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天险腊子口,红军征服长征途中最后一道险关

中国军视网
2021-12-05 15:15 来自北京

长征路上,红军不仅经历了凶险万分的湘江战役,经历了被誉为“战史奇观”的四渡赤水战役,还经历了一些可以称之为转折之战的重要战斗。

“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中央红军穿越草地后,面临长征途中最后一道险关——腊子口。腊子口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如果红军打不下腊子口,便很可能要退回草地,形势将会十分不利。

腊子口有多险? 当地民谣说:“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腊子口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峡谷隘口,东西两面是悬崖绝壁,谷底是腊子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国民党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在这里防守, 悬崖上筑有数座碉堡,居高临下,这些重兵把守的碉堡成了红军前进的“拦路虎”。

“硬骨头”交给最锋利的“利刃”

腊子口对中央红军来说是一块“硬骨头”,夺取腊子口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红4团。红4团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战功显赫的部队,它的前身为叶挺独立团。长征途中,红4团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屡建奇功,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支劲旅。

经过近一周的艰苦行军,红4团终于从茫茫草地踏出一条北上的行军路线。他们日夜兼程,来到腊子口前。红4团先头第1营立即发起进攻,但几次冲锋都被敌人的火力压制,战斗十分激烈,很快地上铺了满满一层弹片。

⇊战局推演分析

红4团进至腊子口的作战过程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由于腊子口地势十分险要,红军又缺乏攻坚重武器,红4团暂时停止进攻。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亲自到现场勘察地形, 发现了敌人的弱点——碉堡没有顶盖。 如果能够从侧面迂回到悬崖顶端,便可以居高临下,攻破敌人的碉堡。

正奇相合,红军一举夺下天堑

腊子口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怎样才能攀上顶端呢?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名从贵州入伍,十六七岁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他说自己家乡是多山地区,经常在山里采药练就了一身攀岩的本领。

红4团定下正面进攻和向绝壁迂回相结合的战法。正面进攻由6连发起牵制敌人,团长黄开湘则带领两个多连的兵力跟随小战士攀上绝壁山峰的顶部,寻找到攻击敌人碉堡的有利位置。这名苗族小战士后来牺牲,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大家都叫他“云贵川”。

随着信号弹的升空,正面进攻部队和迂回部队同时发起总攻,攀登到悬崖上的战士凭借地势之利,将手榴弹投掷进碉堡里面,很快将敌人的碉堡摧毁。敌军纷纷溃逃,我军乘胜追击,不仅歼灭了大部分敌人,还获得了丰厚的作战缴获,腊子口战斗胜利结束。

腊子口战斗结束后,后续部队经过这里,看到地面铺满各种炸过的、没炸过的手榴弹,附近的树木几乎已经没有完整的了,可见当时战斗的激烈。

腊子口战斗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也是红军长征途中处于转折关头的生死之战。突破腊子口,红色铁流滚滚向前,红军进入陕甘寻找中国革命新的落脚点,迈向通往胜利的新征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