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亢奋》看迷幻美学:能把人吸进去的美学体验,到底什么样?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从《亢奋》看迷幻美学:能把人吸进去的美学体验,到底什么样?

19年的美剧《亢奋》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内各大平台上重新掀起一阵热潮,各种变妆眼妆教程层出不穷。

dy博主@果然多

蓝紫斑斓的彩色眼影配以大亮片和金箔碎,在同色系的迷离光线下,宛如在眼上洒落一片璀璨星河。

dy博主@欧阳小枝

这个仿妆的灵感主要来自剧中女二号Jules

一头金粉渐变的人鱼姬发色,各式夸张blingbling闪片妆,就像这个喜欢穿格纹百褶裙看日漫的变性角色本身,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怪异梦幻

和这个妆容一起致幻的,还有剧里迷醉、张狂、放纵、颓丧的青少年时代。

童年阴影、青春期创伤、药物成瘾、暴力、酒精、LGBT……这部19禁的青春剧通过充满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光影运镜前卫跳脱又沉郁的电子配乐,把迷幻意识流美学诠释得淋漓尽致。

但真正的迷幻美学还远不止这些,迷幻美学的实质,是超越常规的时空界限和行为逻辑,来展现内心世界的各种奇异幻想

抽象、怪异、阴郁、压抑、迷离、晦涩、末日悲凉、小众反叛……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完整地形容出这种美学特征。

迷幻美学的本质不如说是在造一场梦,具象化地描述人们的幻觉、梦境、想象、感受。

今天就来看看,这种“能把人整个吸进去”的美学体验,到底什么样。

01

迷幻美学的前世今生:幻之来源

迷幻美学形式繁多,从文字语言到视觉层面的艺术、电影、动漫,再到听觉层面的摇滚电子乐,还有各种插画、海报、时装、地下俱乐部、艺术展览、实验短片等等。

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为迷幻美学开启了第一道缝隙。

捷克画家穆夏用充满流动感的曲线来构造画中美人的形体、头发和服饰,不同的曲线相互组合缠绕,引导观众的眼睛去追逐画中无限的可能性。

美人们总是呈现一种微醺的状态,姿态慵懒,神态娇嗔,面颊潮红,似醉非醉。

抽象化的植物花纹和高纯度的几何图案色彩增添了画作中的柔媚神秘美感。

上:穆夏,下:魔卡少女樱,穆夏的画风强烈影响了日本少女漫

如果说穆夏的画作和美人带来的是古典式的初级迷醉,那么相隔半个世纪后二战逐渐平息之时,迷幻艺术在“垮掉的一代人”手中进入了空前盛大的局面——嬉皮士运动宣告到来

杰克·凯鲁亚克的自传性小说《在路上》,写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以近乎流浪的方式横越美国大陆。

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

这种离经叛道的人生态度和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嬉皮士们的常态。

60年代兴起、70年代到达巅峰的嬉皮士运动是一场美国年轻人们蔑视道德传统、刻意远离主流社会的叛逆运动,也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生活、全方位的反叛。

他们崇尚自由、毒品、酒精、性和远东宗教,发明不久的致幻剂LSD也随之大范围流行,列侬和乔布斯都是这种迷幻化学物的超级拥趸。

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花名邮票

当致幻剂进入艺术创作领域,致幻视觉艺术迷幻摇滚也随之诞生。

致幻艺术(Psychedelic art),指艺术家们服用致幻剂(LSD)后产生幻觉,在这些幻觉启发下创作出的视觉艺术。

致幻艺术作品通常有着高明度对比强烈的色彩,抽象的奇幻感和各种光怪陆离的光点光斑,类似吸食毒品后产生的幻觉体验。

秘鲁艺术家Pablo Amaringo作品

同样受益于致幻剂而产生的艺术还有迷幻摇滚,在音乐中极力渲染如梦似幻的感觉,以非常规的方式造就了一批具有奇异美感的音乐。

披头士感恩至死乐队杰弗森飞机乐队都是其中代表。

三支乐队

随着加州政府宣布LSD为非法药物,以旧金山为发源地的嬉皮士运动也逐渐走向没落,致幻剂带来的迷幻美学暂歇一时,但美苏冷战的白热化造就了另一种迷幻美学的诞生

1983年,美国作家布鲁斯·贝斯克出版《赛博朋克》,第一次提出由“控制论”(Cybernetics)和“朋克”(Punk)合成的赛博朋克(Cyberpunk)一词。

从科幻小说到科幻电影,赛博朋克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型利益集团这些元素展开,描绘一个反乌托邦的悲剧色彩主义社会下,高度发展的科技文明和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命题。

《银翼杀手》1982

《银翼杀手2049》2017

千禧年后的十年间,深受赛博朋克影响的蒸汽波Vaporwave艺术出现。

蒸汽波是2010年前后出现的电子乐类型,后发展成一场囊括了装置艺术、拼贴艺术、电子游戏、商业广告、电影……各类领域的艺术运动。

西班牙电影《肌肤》

蒸汽波的美感如粉红泡沫,绵密、虚幻,粘稠,艳丽色彩和模糊画质一同描绘出一种醺醺欲醉,摇摇欲坠的美感体验。

02

迷幻美学在东方和西方的各自演变

不同类型的迷幻美学存在一些重要的共性元素:

例如高饱和度高对比度的色彩

致幻艺术明亮饱和到刺眼眩晕的色彩组合、赛博朋克的红蓝霓虹色调、蒸汽波的婴儿粉蓝和梦幻紫,都力求达到一种让人的眼睛为之“颤动”的美感程度。

螺旋式繁复的几何图案,呈现出类似致幻剂吸食者的视觉体验。

暧昧变幻的霓虹灯映射出抽离怪异的意识和暧昧闷热的情绪。

而在东西方,植根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迷幻美学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

1.迷幻美学在东方:更偏向情绪抒发

迷幻美学在东方有两大根据地:香港日本

香港的代表是王家卫,在他的电影里,色彩光影早已超越视觉冲击的层面,而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自觉化的审美选择。

《旺角卡门》红蓝黑色调,象征着暴力和血腥。

《重庆森林》冷暖撞色的红绿光影,象征着边缘人物反主流式的暧昧情感,以及情感中的矛盾挣扎。

《花样年华》暗红,渲染了一种两人间若隐若现、难以捉摸的朦胧情绪。

但在迷幻美学这块,亚洲国家里要数日本的输出最为成功

英语词汇里有个略显贬义的俚语叫做Weeaboo,指的是那些白人社会里的精日者,他们狂热地爱着日本文化的一切,尤其是输出的动漫元素。(类似国内的“二刺猿”一词)

《亢奋》里Jules拒绝了女主的邀请,就是因为她要赶回家看《魔法少女小圆》。

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西方就已经在装饰上受到东方风格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

日本的现代霓虹美学同样深刻影响着西方视角

由士郎正宗创作、被誉为赛博朋克经典的科幻漫画《攻壳机动队》被派拉蒙电影公司改编成群星荟萃的真人版电影,可惜这部大投入的作品口碑一般,和押井守改编的本土动画评分悬殊。

高赞的短评点出要点,因为押井守更看重的是人作为个体所承受的矛盾痛苦,而非停留在表层的炫技模式。

日本本土的迷幻美学集大成者还有今敏、草间弥生、蜷川实花、村上隆等人,他们充满迷幻色彩的艺术创作也都更突出强烈的主观情绪。

草间弥生和作品

2.迷幻美学在西方:更偏向精神分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意识流电影热潮中的大师代表作《野草莓》,到世纪初的终极烧脑作《穆赫兰道》,迷幻美学在西方执着于探讨梦境与现实间的精神构建

伯格曼《野草莓》里,80岁的主人公在梦中看到没有指针的钟表、没有五官的人脸、滴血的眼睛和躺在棺材中的自己。

一切奇异的幻象都指向孤独和死亡,梦境、回忆和幻觉的交织最终让这个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意识到过往人生中残存的不堪,并实现自我精神救赎。

大卫·林奇《穆赫兰道》直到今天依然在被不断地给出各种各样的解读。

有人说这就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的一场幻觉,主角戴安娜反复游走在现实和梦魇间,不断地印证着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论。

03

迷幻美学背后是狂声呐喊的青年文化

一种席卷了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美学现象,必定离不开一定阶段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

不同时代的青年们有着不同的人生命题。

60年代开始的迷幻风潮,是在反战风潮和婴儿潮中诞生的混乱迷惘,青年们用迷幻剂、酒精、摇滚乐来麻痹自己。

《阿甘正传》珍妮也是嬉皮士一员

千禧年后,LGBT和各种精神困境困住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无处消化的伤害和激荡荷尔蒙交杂出颓废破碎的生活。

迷幻美学通过怪异的视觉呈现、迷茫的情绪力和抽象的想象力、寄托了人们滚烫而反叛的精神内涵

从19世纪末期的新艺术风格,到20世纪60年代的迷幻艺术,再到60年后今天的青年亚文化,整个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于世界巨变的感知和抒发

波普艺术大师彼得马克思重塑自由女神

人类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不止一代人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但正是这些垮掉的一代代,创造出艺术史、文学史甚至是科技史上不可忽略的思考和成就。

就像《亢奋》里Jules的扮演者Hunter Schafer,现实中的她也是一名跨性别者,热爱迷幻艺术并始终坚持为 LGBT 权益奔走。

我非常喜欢的一幕,是剧里的女孩们骑着单车肆无忌惮大笑着往前冲,就像一头洁白小鹿奋不顾身地迎向第一缕晨曦。

对滚烫混乱的青春多一些理解,对痛苦叛逆的个体多一些理解,允许她们忍受层层痛楚地剥开坚硬的壳,去袒露、追逐和拥抱真我。

而这,也正是所有迷幻美学里,最高的渴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