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求职培训分享会在蓉举行 助力未来发展

财经科技说
2021-12-11 18:04 来自北京

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留下”发展是理想选择

由成都市政协、成都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助力未来之路 引领梦想起航”2021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求职培训分享会11日在成都举行,为在成都求学的港澳台侨大学生提供成长案例,提升就业意识,助力未来发展。

现场,多位港澳台侨嘉宾代表“现身说法”,以精彩的求职、创业经验分享,为即将走出校园的港澳台侨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毕业规划参考;智联招聘面试官组织模拟求职应聘与面试,通过递交简历、自我展示、群体面试、小组讨论、HR点评等环节,让大学生们直观体验面试场景与应聘流程,提升毕业求职技能;部分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还与成都市人才办、人社局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了解成都市人才引进、劳动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港澳台侨的学生赴大陆高校就读,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或继续深造,已逐渐成为这些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当日活动现场,多位在成都就读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大学生表示,成都经济增速快、工作机会多,是他们决定“留下”的主要原因。

港澳台侨大学生:更倾向“留下”

“既然当初选择来成都上大学,大概率是要留下发展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大四学生杨拓,最近正忙着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考研)。紧张备考之余,他不时也会浏览就业市场的招聘信息,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杨拓来自台湾,4年前他来到成都,成为西南财经大学2018级的新生。4年来,他在西南财经大学接受了系统全面的金融学教育,而且通过在投行的实习拓展了金融视野,加深了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投行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以后打算在这个行业深耕。”

杨拓坦言,成都的投行能给予年轻人更多历练,“以投行承接的项目为例,我了解到台湾的投行承揽的项目规模较小,相比之下,成都投行所承接的项目规模相对大很多,这是我倾向在成都发展的主要原因。”不过杨拓也意识到,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圈,没有一份有说服力的学历背景是很难立足的,因此他决定参加今年冬季的考研,“本科学历还不足以去做更有深度的工作。如果想未来发展得更好,我觉得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杨拓表示。

更多的工作机遇、更宽的选择面,是吸引港澳台侨大学生主要原因。四川大学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梅淑玲来自香港。她表示,成都企业数量庞大,能够为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成都企业十分重视新媒体发展,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相比之下,在香港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会对广告人才提出需求,“此前我在天津做过一个实习项目,利用3周时间为一家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做新媒体宣传,包括微信公众号运营、线上宣传发行等工作,深刻体会到成都企业对于互联网的重视。”梅淑玲表示,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她更倾向于在离家更近的大湾区找一份稳定工作。

同样来自香港的在蓉大学生周宛螢则倾向于留在成都,但她正在“找工作还是创业”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而且创业环境也很好。有一位从香港来的师兄毕业后,留在成都做自媒体创业,发展得不错。”周宛螢是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四学生,她认为成都自媒体行业十分发达,十分适合有创意的大学生加入进来,“在来成都前,我一直在香港接受教育,因此所写的文章在写作方法、结构、标题上都与成都学生有一定不同,我觉得这可能是做新媒体的优势。”不过周宛螢也表示,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是否能在自媒体领域闯出一片天,归根结底要凭本事说话。

明年夏天即将从大学毕业的,还有来自香港的金俊熙。他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五学生,最近正在思考自己毕业后的创业计划。金俊熙表示,出于对茶文化的喜爱,毕业后他打算做一些与茶有关的创业项目,“我正在学习茶的知识和茶艺技巧,希望把茶文化与我所学的中医治疗、养生、治未病等知识结合起来。”金俊熙坦言,成都拥有良好的创业土壤,而当地深厚的茶文化也为他的创业项目提供了助力。

“港澳台侨大学生留在成都工作,首要原因是经济因素,一个地区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高速增长的行业,带来大量工作岗位,也激发了一座城市的活力;第二个因素是社会因素,例如当地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幸福度等,甚至城市生活成本、生态环境,都是影响他们去留的重要原因;此外,他们还会结合当地的气候、文化、饮食以及是否有归属感等因素进行判断。”智联招聘专家李翔表示。

李翔分析称,当前成都最受港澳台侨大学生欢迎的专业中,最热门是IT和金融。而在地域选择上,相比之前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侨大学生将目光投向新一线城市,“不少人避开竞争激烈的北上广深,看到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潜力。”

“过来人”谈经验: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舞台

“来成都奋斗的台湾年轻人,大多是看好这里的大视野、大舞台、大市场和大格局,这些是台湾所无法提供的。”筑田农旅执行董事、诺爱之家总策划庄慈芯表示,成都能为创业年轻人提供一些全新的天地,“以我所在的文创旅游、时尚和快消品行业为例,大陆幅员辽阔,天南地北文化风俗各不相同,可以借此构思、研发出更加丰富的产品;由于消费人群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品味,设计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竞争力。”

庄慈芯来自台湾高雄,曾在台北念书、在马来西亚学英文,也曾在西班牙外交学院研究国际关系、在英国白金汉大学攻读法律硕士。由于父母从台湾来到大陆,庄慈芯从初中开始,每年都在大陆过年,对她来说,回到大陆工作更多是一个出于情怀的选择。在来四川前,庄慈芯一直从事国际生态文旅项目的经营,2017年,因看好四川的发展机遇,她来到成都进行农场打造和乡村营造。

“相比台湾,大陆的机会有很多。来到大陆后我发现,这里对外开放程度非常高,有很多新兴的职业、岗位与发展机遇,而台湾的发展则有些循规蹈矩,这样是很难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机会的。做科技与艺术创业,很多好点子要依靠跨界和‘斜杠’叠加出来,比如说,我在做农庄的时候,会去思考农庄与元宇宙、Z世代的关系,但在台湾,从业者可能不会这样去思考。”庄慈芯表示。

“我在内地工作20多年,如果同样在香港,我可能未必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回望自己在内地的工作经历,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成都)有限公司华西区董事长胡裕华表示,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年轻人在内地所面临的机会都比香港大很多,“我也坚持让我的孩子在内地工作,也许刚起步时工资不会很高,但未来的发展潜力会很大。”

胡裕华认为,成渝地区对港澳台侨大学生具有吸引力。他分析,在创业方面,成渝地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创业环境和政府扶持政策,而且创业成本也相对低廉,“刚毕业的大学生把新理念带进来,‘冒出头’的机会比较高,初创阶段会比较容易成功。”在就业方面,胡裕华则认为成渝地区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同时还拥有仅次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就业的工资不会低很多,发展机会也比较大。”

谈建议:有“真材实料”更接近成功

上世纪90年代,胡裕华从香港来到内地工作,“当时内地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作为香港人,会说英语,拥有国际牌照、专业资格或专业知识,就很容易脱颖而出。”胡裕华回忆,但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香港人’三个字已经不吃香了。”胡裕华笑称,但有“真材实料”的香港年轻人仍有机会在内地闯出一片天地。

“以香港为例,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一些从香港走出来的年轻人,在从事国际交流工作时,或许能够更容易理解双方想法,有可能做好桥梁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香港年轻人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创意、点子或品味,在科技创新、艺术、业务创新等方面具有更开阔的思路。”胡裕华说。

庄慈芯表示,大陆的发展更多是“厚积薄发”,通过锻炼能力、培养竞争力来打造个人IP,将更有机会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就,“要跟上大陆的发展速度,就要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在职场或创业中取得成功的内核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与适应力,还要拓展眼界与格局,把眼光放长远,而不是只考虑赚了多少钱。”

庄慈芯还指出,港澳台侨大学生留在成都工作,就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要抱着扎根的态度去工作和生活,走出原有的圈子,打破文化上的隔阂,沉下心来思考长远发展。”

李翔认为,年轻人在职业规划上,要着重培养职业技能,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找到最佳的职业舒适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尽早开始,有目的地尝试不同的实习,最后选择自己能做的岗位。毕业后,花1至3年打磨技能、培养核心竞争力,再用3至5年确立明确的发展路线,未来的职业生涯路径就会愈发地清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