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之死:当了12年太平主席意外去世,蒋介石忙问戴笠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林森之死:当了12年太平主席意外去世,蒋介石忙问戴笠

1943年,陪都重庆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车祸。一辆挂着民国政府牌照的小汽车,行至路口时与一辆大卡车相撞,小汽车被撞偏后撞上一棵大树。

两车相撞时速度并不快,小汽车上的乘员看起来并无大碍,检查后立即开走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汽车上坐的不是旁人,正是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场小车祸居然让林森重伤不治,两个多月后撒手人寰,登时引起全国震动。

一、12年太平主席

林森是国民党元老,生于1868年,福建闽侯人,字子超。此人称元老当之无愧,他只比孙中山小两岁,早在1905年便参加了同盟会,比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蒋介石这些后起之秀大得多,可以说不是一个辈份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林森就当上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的议长,跻身政坛的最高层。到1924年广州政府时代,林森更是被孙中山指定为五人主席团之一。

林森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对当官并无太大欲望,也不愿意参加这个派那个派,不站队不表态,所以权力斗争异常激烈的民初政局中并未受到多大牵连。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怪。越是汲汲于名利,对权力钻营之、搏取之,越是容易栽跟斗。越是淡漠之、避免之,就越容易得到意外之喜。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内各派的矛盾瞬间激化,大佬们开始了激烈的斗法。国民党当时的四大实力派,倾向革命的左派首领廖仲恺被刺杀,当时被视为革命派的汪精卫被蒋介石架空。另一位大佬胡汉民向来视蒋介石为小弟,对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十二个看不起,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粗野武夫。

谁料蒋介石异军突起,几大实力派中他虽然起步最晚,却掌握了兵权,通过建设黄埔军校和北伐,建立起强大的派系势力,汪、胡二人都被蒋介石压制住。但汪精卫、胡汉民也非易与之辈,凭借他们的政治声威不断冲击蒋介石。

1931年12月,蒋介石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等人的逼迫下第二次下野,但是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又没有力量独自组织政府,几经协商,双方决定效仿德国的总统制,选一个人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因为是虚君,并不掌握实权,所以条件只需要年高德劭,有较高的政治声望,实际政治才能无所谓(其实是不能太高,否则捧上去之后极有可能弄巧成拙,这是蒋、汪、胡等人心照不宣的共识)。当时一共有四个人选,分别是:孙科、蔡元培、于右任和林森。

首先我们看看孙科。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继承民国元首是最好不过的人选。但是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胡汉民的坚决反对。他说,我们现在不能再搞家天下了,孙科大少爷脾气很大,如果他发起来脾气,我们都无法制衡他,这个人选肯定不合适。于是孙科就被否决了。

于右任这个人选也不被汪精卫和胡汉民认可。于右任是陕西人,他对广东派和南京派两派之间的斗争,自己没有什么利益掺杂其间,所以喜欢讲一讲公道话。1928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就把于右任推出来主持党务,两个人合作的比较好。所以汪精卫和胡汉民觉得于右任这个人是蒋介石的心腹,于是也坚决反对他出来当总统。

第三个人选蔡元培。蔡元培这个人选比较独特。蔡元培也是个元老级的人物,当年曾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担任过教育长。后来他与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关系都不错,所以这次提名的时候,得到了汪精卫和蒋介石的一致推荐。可是胡汉民却坚决反对,蔡元培这个人和自己没有什么渊源,如果把他选上去之后,有可能不利于自己。所以排除来排除去就只剩下林森。

林森于1932年。1月1日正式出任中华民国主席,直到1943年8月去世,一共当了12年时间,期间一直太太平平安安稳稳没有任何人对他提出挑战。

这倒也不是说主席是个空头职务,没有人感兴趣。其实最初在竞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觊觎这个位置的,尤其是和林森资历、年龄和行事风格都比较像的于右任。于右任和林森差不多,都留着一把长胡子,他对名利也比较淡薄,但是对于国府主席这个职务不能说没有一点点心思。林森正式当选之后,于右任就酸溜溜的说:“不让我干,那就不让我干吧,林子超能干得更好的。”可见这个主席之职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林森能稳稳当当地坐了12年,不能不说,有他的过人之处。

二、林森的低调与隐忍

根据当时的规定,政权分为三大系统。行政方面,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院长负实际行政责任(相当于英国的首相、德国的总理);军事方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军事最高机关,与行政院互相独立;党务方面,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是最高机关,由委员长主持,实际上就是国民党的党魁。当时叫蒋介石作“委员长”“委座”就是据此而来。

至于国民政府主席,则不负责任何实际事务。

其实孙中山先生的政治设计,是想效仿美国那种总统负责制,国府主席是最高权力者。之前汪精卫担任广州国府主席、蒋介石和胡汉民担任南京政府主席,都是实打实的掌权者。只有中间谭延闿当主席是权力分散了。1931年各派斗争,谁也不服谁,无人足以压服各派,无人可以坐稳实权主席,所以干脆把权力抽空,主席成了虚君。

林森上台后,目睹这一趋势,知道自己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也知道这个主席之位意味着什么,所以他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安安心心地充当政治象征,十分低调地为人处世,极力避免与蒋介石有什么争端。

蒋介石给他修建了一座“子超”楼,耗资106952块大洋,楼高6层,长33.34米,宽20米,形制大气端庄,富有层次,门前十级汉白玉台阶,级数象征着辛亥革命双十节,两侧各两盏进口欧式路灯,极其典雅精致。楼前还有两株参天雪松,树苗从印度引进,以寸计金,价格不菲。从南望去,这两株雪松仿佛构成一个“林”字,仰视大楼正立面,又好似“森”字间架结构。

蒋介石越是尊崇林森,林森就越低调。他常年深居简出,为人低调,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对蒋介石是绝对配合、绝对支持、绝对“服从”。遇到有可能触发蒋介石忌讳的事,林森也都坚决地避嫌。

一次洛阳卫戍司令陈继承到南京公干,去拜访林森。林森拒绝说:“以后武官直接去见蒋(指蒋介石),文官去见汪(指汪精卫),不必到我这里来啦。”陈继承是黄埔系将领,当时还兼任第一军军长。这个第一军可了不得,是当年蒋介石起家发迹之地,陈继承之于蒋介石的意义可想而知。平时林森见几个武官、司令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唯独这位陈承继绝不能接见,蒋介石的爱将,他哪里敢凌驾其上呢。

林森手下有一个秘书,想借着主席秘书的头衔,去参加一些政府高官、要员的宴会。林森得知后训斥他说:“当好你的秘书就行了,认识那些要人作甚?”他因此给自己的手下人定了几条规矩:不发表意见、不参加宴会、不写条子。弄得手下人讪讪无趣,虽然出入的主席府,也是天字第一号的衙门,平时却无人搭理,连油水都捞不着。

这种处世风格使其备受冷落,国民党内很多人都不重视林森这“一国之尊”,甚至直言他只是“国府看印的”。有一次讨论某省新任命官员,林森心血来潮地提出,该省某某人在教育方面颇有能力,可以让他当教育长。谁料该省主席丝毫不尊重林森的提议,当场提名了另外一人。后来正式任命的教育长,就是省主席推荐的那人。下级官员推翻政府主席的建议,实属罕见。林森虽然心里不舒服,却也没有找这个省主席的麻烦。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当真去找麻烦,蒋介石或许会给他一个面子,但是然后呢?在蒋那里落下把柄,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更让人称奇的事。

国府主席虽然是虚职,但政府法令却需要主席盖印颁发才能实行。蒋介石对林森刻意保持尊重,行政院或军委会议定的大事,都送到林森处征求意见。林森往往都是大笔一挥,全部同意盖印。所以当时有不少人讽刺林森说,他就像封建王朝时的“符宝郎”,乃是个守印主席。

林森听了之后一点也不生气,后来索性把主席之印交给他的文官长魏怀,让他相机处理。魏怀也是个明白人,盖印前先问此事是否经过蒋委员长过目,得到肯定回答后就盖印,连给林森看都不看。如果是蒋介石特意关注的大事要事,魏怀才把文件呈给林森看一看。所以当时还发生过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次林森出国进行访问,但国内照常颁发主席之令,仿佛林森会分身之术,坊间无不传为笑谈。

林森晚年渐渐丧失对政治的兴趣,寄情于侍弄花草和收藏古玩,夫子庙古玩市场常能寻见这位美髯公的身影。他家中百宝格里更是陈列了各种古玩,琳琅满目,但多为不值钱的赝品,一般价位在三五元上下。

所以,这样一位温和谦逊、各方接受的主席,居然发生离奇车祸并迅速去世,自然而然引起各方关注。

关注的焦点,自然是暗杀。

民初以来政治暗杀之大案层出不穷,当年汪精卫刺杀前清摄政王载沣就曾名动一时。民国大佬宋教仁、廖仲恺、陈其美、陶成章均是死于暗杀。到蒋介石掌权后,政治暗杀之风仍然存在,尤其是蒋介石成立了复兴社(军统的前身)后,暗杀更是成为一股专业力量,令不少政界人物不寒而栗。

抗战时期蒋介石国民政府与汪伪政权大打特工战,军统特务在上海连刺唐绍仪、陈箓、张啸林等人,无不令人对特务为之侧目。所以社会上一旦出现不好理解之死人案件,都自然而然地往特工刺杀上解释。那么林森之死,到底背后有无阴谋操纵呢?

三、蒋介石吓了一跳

我们先回顾一下林森车祸的过程。

1943年5月12日上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准备前往重庆国民政府大楼出席加拿大新任驻华公使欧德伦递交国书的仪式。清晨,林森洗漱完毕,用过早餐后,即开始更衣。林森穿上一件八成新的蓝士林长袍马褂,足蹬布鞋,肩上斜披了一条红色丝质绶带,又佩戴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一切整理完毕,即刻登车出发。

林森的座车是一辆黑色别克轿车,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的,车的玻璃和钢板都具有较强的防弹功能。

从林森的双河桥官邸到市区的国民政府,有30多公里远。为了赶时间,司机将车子开得稍稍快了一点。当车子开到小龙坑的三叉路口准备转弯时,突然一辆大卡车高速驶来,林森的别克车立即紧急避让,幸好只是轻度擦撞。但司机将方向盘急向右打时,重重地撞到了一棵树上,又弹了回来。林森坐在后排,从座位上被震了下来。车子震动时,坐在前排的一名卫士连忙回头,只见林森已爬起来,坐回到位子上,连说没有事。

没事就接着走吧。结果到了地方,卫士们开车门一看坏了,林森已经歪倒了,说话含糊不清,站不起来了。

医生来诊断,这是车辆撞击时导致脑溢血症的发作。毕竟林森当时已是75岁高龄的老人,本身心脑血管系统就开始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一撞,直接导致病情恶化。

林森这一撞,撞得蒋介石心惊肉跳。他当即找来戴笠询问,是不是你安排手下的特工干的?戴笠坚决地澄清绝无此事。

此时抗战之难正殷,蒋介石一手对付日本人,一手指使手下对中共实施摩擦,压力非常大,尤其是政治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极易损失政治公信力。

四、林森蒋介石若有若无的矛盾

林森与蒋介石12年来固然表面上配合得不错,但也不是全无嫌隙。

蒋介石与林森表面上很客气,但是客气得又有点过分了,让人感觉很不自然。林森每次离开南京到外地去视察,总要给蒋介石发一封措辞十分客气的电报,回来之后也要专门给蒋介石通报一下。而蒋介石对林森也是如此。在林森外出期间,不断有电报问候。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蒋介石与他的心腹之间从来不会如此客套。这说明,两人内心深处是互相提防而又不敢交心的。

两人之间确实也有一些令人耐人寻味的猜疑。有一次,国民党中央召开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内容涉及到蒋介石和胡汉民之间的争执。林森作为国民党元老,肯定要到会参加。但是会议开始后,蒋介石发现林森并没有来。问了有关部门,说林森发高烧,请了病假,蒋介石当场就变了脸。他以为林森是不是和胡汉民背地里达成了某项协议,所以才不敢来参加会议。当天开完会,蒋介石直接坐车来到林森家中,对林森官邸的侍从说,我是来探望林主席病情的,不用你们禀报。他开了门,直接进到林森的卧室,来到病床前。蒋介石看到林森确实因为发烧弄得满脸通红,确实在生重病,这才变了脸色。假惺惺地关照了一下病情,这才拂袖而去。弄得林森十分尴尬。

还有更触蒋介石忌讳的事。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们弹冠相庆,林森却深不以为然。抗战军兴,国民同难。他不忍心看同胞相杀。但他地位敏感,既不能公开发声支持新四军,又不能去责难蒋介石。然而内心的政治焦虑煎熬着他,使他不得不作出一些反应。

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林森主动向蒋介石和其他国府大员表示,他拟最近写几幅字,想近日送给他们。众所周知,林森是书法大家,他的墨宝平时求之不得,今天竟主动表示惠赠,大家皆喜出望外。当蒋介石回府邸不久,林森竟亲自上门送墨宝来了。蒋介石打开一看,见林森所赠墨宝是一幅行书《诗经·小雅·常棣》。

这篇诗歌的关键词很明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蒋介石能不明白林森什么意思吗?他一本正经地对林森说:“先生的良苦用心,中正领悟了。”林森见蒋介石话已说到这份上了,也就没有对蒋作进一步敲打。过了几天,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当着林森和相关中央大员的面,说,林主席原提出送大家墨宝,中正以为,林主席国事繁忙,休息很少,希望大家就不要向林主席讨要墨宝了,以免林主席因劳累而有损健康。

此事两人表面上都和和气气,其实是真刀真枪地斗了一回。林森是向蒋介石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底气:老夫平时惯着你,但一到正经事上,我仍然拥有不苟同于你乃至于挑战你的资格。

五、背后似乎并无阴谋

从各方面情况看,1943年时的蒋介石,对林森其实已无继续尊崇的必要了。

一方面是上节所述林森逐渐展露出来的政治底气,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民元之初留下来的元老不多了,林森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继续保持他的尊位,到底会不会对蒋介石的权威造成挑战?

另一方面,林森作为一个旗帜性人物维系各个派系的作用已经不存在了。当时的国民党中,蒋介石已经是党政军三权在握,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所以说,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把林森的主席职位夺走,确实也是当时的题中之义了。林森意外去世后,蒋介石重当国府主度席,也确实实现了大权归一、一人独裁的目的。

从这两个方面看,林森确实已经成为蒋介石独霸国内的障碍了。蒋介石要杀林森,确实有他的动机。

但是光从主观上判断,而没有确实的证据,也不能就此冤枉蒋介石真的下了杀心。毕竟两人之间的矛盾远远没激化到肉体消灭的程度。所以蒋介石会去询问戴笠是否错杀了。

1943年8月1日林森脑溢血病症恶化,不治身亡,终年75岁。

国民党方面为林森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重庆市民闻悉林森逝世噩耗后,机关商店均下半旗志哀,全市停止娱乐宴会。各国驻华使馆也下半旗以表崇敬。

蒋介石对林森丧仪的关注,以及事后评价之高,都可表明对林森的态度。他对林森有些嫌猜,但绝不至于痛下杀手。他谋求大权独揽,也不急在一时,毕竟林森也是衰年老人,过不了几年就会退休。以牺牲政治公信力为代价去杀人,实在得不偿失。

解放后,研究国民党特务历史的学者们翻找当年资料,以当代学者们都能把刺杀案细节挖到用什么枪、打在什么位置精细度,也没有找到任何军统或中统特工刺杀林森的证据。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林森遇车祸是纯粹的事故,而没有阴谋。

其实,在政治上对林森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他真的安然活到抗战结束,或者跟随蒋介石逃到蛙岛,他那顶主席之冠,肯定会成为蒋介石谋求独裁的阻碍,到时真得被特务暗杀也不是不可能。人生如此,恰到好处,国共双方都对林森施以极高评价,子超公亦可瞑目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