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暂时忘了姗姗来迟的日本花样滑冰名将羽生结弦了!2月6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女单短节目展开比拼,来自俄罗斯奥运代表队的瓦利耶娃拿下全场最高分90.18分,惊艳全场。
“她,终于来了!”资深花滑迷的一句感叹算是正式开启了这位年仅15岁的小将的疯狂圈粉之路。2020年之前一直都是参加的青少年比赛,首秀成人赛就狂破两项世界纪录……瓦利耶娃令人惊叹的实力仅仅一个上午就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出了5个热搜,就连她尚未亮相的另两位队友都跟着沾了光。
两年前还在参加青少年比赛
年龄,以及和年龄完全不的超强实力,是卡米拉·瓦利耶娃圈粉的关键——这名小将在两个多月后才会迎来自己16岁的生日,但她代表俄罗斯参加花样滑冰的国际比赛已有两年多了;其间,冠军和刷新世界纪录几乎成了她身上最亮眼的标签。
卡米拉·瓦利耶娃 CFP
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而被父母送去进行体育锻炼,哪知意外促成了女儿走上专业道路。这样的经历对于体育明星来说其实不算稀奇,在瓦利耶娃身上令人惊讶的是她从小就表现出来的天赋。
大家如果去翻开她此前的参赛经历,会发现如今已经在冬奥会上实现“横扫”的小女孩在2020年之前一直都还在参加青少年花样滑冰比赛。而如果从2019年算起,一直到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3年内,瓦利耶娃已经斩获了8个冠军。要知道,2020年才是她参加成人比赛的第一年。
纵观她一路走来的比赛成绩,只看在比赛中夺冠成绩都是肉眼可见的一条上扬红线:2019年青少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法国站,她夺冠成绩为短节目62.31分、自由滑138.40分;到2020年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夺冠,成绩就已经提升为74.92分、152.38分。
2021年和2022年的俄罗斯花样滑冰锦标赛、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两大赛中,她的短节目得分都突破了90分。截至北京冬奥会之前,瓦利耶娃已经先后9次刷新了短节目、自由滑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6日上午冲上热搜的#瓦利耶娃太强了#绝非浪得虚名,早已有网友形容她是花滑赛场上的“六边形战士”。
尚未亮相的“两娃”同样强大
在北京冬奥会的女子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奥运代表队派出的3名选手因为名字都带有一个娃字,而被中国网友戏称为俄罗斯“套娃”。6日上午瓦利耶娃的惊艳表现,也让“俄罗斯三娃”火上了微博热搜。
除去已经惊艳众人的瓦利耶娃,“三娃”中的大姐安娜·谢尔巴科娃(2004年3月28日生)也是实力超凡。其代表动作就是花样滑冰跳跃中最难的一种四周跳:勾手四周跳。
谢尔巴科娃 CFP
和很多杰出运动员都是出生在运动世家不同,谢尔巴科娃其实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她的父母都毕业于俄罗斯享誉世界的名校:莫斯科国立大学。她的母亲曾是地质学家,父亲也是程序物理学家。
谢尔巴科娃和花样滑冰结缘始于2007年,起初只是作为兴趣爱好。接受专业训练后,谢尔巴科娃于2015年开始参加各类比赛,并由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其中,她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出现在2018年的8月25日。在当时举行的国际冰联青年花滑大奖赛首站中她斩获女单自由滑的冠军,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这次比赛中首次完成了两次勾手四周跳,成为女子单人滑史上第一人。
此后,勾手四周跳就成了谢尔巴科娃的招牌动作。以至于2019-2020赛季,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进入成年组比赛,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女子单人滑正式进入四周跳时代。
作为花样滑冰跳跃中最难的一种四周跳,勾手四周跳即便是像陈巍、羽生结弦这样拥有超高难度的名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完美完成。但谢尔巴科娃作为女子选手,已经可以在一套节目中成功完成两个勾手四周跳,足以看出她的天赋、能力都超出常人。
特鲁索娃 CFP
特鲁索娃比谢尔巴科娃稍小,出生于2004年6月23日。从技术上看,她和谢尔巴科娃更像姊妹花:勾手四周跳这种超高难度动作,同样也是她的招牌动作。
在此前的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青年组比赛中,她拿冠军和刷新得分也几乎可以用“砍菜切瓜”来形容。其中,2018年3月11日,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自由滑中,特鲁索娃成功完成了后内结环四周跳和后外点冰四周跳。这一举让她成为了首位在正式比赛中完成两个四周跳的选手。
接下来花滑比赛剩下的悬念,几乎就只剩下她们3人究竟谁能完成自我再超越。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