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地

重磅!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地

中国政府网10月2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部署碳达峰“十大行动”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方案》明确,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明确多个“时间表”

《方案》在“碳达峰十大行动”中明确了多个时间表。

其中,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方案》提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其中包括:

•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

•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 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方面,《方案》明确:

• 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 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方面,《方案》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明确要求:

•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

• 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 “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 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 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方面,《方案》提出:

• 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 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

•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

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

《方案》对2030年前碳达峰的国际合作和政策保障进行了部署。

在政策保障方面,《方案》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

其中,在完善经济政策方面,《方案》明确,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探索建立分时电价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在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方面,《方案》强调,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逐步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做好与能耗双控制度的衔接。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加强市场机制间的衔接与协调,将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编辑:徐效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