大延误了试飞过程。

▲歼-7是在米格-21基础上仿制而来

在原型机试飞阶段,本身就是寻找战斗机设计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以便进行改进,因此,原型机出现故障完全是家常便饭。而仅有一架原型机就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其他项目的试飞就将基本停滞,这导致歼-8的试飞进度一再延后。相比之下,当时美国和苏联研发F-15及苏-27时,都生产了超过10架原型机用于试飞,国内对新战斗机研发经验的缺乏可见一斑。此外,航空工业当时受制于经验以及资金短缺,像雷达、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等子系统,均是在歼-8项目启动后才获得拨款开始研制,使得其进度严重落后,远远落后于原型机试飞,导致歼-8被迫放弃原本预计装备的全天候雷达,转而使用简易的雷达测距器,导致最初生产的歼-8性能远远低于预定水平。而等到歼-8真正获得全天候作战能力时,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后。

▲歼-8早期存在的问题不少

1979年,在经历了10年试飞之后,歼-8正式设计定型并进入小批量生产,其第一批生产型号被称为歼-8白(指只具有白昼作战能力),而对歼-8白的改进也随之展开。1985年,改进的歼-8Ⅰ定型并投入生产,相比于歼-8白,歼-8Ⅰ搭载了更优秀的火控系统,理论上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但由于仍然采用机头进气,使得其性能局限性很大。因此,无论歼-8白还是歼-8Ⅰ,生产数量都较为有限,两者量产数量加起来也不超过100架,使得当时的空防重任,仍然由歼-6和歼-7两款战斗机承担,而空军则将希望集中到后续发展的歼-8Ⅱ上。

▲早期型歼-8的四机编队

相比于歼-8Ⅰ,歼-8Ⅱ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放弃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以便腾出空间搭载先进雷达,这也使得歼-8Ⅱ的颜值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相较于如今歼-10、歼-16甚至歼-20的绚丽外形,歼-8Ⅱ系列的颜值并不算出众,然而,在当时歼-6、歼-7等一系列机头进气的型号中,歼-8Ⅱ绝对算得上是颜值巅峰,其“空中美男子”的称号也是由此而来。而在歼-8Ⅱ的发展过程中,采用美国先进航电设备改造,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知名的一段历史。当时,双方达成协议,由美国提供先进雷达以及1553数据总线等先进设备,对歼-8Ⅱ进行改造,使其战斗力基本达到美国出口的F-16/79的水准。然而,在国内于1989年将两架歼-8Ⅱ交给美国之后,两国关系却在1989年夏天骤变,使得这项合作最终在1990年结束,国内只得在合作的设计基础上,运用自身力量对歼-8Ⅱ进行改进。

▲“漂洋过海”的两架歼-8之一

1995年,歼-8Ⅱ的第一个量产型号歼-8B正式现身,本质上是应用国产设备,按照与美国合作的设计理念改进而来。通过搭载的国产火控雷达以及航电设备,歼-8B正式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但受制于雷达功率,仍然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实际上,歼-8B应该是歼-8项目开展时,规划初步达到的水平,然而,真正达到的时间距离歼-8投入生产已经过去了15年之久。在歼-8B之后,国内又进一步推出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歼-8D,除了加装空中受油管之外,其性能与歼8B大致相当。

▲歼-8D的空中加油能力是国产战机的第一次

无论是歼-8B,还是歼-8D,都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因此,空军对于歼-8的改进仍然在继续。在90年代末期,被称为歼-8H的改进型号现身,其航电设备得到进一步改进,搭载了新型多普勒雷达,并具备一定使用对地导弹的能力,但空军孜孜以求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仍然没有实现。2002年,歼-8F成功首飞,并于2004年进入小批量生产,这是歼-8系列中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型号。并且,在当时歼-10A尚未成熟、歼-11B还在试飞的阶段,歼-8F一度是唯一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国产战斗机,虽然其空战距离非常有限,只有约50千米,但仍然是当时弥足珍贵的型号,使得其生产一直持续到2008年左右,歼-10A、歼-11B批量才告结束。直至今日,歼-8F以及从歼-8F改进而来的歼-8RF(侦察型)仍然在空军中服役。

▲歼-10A诞生于歼-8F之后

纵观歼-8的整个发展过程,在80年代的第一阶段,由于仍然采用机头进气,使得其性能不高,实际上是由于当时国内航空工业的水平不足。而90年代的第二阶段,则是一直在弥补缺陷,并解决航电设备不成熟的问题。直到21世纪的第三阶段,歼-8才真正达到80年代改进歼-8Ⅱ时,定下的超视距空战能力目标,但为时已晚,国内航空工业很快发展到了下一阶段,歼-8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在歼-8的30多年改进过程中,除了航空工业本身技术及制造实力的欠缺之外,歼-8Ⅱ本身的先天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歼-8的战斗力。毕竟其本身是一款定位较低的过渡型号,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挑起大梁实在不是歼-8最初的职责,一切种种,只能说是世事无常。

▲歼-8F出现得太晚了一些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原本追求高空高速性能的战斗机,歼-8的设定目标中,有针对苏联图-22M高速轰炸机的倾向,使得歼-8一度被赋予重型截击机的称谓。这对于空重不到10吨的歼-8来说,无疑是有些名不副实的。从国际通用标准来看,歼-8只能算得上是双发重型战斗机,只不过在八九十年代,国内对先进战斗机异常渴求,在歼-8本身比歼-7更大更重的情况下,才使得歼-8成为一款国内空军标准的重型机。当然,围绕在歼-8身上的种种传奇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这一点,也使得歼-8更具争议,也许这一切只有等到歼-8真正退役,才能有最终的结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