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如果不能早期治疗,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
临床发现,仅有少数慢性肾炎由急性肾炎发展演变而来。大部分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炎症。而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健存肾单位长期代偿处于血流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三高”状态,久之导致健存肾小球硬化。
多数患者起病缓慢、隐匿,临床表现多样,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期。
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有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等因素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也可能由此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慢性肾炎治疗主要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合并症。一般治疗主要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具体用药。中医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疗不同证型的患者,配合针灸治疗可以通过经络和穴位的作用,达到疏通气血、调节阴阳的效果。而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慢性肾炎,具有显著的效果。
男子慢性肾炎尿蛋白3+,中医辨证益气养阴康复
患者xxx,男,48岁,河北人。1年前因感冒发热,在当地医院就医,检查尿常规:蛋白(+++),潜血(++),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开始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考虑可能对激素类药物不敏感,于是转向中医治疗。
在某医院中医专家门诊,症见:双下肢浮肿,腰酸困,乏力,手足心热,盗汗,饮食增加,夜寐较差,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检查尿常规提示:蛋白(+++),潜血(++)。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有湿热,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祛湿,用古方“参芪地黄汤”作为基础方加减。组方药:生黄芪、党参、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白花蛇舌草、芡实、金樱子、僵蚕、石韦、鬼箭羽、益母草、生薏米、淫羊藿等中草药,水煎服,每天1剂。
先开药14剂,服药半个月二诊,患者腰酸困、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手足心热,偶有盗汗,睡眠不好,大便偏干,小便可,舌苔薄,脉细。复查尿常规:蛋白(+),潜血(+)。表明中药方有效,调药方,去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石韦、淫羊藿,加生龙骨、煅牡蛎、柏子仁、生白术,开14剂。服药一个月后三诊,症状消失,感觉良好,没有不适。复查尿常规:蛋白(-),隐血(-)。暂停服中药,节制饮食,规律作息,定期复查。门诊随访1年多,病情稳定,没见复发。
专家表示,体检中提示尿蛋白“+”,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血液经肾脏过滤后将代谢产物排出,正常情况下仅含微量蛋白,检查显示“-”,如果超过正常值用“+”表示,被称为蛋白尿。
拿到尿蛋白阳性报告后应进行复查,如果两次检查为阳性,基本可以认定为蛋白尿,可进行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然后结合检查数据考虑是否进行肾脏穿刺活检。
多数患者发病无症状,有的仅发现蛋白尿,应积极就医确诊,规范治疗。西医多数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蛋白尿症主要采用补益脾肾、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等方法。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等治疗蛋白尿,可有效延缓慢性肾病进展,提高西药的治疗效果,更有利患者康复。
慢性肾炎在什么情况下会加重?
慢性肾炎是一种病程缓慢进展的疾病,患者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治愈,除非进行肾移植。但是,早期应用药物可延缓病情的进展。在应用药物治疗期间,要避免一些肾功能损伤加重的诱发因素,患者进入肾衰的时间相对延长。常见的不良因素:
1、感染。感染被认为是导致肾功能加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也可以是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等。尤其是合并有发热的感染,会导致身体内产生很多的抗体,就会对肾脏进行攻击,引起肾功能加重。
2、高血压。血压过高,血流就会对肾脏进行冲击,从而导致肾功能损伤加重。血压过高的患者一定要严格地控制血压,一般来说是控制到140/90以下,如果合并有尿蛋白量增多或者是有心绞痛以及糖尿病,那么控制的就应该更严格一些,比如130/80以下。
3、血容量不足。主要有呕吐、腹泻、出汗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这些因素都能够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动脉就会收缩,就会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损伤会加重。
4、尿蛋白量增多。正常情况下,经过肾脏可滤过微量尿蛋白。但是,如果尿蛋白量增多,那么也会引起肾脏损伤。患者平时一定要控制富含蛋白的食物,如鱼虾、瘦肉、豆制品等。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